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臨危不亂>第一章-墮落天使Fallen Angel
時間到了2011年的5月,歐洲債務危機越演越烈,希臘的債務問題重新的湧現,不少希臘國民是反對政府計畫推出緊縮開支的政策,因而上街示威,群情激憤,那時候的我看到這則新聞則是覺得很奇怪,這個國家的人民是怎麼了?怎麼可以欠錢不還呢?一直到了6/29號,希臘國會通過了為期5年的財政緊縮方案,為歐元區出台新的救助方案奠定了基礎。
但在7/4號,信評機構標準普爾把希臘的長期債券評級從"B"下調至"CCC",它們說希臘這種以新債換舊債的計畫,會讓希臘處於一個選擇性違約的處境,這個時候,美國那邊的國會一直在爭吵著要不要提高債務上限(註1),全球市場擔心美國國債會違約以及歐洲債務問題一直沒有一個好的解藥,再加上QE2(註2)剛結束導致當時市場一直虛弱不振,接著在7/23號這天晚上,在中國發生了一件大事,甬溫線鐵路發生了同向列車的追撞事故,這是全球高速鐵路自1998年艾雪德列車出軌事故之後發生的第二起重大傷亡事故,造成了40人死亡、172人受傷,直接造成的經濟損失達19371.65萬人民幣,我看到新聞的當下,只有震驚可以形容,太恐怖了!
下禮拜一開盤後,鐵路相關概念股是殺的哀鴻遍野,中國鐵建(股票代碼:1186)第一天就跌了6%、中國中鐵(股票代碼:0390)也跌掉了6.7%、中國南車(股票代碼:1766;註3)最慘,一天就跌掉了13.95%!當時我就想說,這說不定是個機會,因為中國土地廣袤無垠,運輸大多要靠鐵路,尤其每年春運(註4)人潮之擁擠,運輸需求龐大,鐵路建設應該只會更多,再加上鐵路相關公司都是國企背景,國家不可能讓他們倒閉。
這讓我想到一個巴菲特的故事,在1963年,美國運通曾發生旗下子公司為一批假貨開據保證,後來被發現是假貨後,美國運通可能要因此賠上好幾百萬美元,這讓美國運通的股價從65美元跌到剩下35美元,但巴菲特因為非常喜歡美國運通的信用卡與旅行支票,他認為這家公司應該有足夠的能力度過這次難關,因為他很早就認知到了美國運通之所以能夠成為優良企業,是因為其旅行支票業務讓它擁有龐大的浮存金,而且巴菲特經過一番觀察,發現商家還是會接受使用美國運通卡,正是因為美國運通卡仍發行無阻,而且這個金融帝國依然毫髮無損。
所以巴菲特決定違背他當初訂下的投資上限原則,這個原則是投資單一標的不能用超過合夥事業25%的資金,並且他加入一條新的規定,這條規定是當績優公司暫時受挫時,可以用超過25%合夥事業的資金買進,他當時以合夥事業40%的資產購入美國運通5%的股權,共花了約1300萬美元,在接下來的2年,運通的股價翻了三倍,巴菲特稱這些公司為"Fallen Angel(註5)"想到這個故事,讓我覺得這次的動車事故,造成鐵路概念股的下跌,這些鐵路公司也是很好的績優公司。
不過讓我意外的是,前天才發生事故,居然今天事故路段就恢復通車了,這速度也太快了點!果然,不久網路上就出現排山倒海的反對聲浪,抗議鐵道部草菅人命的作為,當時我想,如果這件事處理到後面變成民怨就麻煩了,很多人在網路上提議拒搭高鐵,又逢歐債問題遲遲沒有一個好的解藥,於是我決定再觀察看看,看股價會跌到什麼程度,但我對這些國企不會倒檯還是很有信心的!
在7/29號,美國國會參議院否決了眾議院提出的提高美國債務上限與削減赤字提案,全球市場又應聲大跌,一直到了8月民主黨版本的提高債務上限提案通過後,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簽屬該法案通過,這個危機才解除。
到了8月這個時間點,動車事故的消息已經消失無蹤,也沒有新聞媒體在報導了,但
鐵路相關概念的似乎還沒跌夠,從追撞意外到現在,股價都已經下跌了兩成五了,我想新聞都已經沒有再報導了,中國這些鐵路概念公司又都是國企,鐵路生意有成長潛力又沒有外國競爭對手,現在進場應該離低點差不多了吧?
於是我在8/5號把手上的34萬港幣,拿出30萬,分別買了中國中鐵跟中國鐵建各15萬港幣,買進成本分別是2.62元與4.1元。
但我沒想到的是我還是進場早了,在8/5號的當晚,標準普爾宣布把美國的長期主權信用評級從AAA調降至AA+,全球股市再次大跌,當然我手上的股票也不例外都受到了損傷,這波下跌一直到8/12號,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和比利時等四個國家開始對金融股頒布禁空令後,跌勢才開始趨緩,但這時我剛買的中鐵跟中鐵建這兩支股票結算到8/18收盤價的話已經各賠了12.21%與7.3%,我想了想,這下跌的不合理阿,這麼穩當賺錢的公司,根本是“Fallen Angel”來著,可惜我沒有更多的現金了,不然我還想要再加碼更多進去這兩檔股票,這時候我想到一個我之前投資從來沒有用過的工具,就是"孖展交易(融資保證金交易)"。
在當時我的股票部位,市值大約有1000萬港幣,按5成保證金來算的話,我最多可以貸500萬港幣,但我覺得貸500萬港幣的槓桿太高了,最後我決定只貸70萬,剛好一檔股票投資50萬,而且只貸70萬的話,五成保證金我的股票組合市值只要有140萬以上就不會被追繳了,從1000萬市值的組合跌到剩下140萬,我想這件事會發生的機率實在是很低啊,於是我做了我人生第一次的融資槓桿交易。
我又分批了好幾筆買進中鐵與中鐵建,最後加上之前買的30萬,我中鐵最後的平均成本是2.1元、中鐵建是3.6元,時間很快地到了9月,股市還是跌跌不休,直到9/22號,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Ben Shalom Bernanke)提出"扭轉操作(Operation Twist)",計畫在2012年6月前增持4000億美元的長期債券,並同時賣出持有的短期債券,來刺激美國經濟,在短天期殖利率走揚的狀況下,預估美元會持續的走強,同一日G20的財長與央行行長們在華盛頓發表聯合聲明,將會協調合作,且採取一切必要的措施維持金融市場與銀行系統的穩定。
自9/22號之後,國際股市開始反彈,看到各國政府的決心後,我也放心的一直持有股票,一直到了2012年的2月底,中鐵與中鐵建經過幾個月的緩步上攻,股價終於又回到了動車事故前的水平,我想了想運用融資來投資其實心裡還是有些怕怕的,既然股價回到出事前的水平,那就先賣了吧,於是我在2/27號把中鐵與中鐵建分別以3.2元與6.2元賣出,報酬率分別是173%與240%,總共讓我賺了62萬港幣,從此之後,我對類似因為意外事故而變成“Fallen Angel”的績優股票,特別的有興趣投資。
後記:讓我沒想到的是後來滬港通開通後,中鐵與中鐵建在2015年最高曾來到12.3元與17.7元,如果我沒賣掉的話,我算跟高點的報酬是差了整整437萬港幣,想想還真有點後悔,不過當時考慮的是公司股價已回到當初合理的水平,我們沒有辦法去預測未來股價,而投資"Fallen angel"要賺的其實也就是合理水平的股價與被錯殺的股價差距,當時的我在處裡投資組合上還不夠成熟,不小心把兩朵鮮花給摘了,雖然在當時我也無從判斷這兩家公司未來的營收潛力,也想不到2015年大陸股市會這麼火熱,但在調整投資組合的時候,應該先通盤考慮整個投資組合的狀況,再決定要處理哪一檔股票才對。
註1:2011年美國債務上限危機,因為民主黨與共和黨在是否加稅、削減開支、提高債務上限的問題上存在尖銳的矛盾,由於當時的美債已達14兆美元,很可能造成美國聯邦政府的主權違約,除了公共基礎建設可能停擺之外,大量持有美元的國家也關注這場危機可能會造成的損失,兩黨因為遲遲無法有共識,才造成這次危機的蔓延。
註2:第二次量化寬鬆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是一種非常規的貨幣政策,美國聯儲局透過公開市場操作從商業銀行購入國債、房貸債券..等等證券,使商業銀行在央行的結算戶頭內的資金增加,使外部的銀行體系注入新的流動性,由於銀行多了大量的現金,這會刺激銀行貸款出去的意願,間接的緩解市場上的資金壓力,讓整體經濟能夠穩定的政策。
註3:中國南車股份有限公司,現已更名為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1766),中國南車的前身是中國鐵路機車車輛工業總公司,下轄30多家機車車輛、機械、電機工廠與四家機車車輛專業研究所,在2015年6月1號,與中國北車合併成立中國中車,合併後,中國中車在2016年在<財星>雜誌列為全球前500大企業第266名。
註4:春運是指中國在農曆春節前後發生的一種大規模的高交通運輸壓力及堵塞現象,主要造成原因是中國的沿海地帶與內陸地區的發展不平衡所導致的社會人力大量流動,這些離家去外地就業的人員在春節前後集中返鄉過年,即成為春運運輸主要族群。
註5:Fallen Angel墮落天使,在投資中通常是指債券原本是投資等級,卻發生評級明顯下降的債券,文章中主要是要強調巴菲特對績優公司的看法,這裡的墮落天使是指原本是體質很好公司的績優股票,因為一些意外事件造成股價大幅度的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