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鶇這種候鳥如其名,身上的羽色斑紋就跟老虎的相類似,但無暴戾之氣有著鳥類一貫的聰
慧特色,往往成為賞鳥者最想欣賞的鳥明星之一。虎鶇跟一般的候鳥一樣,並不屬於本地留
鳥,一旦進入校園中就成為大卷尾、伯勞驅趕的對象,就這樣失去寶貴生命。
106年4月6日校園內突然飛進一隻虎鶇,於六年乙班撞擊玻璃後受傷,級任導師黃尚譽老師即
刻通知救傷,但因撞擊力道太大,最後還是走了,真讓人不勝唏噓!
希望下次再見到這種羽色漂亮的虎鶇時,是在綠油油的草皮上,悠閒的覓食。
小朋友都很關心這嬌客,六年乙班陳炫池同學很熱心的餵水,讓牠補充水分。
虎鶇 為台灣普遍冬候鳥及過境鳥,於秋末出現,滯留至翌年4月才離開。背面大致為黃褐色,有黑色鱗狀花紋,看起來就像老虎身上的斑紋,因此得名。嘴褐色,腳為肉褐色,腹部中央白色,無黑斑。飛行時翼下有兩條白色寬帶,主要分佈於山區之陰暗的闊葉樹林底層,通常單獨出現於平地濃密的樹林底層、果樹林地面或旱田。以昆蟲為主食,好吃蠕蟲、蚯蚓、水蛭或蝸牛。常在樹下翻開枯葉,覓食匿於其下之小昆蟲。性情十分機警、有良好的保護色,飛行緊貼於地面,比較少佇立樹上。(引用網路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