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大坑
台中-大坑
基本資料
行政區域:臺中巿北屯區
地理座標:24.179563, 120.786510
海拔:112~860公尺
面積:3300公頃
棲地型態
森林生態系
一般描述
大坑頭嵙山系座落於臺中市北屯區與新社區,距北屯街區東北東方的8.5公里,位於頭嵙山地內,大坑溪谷地中,北接中興嶺,東臨頭嵙山,南接廍子溪 ,西臨大里溪,區內有大坑溪、濁水坑溪、清水坑溪、橫坑溪、北坑溪及廍子溪等六條天然溪溝。主要對外聯絡道路為129道路,貫穿整個臺中市,另外尚有多條產業道路縱橫交錯,如連坑巷、濁水巷、清水巷、橫坑巷、苧園巷、北坑巷、大湖巷、竹坑巷形成整個大坑風景區的交通道路網。
大坑風景區有豐富之天然資源及人文氣息,如頭嵙山系是經數百年造山運動所形成的現代奇景,海拔最高僅859公尺,熱帶雨林相豐富多變化,動植物種類繁多,地質地形構造特殊,也因火炎山地形崩塌頻繁的緣故,頭嵙山系意外保存許多冰河孑遺植物,這些冰河孑遺植物繁衍綿延,為臺灣自然史長留見證。卻刻劃有歷史演進之背景,高山、河川、山谷、岩石,各個均展現其特殊景觀;此外,上孕育有數百種低、中、高海拔之珍貴植物及近百種鳥類及其他野生植物。
大地為萬物之母,了解大坑地質的形成原因,讓我們知道為何有今日特殊的地貌,大坑山區是國內少數幾處「惡地地形」之一,而造就了特殊的生態環境。
生物資源
歷年觀察到各類群物種紀錄統計如下表:
荒野的行動
在1999 年9 月21 日地震前開始,當時即選定以大坑五之一號步道為自然觀察點,且連結的五號位於稜線,可連接1 至4 號步道,有其方便及優越之地理位置。除了每個月在五之一號步道的定點觀察活動外,每年會舉辦的兩次推廣活動,期能讓民眾能親近自然,體會生態保育的重要。
參考資料|林業研究季刊32(4):7-22,2010 臺中大坑地區植群調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