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灸療法使用說明

溫灸療法是什麼東西?

中醫裡的針和灸其實是二種不同的治療方法,一般來說針法偏瀉而灸法偏補,所以灸法是較適合平日在家操作的養生保健方法,早在春秋時的《左傳》就有記載:「疾不可為也,病在肓之上,膏之下,攻(灸法)之不可,達(針法)之不及,藥不治焉。」也就是病入膏肓成語的出處。戰國時期的《孟子》也說過:「今之欲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這裡講的就是治頑疾要用陳艾,因為艾絨像酒一樣愈是放至陳年愈沒有火毒,可見早在春秋戰國時代,灸法就普遍存在且為人使用了。《內經.異法方宜論》也提及:「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風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臟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從北方來。」所以灸法對於內在的虛寒有著重要的療效,尤其愛吃生冷和奶製品的人,更是不能只靠吃中藥的內熱源而已,還要配合灸法的外熱源才會事半功倍。

現在因為空氣品質評鑑的關係,很多大型醫院都不讓中醫科使用艾灸,有些診所會使用針上灸,但一來是怕艾灸的劑量不足,再來是古代有火針(燔針)卻沒有針上灸這個療法,所以實際上的療效我還是不很確定,反而是身處北方的韓國人熱愛灸法,還發明了特殊的薰臍工具「丹田灸」,溫胃化寒的效果比較明確。不過就是因為艾灸需要花時間,因而佔據診療床的使用效率,所以比較適合在家自己保養,但是如果住在宿舍或公寓,也不能隨意點燃艾條使用,所以家師後來發明了吹風機取代傳統的艾灸,雖然在深入病灶和除濕的功力較弱,但帶動氣血與方便性卻大為提升,甚至後來有日本人出了一本《吹風機溫灸術》專門介紹吹風機療法,因此「溫風療法」適合在家自行保養天天使用,尤其老人家更推薦天天用吹風機薰蒸下肢;但是由於台灣太過潮濕,並不建議大家在家泡腳,而且就算要泡也要泡到膝蓋才有用,這點倒是「漢藥足蒸」的優勢,可以針對不同的體質使用不同的藥物,再藉由足蒸讓藥效深入又可以完整的包覆膝蓋!


丹田灸又是什麼東西?

「丹田灸」就是從韓國引進溫灸腹部的艾灸器具,主要是由艾草混入黃土的顆粒,在肚臍和其上下左右共5處點然艾粒,可以一次溫灸一整片腹部,針對脾胃虛寒容易腹痛腹瀉,或是代謝不佳容易腹脹水腫,還有下焦虛寒容易經痛夜尿,都有不錯的效果,一次療程約30分鐘左右。(診所自費一次療程是300元,但若有掛號看診則優惠價是150元。)


漢藥足蒸是什麼東西?

就是傳統的「足蒸療法」但是加入了中藥讓療效更深入。(診所自費一次療程是350元,但若有掛號看診則優惠價是200元。)

  • 薰蒸溫度以攝氏45到50度為宜
  • 時間30分鐘~45分鐘以內
  • 避免空腹、餐後及酒後進行,不用鹼性強的肥皂,否則易引起腳部皮膚乾燥皺裂、搔癢。

老年人避免蒸氣過熱,蒸足後也不要猛然起身。過度薰蒸會使身體及四肢血管大幅擴張,,易產生頭暈、眼花、噁心等症狀!

※糖尿病患者蒸足則溫度不宜超過攝氏40度、蒸足時間不宜超過25分鐘。(備糖尿病專用藥材)


吹風機的使用方法:

1. 溫度要適宜

常下廚房的人都知道,冷凍的魚要先退冰再煮才容易熟透,若直接將冰肉下鍋,當表面燒焦時裡面仍舊生冷,所以用吹風機溫灸的溫度太高或太低都不好,大約維持60度左右最適合,先用低風量的溫度慢慢吹,使溫熱慢慢傳導進入皮肉深層,所以最好使用陶磁吹風機,一般控溫會較鎢絲吹風機溫和,比較不會被燙傷,電磁波也少很多。吹時要距離皮膚一段距離,這個距離因人而異,會覺得太燙就要拉遠一點吹,千萬不要心急就把出風口貼著皮膚吹,弄到燙傷起水泡會很麻煩,所以老人家末梢神經不敏感的,會建議燻蒸下肢就好了。(其實現在的吹風機都做得不錯,只要低檔的溫度和風量適中,都可以直接拿來使用!)


2. 穴位要持續加溫

切記不可以像吹頭髮那樣左右晃動,溫度會四散而不集中,根本無法將熱力累積在穴位上,吹再久都沒有效用,要在選定的穴位上定住不動持續吹,太熱時可以拉遠距離,類似雀啄灸的方式(靠近後太燙就拉遠,不燙後再靠近);也可以用手輕揉幾下緩和溫度,然後繼續吹;或是換到下一個穴位,不斷地輪流吹,幾輪下來就會覺得通體舒暢了。原則上吹的時間和運動一樣要30分鐘起跳,因為半個小時之內都算熱身,頂多只有加溫到表皮層而已,效果和你洗熱水澡差不多,一定要超過半個小時讓氣血動了起來流出了汗,才會有治療的效果,一般吹個一二個小時應該都不是問題,只是要確定吹風機不要過燙,進風口和出風口不要被擋住了,不然吹風機容易燒壞。


3. 出汗後要收汗

當身體的毛孔因為加溫而流汗後,要注意收汗的動作,此時毛孔大開要切記不可以受到風寒,所以在使用吹風機之前要先把門窗緊閉,更不可以開空調或是吹電風扇,收汗的動作就是把熱風開到最大,直接吹頭頂的百會穴,等到止汗後再把毛髮慢慢吹乾,記得在剛吹完全身毛孔大開時,不可以馬上脫衣服或沖冷水,要完全收汗且氣息稍微和緩後才可以換上乾衣服,至少要等半個小時身體回復平靜後才可以洗熱水澡,免得毛孔大開風寒水濕長趨直入反而生病。

其實平常的運動也是如此,最好不要在冷氣房裡運動流汗,在外跑步也是要一直維持輕微流汗的狀態,一直到室內沒有風寒時把汗擦乾再換套衣服,不要在大汗出時就去沖水洗澡。小朋友在外面玩耍也是同樣的道理,寧願一開始就把外套脫下,玩耍時比較不會悶到大汗出,就算出汗後沒有衣服可以立即更換,還有一件乾的外套可以阻擋風寒入侵!(另外,可以在吹之前或是吹之後,先吃一點補中益氣湯,以免大流汗後元氣不足,也可以避免汗出後招風而感冒)


4. 肌肉痠痛要加上揉按

平常如果運動爬山、走路逛街到鐵腿,可以選定湧泉穴承山穴委中穴,邊吹邊揉到肌肉放鬆,第二天就不會腰痠腳痛。如果有氣血瘀凝的腫塊也是如此,一邊吹著加溫一邊要忍著疼痛揉散開來,否則好不容易溫暖皮肉,之後又會再瘀凝回去,療效會大打折扣。


使用的時候一直覺得很燙人怎麼辦?

如果使用時一直會覺得燙,反而是最需要溫風療法的族群,這是因為局部的氣血瘀凝,無法順利靠血流把熱源散開,再加上毛孔完全密閉無法流汗散熱,所以會覺得燙,此時可以在吹之前先熱敷,讓局部的氣血容易散開,或者是改用燻蒸下肢的方法,持續個幾天帶動氣血後,再用雀啄灸的方式(太燙拉遠,不燙再拉近),加上揉按讓氣凝血瘀真正化開,一直要治療到不會動不動就覺得要燙傷的地步。

如果有試過吹頭頂的百會穴,就會發現當吹個15分鐘以上時,會突然覺得吹風機是不是壞掉了,因為會感覺到吹出來的風不熱了,此時就是毛孔完全打開散熱,加上血流迅速帶離熱源,所以局部達到熱平衡而不感覺燙,這就是用吹風機吹透的狀態,理論上全身都要吹到這種地步才對,但實際上只有百會穴最容易達到,不過在這種境界時千萬不能吹到風,否則會風寒直入而頭痛難癒!


什麼時候不可以使用吹風機?

溫灸療法一般來說都很安全,尤其台灣四面環海,一年四季都很潮濕,所以最適合用艾灸或是吹風機排除過多的濕氣。但若是陰虛火旺之人,或是中暑和在大太陽底下工作運動的發熱,是不可以用吹風機的,其它情況倒是沒什麼限制。如果是身體太虛或是氣太弱的病人,記得不要吹得大汗出反而傷元氣,此時只需微微出汗有帶動氣血即可,不要求持續流汗排除身上過多的濕氣。


每個人的體質有所不同,如果有疑慮請暫時不要使用,或者是到我的診間諮詢過後再用!


常用的穴位和使用時機:


1. 後頸後背的風池和風門穴:

這一組是唯一一個建議在早晨醒來後就吹的地方,因為晚上睡覺時新陳代謝降低,所以我們需要蓋棉被保暖怕著涼了,但是頭頸部卻是半夜虛邪賊風最易侵襲之處,尤其是那種一大清早起床就噴嚏打不停的,都是半夜著了涼,早上陽氣一動,體功能起來排寒,於是開始噴嚏直流,這個時候一定要先在床上用吹風機排出風邪,才不會一整天都頭部昏暈脹痛。

2. 頭頂的百會穴和後腦勺:

這一組是上班族回家的常備功課,尤其是在辦公室被冷氣直吹頭部,或是搭公車和火車冷氣太冷而頭痛,都可以直接吹頭頂的百會穴和後腦勺的風池風府穴,讓毛孔打開寒氣散出來就不痛了。凡帶有風字頭的穴位大多是易受風邪侵襲的地方,所以最需要用吹風機溫灸把風邪趕出來,尤其後腦勺的氣血流動通暢,對於長時間坐辦公室的用眼過度很有幫助!

3. 肚臍和其正後方的命門:

這一組是平常袪病強身的必用穴,如果要精準的吹到穴位可以像上面的圖示,躺下後在吹風機下面墊高直接吹肚臍和後腰,但我平常比較喜歡用下方的二張圖,也就是直接插入衣領且下方打開讓風有出口,一方面可以吹到一整片肚子和後背,一方面又可以同時看電視或上網打電腦,不會防礙正常的工作也不會太無聊。

肚臍也就是中醫裡的神闕穴,是胎兒生命的根蒂,與人體內臟有密切的關係,為溫陽、回陽救逆的要穴,所以平常受到風寒感冒有惡寒發熱的症狀,都可以吹肚臍來發汗袪邪;督脈的命門穴是補腎陽的要穴,主治男女生殖、泌尿和脾胃疾病,尤其是下焦虛寒造成的腰痛、頻尿、泄瀉、帶下,更是非用艾灸或吹風機吹暖不可,所以此前後二穴是平常保健的必用穴!

4. 膝蓋以下的燻蒸療法:(只有這一組是用大風量吹,整個箱子才會被涵蓋到!)

這一組是老人家延年益壽的保健穴,尤其適合老人家腰膝痠軟無力,每天看電視就一邊吹著讓下半身的氣血動起來,一天吹一個小時以上,吹個一星期走路時就會很有感覺,不但可以健步如飛還不容易感到痠累,但要注意箱子一定要高過膝蓋,否則效果就會很差,這也是很多人喜歡泡腳,但療效卻不佳的原因,因為很少有足浴可以泡過膝蓋。(「漢藥足蒸」倒是沒有這個問題)

但我並不推薦改用泡湯,短時間的溫暖膚表還可以,若是長時間的浸泡只留一個頭在上面,除非確定身上沒有寒邪,否則就是關門打狗,外在的熱力逼迫邪氣內攻五臟六腑,若寒氣直攻心臟是會有危險的,仔細體會溫灸療法就會發現,當我們在溫灸一個定點時,寒氣其實會往兩頭逃竄,所以在使用溫灸療法時,一定要預留地方讓邪有出路,不可以大面積包覆式的燻蒸。(有時候反而要在病處的背側吹,讓寒濕之氣隨著病側汗出而解)


a.) 找一個可以高過膝蓋的紙箱,裁切讓腳可以剛剛好伸進去的高度。

b.) 在背面處的底端挖一個孔,剛剛好可以讓吹風機塞進去。

c.) 吹腳時儘量穿短褲或拉起褲管,讓溫風可以更快的進入肌肉,上面可以蓋個毛巾防止溫風散逸,還可以左右腳輪流讓腳底的湧泉穴直對風口加溫,效果會更好!


溫灸療法使用說明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