臺中市新社區大南國民小學推動母語日實施辦法
壹、依據 :
一、教育部「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推動臺灣母語日活動實施要點」。
二、國民中小學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
貳、實施目標:
鼓勵學生學習、運用各種臺灣母語,增進各族群間之瞭解、尊重、包容及欣賞,奠立臺灣母語於相關領域課程中之基礎,推展並營造臺灣母語之優質環境,以達成下列目標:
一、透過母語日的推動,以有助於語言的多樣性和各語言的保存,並且能夠提高學生對臺灣地區各語言和文化傳統的認識。
二、讓學生在推動臺灣母語日活動中,深刻感受臺灣母語之美,進而建立愛護本土、關懷社會與自然之人本情懷。
三、落實學校之課程目標及精神,鼓勵學生學習、運用母語,增進各族群之間的瞭解、尊重、包容及欣賞。
四、讓學生在趣味化、生活化的過程中,增進對本土語言認知,進而加以傳承、創新。
五、強化家長在家中使用臺灣母語之動機,實際有效擴大語言使用環境,讓家庭與社區成為本土語言成長茁壯的助力。
參、 實施對象:全校全體師生。
肆、實施時間:訂定每週一為台灣母語日。
伍、實施原則:
一、本計畫所稱之「臺灣母語」,以閩南語為主,搭配客家語及原住民族語言。
二、正常化原則:在降低影響正常教學的情況下,來進行母語推廣活動。
三、統整化原則:統整各領域課程配合實施,發揮最佳教學成效。
四、生活化原則:與日常生活作息活動相結合,提昇母語推行的成效。
五、情境化原則:在校園及教室中佈置母語教材,使學生融入情境中學習,達到境教效果。
六、鼓勵化原則:由班導師在課堂中帶動,鼓勵學生主動開口說母語、學母語。
七、趣味化原則:在全校性活動中整合各族群特色,發展各具特色之表演題材演出,提升學習母語的興趣。
陸、實施重點:
一、成立本土語言教學推動委員會,定期於期中召開會議,負責擬訂實施計畫及執行等相關事宜。
二、本土語言教學之推動內容,包括課程規畫、教學實施、創作發表於教師教學、親師生溝通、同儕互動時,儘可能使用本地多數居民所屬之臺灣母語(閩南語),並兼顧地區少數族群較常使用之日常語言。
三、本土語言教學將相關領域中與本土教育相關之內容,予以重新整合,並針對本校之特色,結合本土語文,規畫活動主題。
四、本土語言之教學結合本校鄰近地區各項歷史、地理、自然環境的認識,讓孩子對自己生活的地方建立更深厚情感。
五、利用升旗晨間時間進行母語諺語教學活動。
六、利用中央穿堂櫥窗定期張貼母語教學角落,以實施境教。
柒、組織分工:
一、教務處:
(一)成立「母語日推動小組」,不定期召開「母語日推動小組」會議。
(二)統籌「母語日推動小組」各項決議事項。
(三)規劃並推展「母語日」各項活動。
(四)母語日當天各科適時融入教學。
二、學務處:協助每週一母語日各項活動之進行及各項廣播教學活動。
三、總務處:採購有關母語學習之教學設備及物品。
捌、實施方式:
一、母語日時間:
(一)母語日當天下課時間、日常生活對話、打招呼、接待訪客等,以母語應對為原則。
(二)各科融入教學:母語日當天上課時除專有名詞或專業術語外,應以母語對答為原則;各領域教學時亦可配合主題做母語熱身活動。
(三)課間活動時間播放母語歌謠,或母語新聞。
(四)母語日當天朝會報告,以較活潑之母語方式呈現。
(五)辦理『有獎徵答』活動。
(六)辦理台灣母語學藝競賽--閩南語演說、閩南語朗讀比賽、客語朗讀比賽。
二、情境佈置:
(一)穿堂佈置『台灣諺語、歇後語專區』,配合『有獎徵答』活動。
(二)圖書室佈置擺設相關書籍、CD及DVD影片等,供親師生學習。
(三)校內各處室刊物登載有關母語相關教材。
(四)學校校網建置電子化網路資源,提供師生使用。
玖、評鑑:
一、每學期召開活動實施成效檢討會,提出因應改進策略。
二、期末進行有獎徵答活動。
拾、預期效果:
一、藉由每週一日之臺灣母語日活動,活用學校現有教育資源,將母語適時、適量融入學校生活中,深化十二年國教課程本土語言教學的學習內涵,並逐步融入各科教學之中,擴大母語使用空間。
二、讓學生及社會大眾經由接觸後進一步了解、接納、尊重各族群之語言、文化、藝術之豐富內涵及其生活方式與文化特質,進而肯定各族群民族之文化,為母語傳承進行有效之紮根工作。
三、經由本活動讓各領域教學作橫向連結,多元呈現母語豐富內在,積極營造母語環境,使政策更落實於生活應用中,除讓學校師生能開口說母語外,亦可在活動中培養對各族群文化的了解與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