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15 營務-室外課
#心得
一開始的10L水袋上身,給我很大的震撼,對很少背近25公斤的我來說,是個負擔,心裏擔心著,但牙一咬還是一路淋著雨陡上,沒想到人的潛力無限,還是走到了營地,超越了自己的極限,肩上腿上的酸痛有了代價,也很有成就感。
不過接著在營地的生存挑戰才是重頭戲,煮飯,雖然我煮得不好但至少是嘗試過的,利用繩結搭帳、生火取暖都是第一次,學習於資源有限的狀況下在山上求生存,真的不容易,在課堂上看著教官熟練的操作,以為自己或許可以,但不熟練的結果就是錯誤百出,都無法達到標準,心裏很是挫折,離靠自己獨立的狀態還很遙遠,各式負面的念頭開始一直出現,但也告訴自己能撐過去就是自己的,天使與魔鬼就這樣一直在心底交戰著,眼前這一夜,獨自坐在寒風瑟瑟的營地裏,沒有睡袋、沒有羽絨衣,真的覺得自己要在4度C的寒夜裏抖到天亮了,不過後來教官和同學,給了指引和方法,才能順利的渡過!雖然很慚愧但這就是現實,經驗值增加,希望自己能更成長。
教官也提醒重新檢視自己的裝備,什麼是這次都用不上的多餘重量,找出必需的而不是想要覺得要的東西,下次做出調整。並且了解自己的舒適負重,不要以為自己應該可以,過度樂觀,使自己陷入險境。
很多課堂上教的東西要再複習熟練,很多不會的東西也要快點利用時間和資源加強補足,繼續學習與自然共存,繼續堅持,不要讓負念頭打敗自己!這二天絕對是一生難忘的篇章。
3/14-15 營務-室外課
#搭帳檢討
1.繩結錯誤修正
2.山刀要直向釘在樹上
3.搭好後還是要看晚上風向,不要嫌麻煩就不拆掉修正
4.栓木結,是要用主繩來壓住
5.D環要記得鎖住
6.晚上要視風大小調整開口降低,亦可以用香菇袋遮風
7.水溝要挖在帳內
8.營釘要確實釘好
9.營地選擇週圍應有更好的地點
3/21-22定向定位-室外課
#心得
在炎熱的天氣下,在丹鳳山上來回跑,真的不是件舒服的事,但能利用指北針找出自己要去的方向,是件有趣又有成就感的事,科技在進步,常用上GPS看自己在山裏的位置,而決定方向。利用指北針現地觀查週遭明顯的目標而定位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反而很驚奇。教官說60%的體能訓練40%的定向定位操作,真的是如此,點位的測量,有遇到很接近的情形,來回再一次,是很容易出現的情境。負重爬上爬下,在高溫的催化下,體力的消耗很大,穿著雨鞋,腳底像是要燒起來了,很是折磨。路程中,同學們甚至山友的加油,提振了精神。個人的定向,走得很辛苦,在繁生的植被中穿越,刮傷割傷只是過程,留下的傷痕提醒要對大自然的敬愄。定向的團體合作,讓我們找出了兩個點,但開路量方向真的不容易,很容易因為誤差就偏離了路線,能夠準確的定向,真的很考驗。晚上和隊友們的團宿,分工合作搭起晚上的家,感覺真的很棒,靠著隊上的金頭腦拿到救命水,感謝隊友們的幫助。晚上的蚊子大軍攻擊,只能敗下陣來任它們宰割,在手上臉上留下難忘的印記。這兩天又是新體驗!
3/28戶外繩索
#心得
在寒風大雨滂沱中模擬危險地形的下降及繩索的回收很有身歷其境的感受,也解除我一直以來在下降後如何回收繩索的疑惑;橫渡的部分,也是非常實用的應用!要離開訓練場地時,望著前一個星期還是炙熱乾躁的場域,在大雨下變成黃水泥流奔騰的景象,真的讓人敬畏大自然的力量,經過教官們的指導,慢慢學習如何利用裝備和技巧,在困境中能安全的生存下來。
利用普魯士繩的攀登,真的很令人驚奇,只是利用胸繩和腳繩的交互使用,就能使人慢慢的上攀,真是太有成就感!而從垂直的岩壁下降,真的讓人心臟狂跳,血脈賁張,不過下降的過程中專注在繩索的操作也就忘了高度的恐懼!
3/29溯溪體驗
#心得
沒有防寒衣,在低溫下能夠安全的在溪流活動,真的是開了自己的眼界,一度以為自己會凍死!但只是一時的顫抖,也沒自己想像的那麼無法承受,所有的訓練,讓我從體驗中瞭解身體的承受力,並非自己想像的那麼不堪。而渡河的練習,也體會確保及團隊的合作的重要!
4/11-12意外事故室外課
#心得
開始以六字座標尋找登山口,地圖與現地的對照不是件容易的工作,現地的小稜小谷很容易讓人誤判,提醒注意不要被小地形干擾,也要注意以圖上比例尺來判別谷或稜在現地可能的大小,交叉比對,來確定自己的位置。回報位置要能回報可能的點位而非週遭的景物。試過一次發覺要以座標找出在現地的位置,要能仔細觀查現地景物的變化,河川走向,稜谷的位置....真的不容易。
意外事故的突發測試,小組的成員能夠快速的分配工作,搭帳、煮水、包紮、保暖、觀查傷患....,真的很棒,感覺大家的默契也愈來愈好!傷患搬運的部分,扁帶的應用真是令我大開眼界,難怪教官說「必備」,單人背負、雙人搬運、多人搬運....都能應用扁帶!
繩結的測驗,有幾個結還是不熟,及最後扁帶的加分測試也未能通過,應該要再多練習,本來都會的部分,在緊張的催化及時間的消磨,熟練度大減,要多練習才是!晚上的慶生會,讓我感動到哭了!而本週合宿,大家都找自己不擅長的部份操作,我試著升火,一開始堆疊細柴引火真的是關鍵,不能太密沒空氣也不能太疏沒東西燒,有煙出來就可以搧或吹氣增加空氣,火苗出來後的加柴也要迅速,所以事前的準備很重要,要把柴的量一次準備好,才能順利的升出保命火!晚上的大雨,著實讓人擔心,但依照教官教的把溝挖好引水,內外都做好規劃,一晚大雨,帳內也都能保持不淹水!樹傘的搭建也讓火能在大雨中繼續提供溫暖及光源!
繩結的應用搭設讓我們能拉起重達50-60公斤的背包,吊掛能提供省力的方法!緊急狀況的處置,要帶著傷患下山,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傷患本身的體重、背負及被背負者的背包,都是很大的負擔,在山上一定要好好照顧自己,受傷會造成大家的困擾也會危及自己的生命安全,不可不慎!
低温攝氏10度,一群人把冰沁的溪水當作溫泉來享受,魚貫走入冰冷的溪中,模擬全身溼透面臨失溫的危險狀態,上岸後套上大塑膠袋,點上小小的蠟燭,就能順利的回溫,不可不學!
大家一起經歷這些感動、艱苦和考驗,都一起挺過來,原來同甘共苦共患難是這樣的來由!,第二天上班都會覺得是到了另一個世界!這些訓練和經歷,真的會讓我一輩子難忘,也感恩有這個機會認識大家,謝謝各位豐富了我的生活,解鎖我的想像.... 我們是一輩子的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