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是大安國小出現過的鳥種中體型最大的,原本在開闊的農地、會有環頸雉棲息,但因
棲地開墾被破壞,漸漸地,牠們的族群僅出現在人煙罕至的區域,這隻公鳥可能為逸鳥或是
要另起爐灶的個體,突然間飛進校園內,成為短暫的過客。
攝於圍牆旁
環頸雉 Ring-neckedpheasant
科 名:雉科 (Family Phasianidae)
形態特徵:
環頸雉雄鳥全長約80cm,雌鳥全長約60cm;翼長約23cm。嘴、腳淡青灰色。
雄鳥:臉紅色,頭頂藍綠色帶褐色,有冠羽;頸部有白色頸環,頸環以上暗綠色而有光澤;背部黃褐色,雜有黑色及褐色斑點;肩羽紅褐色,有白色斑點;翼面淡灰褐色;尾羽極長,灰褐色,有暗褐色橫斑;胸、腹部為暗紅褐色,有暗褐色鱗狀斑,腹中央黑褐色;淡黃褐色,有黑褐色橫斑。
雌鳥:全身大致為淡黃褐色,背面密布暗褐色斑點;尾羽略帶紅褐色,有暗褐色橫斑;腹面斑點較少,胸側、腹側斑點較多。
生物習性:
環頸雉喜歡在乾燥草叢間活動。啄食昆蟲、嫩葉、種子及附近田地之穀類為生。繁殖季為3~8月,行一夫多妻制,築巢於濃密草叢下,每窩產6~12個蛋,孵卵期約23天。
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平地至丘陵台地或開闊溪床的草生地或耕作地。
(引用網路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