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療法的優缺點

傳統中醫療法的優缺點及禁忌


刮痧拔罐

傳統中醫六術「一砭、二針、三灸、四藥、五按蹻、六導引」,講的順序也就是治療的方便性和時效性,傳統的砭石其實是用來引流排膿,而現在所謂的砭法類似於刮痧和拔罐放血療法,老一輩會用隨手可得的磁碗、磁湯匙,所以在生活上有點小毛病都可以立即處理,尤其是中暑時可以刮出痧讓氣血動,效果很快但也是最耗散氣血的療法,所以沒事不可以當養生保健整天刮痧,否則會形成疤痕組織而後果堪虞,放血療法更是要小心為之,只有在春分到秋分之間,整體陽氣偏旺時可實施,而且只可放離經之黑色死血,像是腿上的靜脈瘤和各式瘀青,若是放出鮮紅色的活血,則反而大耗元氣。


針灸

再來就是針法和灸法了,現在統稱為針灸,但大家都只記得針而忘了灸,其實針法有瀉無補,所謂的補法也只是挖東牆補西牆,針法最大的功用就是調動氣血的再平衡,最立即的作用其實是瀉身上的邪氣,所以古時候說用針如持虎符,虎符就是調動兵權的信物,所以一方面講的是要謹慎用針,另外一方就是在說針法可以調動氣血,調動兵權也就可以消滅敵人了(瀉邪)。就像點燃引擎一般,針法有著神奇的速效,但點燃後就要留時間讓氣血自動再平衡,沒有人開車一直在點火的,所以除非治療上必要,一般不可以天天用針,若是體虛之人更不可以沒有汽油了還在發動引擎,否則容易暈針(所以沒吃飯或剛吃飽飯,一個是氣不足一個是氣不動,都不可以用針)。

「針所不為,灸之所宜」,所以相對而言,灸法就是利用溫度添加能量,比較適合平常的補養,所以古語說「若要安,三里莫要乾」,也就是平時保養要灸足三里穴,天天灸到生灸瘡,傷口流水不會止,但現代人無法接受灸到留傷疤,再加上灸法要持之以恆且每次療程較長,所以家師發明了「溫風療法」,用家裡就有的吹風機代替原本的灸法,原則上灸法相較於針法偏向養生保健,所以天天灸一般是沒有問題的,但若是身上有火或陰液不足之人,也要小心灸法會灼傷陰液而火上加油。(詳情請參考「溫灸療法使用說明」)


中藥

針灸療法雖然立桿見影,但卻比較不持久,功力好的醫師大多也只能維持個二三天,所以一般需要一個星期針灸二至三次,這個時候就需要用藥物來加強療效,中藥可以補養也可以瀉邪,所以可以發揮的空間很大,但中藥的使用各家門派差異頗大,抓對病證和用藥精準會大大的影響療效。很多人誤以為中藥都是全天然,就算吃錯了也無傷大雅,其實中藥的表裡寒熱若搞錯方向,很容易形成壞證而病纏難解,尤其同一症狀可能形成的原因完全不同,所以千萬不要「呷好道相報」,自己拿了什麼藥吃好了就介紹別人也照樣吃,其它像是各種食療進補也是如此,一定要經由中醫師判斷後才可以食用,還要定期回來檢查體質有無改變,很多藥其實吃一段時間就要改變方向。


推拿按摩

張從正(金元四大家之一)在《儒門事親》中,把按摩列入汗、吐、下三法之中,認為按摩同汗法一樣有疏解作用,首次將按摩同中醫治則聯繫起來。所以說按蹻(推拿按摩)是有療效的,但還是偏向於瀉法,雖然沒有像刮痧和針法這麼瀉元氣,但沒事還是不要太頻繁使用,尤其《內經》提到「冬不按蹻」,因為冬天要收藏元氣,而推拿按摩偏向汗法會耗散精氣,所以冬天除非治療上的必要,各式推拿按摩、整脊、刮痧放血、腳底按摩、油壓指壓、原始點療法、針法,全都要謹慎小心的使用,不要沒得到好處反而大瀉元氣而生病!

現在流行的軟傷科(相對於傳統整脊而言手法較輕柔),偏向於把筋膜肌肉放鬆對回正位,比較介於按蹻和導引之間,原則上來說較不傷元氣,而且「筋長一寸、壽延十年」,講的並不是要把筋拉長,而是滋補長養的意思,過度的拉筋往往造成肌肉的撕裂傷,進而影響各層筋膜間的流動性,用軟傷手法讓原本受到擠壓而血流受限的地方放鬆,氣血有空間可以進入自然就可以滋補長養而延年益壽了。(不過軟傷由於需要先把筋膜放鬆,整體療程處理的時間較長,所以一般都是預約自費的診所才有在做,而且收費會較高)


氣功導引

相較於上面幾個瀉邪為主的治療方法(除了灸法和補藥偏向補養之外),排在最後的導引是效果最慢但也是最安全且持久的功法,所以平常沒事就可以在家練功,不論是八段錦、平甩功、香功、太極拳等各式功法都好,就是要天天做持之以恆才會有療效,而且這是真正純補養可以大補元氣的療法,「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唯有自己把氣養足了才不易生病。上面講的幾個功法都是「以形導氣」,也就是以身形的動功帶動氣機的流轉,一方面可以讓身體運動到,一方面又是最安全的導引方法,武俠小說裡面講的內功很多是「以意導氣」,也就是以意念帶動全身的氣機流轉,隨然累積內功的速度會快上許多,但走火入魔的風險也很大,有聽過突然岔氣經脈逆行而半身不遂的案例,千萬要小心!



中醫療法的優缺點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