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凝膠電泳(SDS-PAGE )
膠體設計
http://juang.bst.ntu.edu.tw/Protein/Analysis/A3.htm
上層膠體之膠體濃度較高,不利蛋白質分子之移動,可使樣本蛋白質在其中凝聚成一條細線,以增加電泳的解析力 ,稱之集膠膠體。
下層膠體之膠體濃度較低,阻力較小,可使不同分子量之蛋白質分離情形更加顯著,方便操作者判讀,稱之分離膠體。
SDS作用
SDS(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醯胺 )為一陽離子行界面活性劑,在溶液態遇蛋白質時,可切斷蛋白質經摺疊後產生之S-S bond,使蛋白質直鏈化,並以親油端靠近,使分子團整體帶負電,此時便可透過附加電場的方式,使整個分子移動。
結果判讀
https://www.labxchange.org/library/items/lb:LabXchange:02a2a79b:html:1
kDa 約等價於amu,為1/12顆C原子之質量,上端為分子之運動起點,肉眼可見:
隨分子量之增加,蛋白質分子之移動距離明顯下降,故越接近上方起始點之蛋白質分子,分子量愈大
實驗過程
一、下膠製作
1.在50ml離心管中依序加入H2O4:4.6ml
29% Acrylamide Mix:2.7ml
1.5 M Tris (pH 8.8):2.5ml
10% SDS:100µl
TEMED:6µl
1% TCE(2,2,2-Trichloroetnanol:100µl
10% Ammonium Persulfate (APS) :100 µl
2.用1000µl的Pipetman混和後灌入膠架至約6成的高度
3.緩緩用水注滿製膠架
4.製入烘箱烘乾約15分鐘,取出
5.倒出水分,用短圖畫紙擦乾膠架內部水分
二、上膠製作
1.在50ml離心管中依序加入H2O4:3.4ml
29% Acrylamide Mix:830µl
1.0 M Tris (pH 6.9):630µl
10% SDS:50µl
TEMED:5µl
10% Ammonium Persulfate (APS) :50 µl
2.用1000µl的Pipetman混和後灌注滿膠架
3.等待一個小時,使凝膠凝固。
三、注入待測液並開啟電源
四、觀察結果
由於我們的集膠膠體配太濃,導致電泳1小時候蛋白質還無法穿透集膠膠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