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樹

(一)英 文 名 :Comphor Tree,Comphor Wood

(二)科 屬 別 : 樟科(Lauraceae)樟屬(Cinnamomum)

(三)別 名:

樟(本草拾遺),香樟、芳樟、油樟、樟木(南方各省區),烏樟(四川),瑤人柴(廣西融水),栳樟、臭樟、烏樟、(臺灣),栳樹、番樟、紅樟、油樟、樟腦樹、本樟、樟木子、香蕊、木樟、山烏樟、Sakkusi(雅美),Rakumusu(阿美)。

(四)花期花型:每年 2~4 月開花

(五)原 產 地 :台灣、中國南部各省、日本、琉球

(六)分 佈: 原生於台灣平野及山區。現廣被栽植為行道樹及庭園樹。后里鄉月眉村和后里村各有一棵神木級的老樟樹。

(七)蝴蝶食草:青帶鳳蝶食草

(八)蜜源植物:

(九)植物特性:

樟樹因樹幹上紋路分明(章),章字旁加了木字,就叫樟樹。灰竭色的樹皮有細緻的深溝縱裂紋。葉橢圓形,葉端尖,揉搓有樟腦的辛香味。2~4月開花,綠白色,又小又多。核果球形,熟時黑色。清代李時珍於本草綱目中的說法是:樟樹的木材上有許多紋章,所以在「章」字旁加一個木字,才有「樟樹」之名。事實上,這是不正確的,「樟」字乃是因其樹有香味而來的,由於「獐」與「麝」是相近的動物,而樟樹的香味甚濃,所以取名為「樟」,與動物的「獐」是一樣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