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Fraxinus formosana Hayata
別名: 台灣光蠟樹、白蠟樹、白雞油、脫皮樹、山苦楝、台灣白蠟 樹
英文名: Griffith's Ash,Formosan Ash
學校位置:司令台旁
產地分布:台灣、中國南方、日本、東南亞
簡介
質緻密富彈性,耐磨擦衝擊,可供建築、家具、雕刻等之用。
樹姿優美,常栽植做庭園樹、行道樹。
樹液則是獨角仙等昆蟲喜愛的食物(每年6~8月間)。一條條的拉鍊痕是牠們的傑作
習性
生長快速,約5年便可成樹,為本省重要的闊葉樹造林樹種之一,目前造林面積已達15,000公頃以上 ,喜高溫多濕環境;對土壤與氣候適應力強。
參考資料:sowhc.sow.org.tw/html/observation/plant/a06plant/a060604-kang-la-su/kang-la-su.htm
照片提供:廖育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