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小論文寫作比賽 第1111015梯次【優等】
建二忠 塗俞斐
一、研究動機
逍遙園位於高雄市新興區六合一路,是日本內閣參議大谷光瑞的熱帶農莊。逍遙園一樓為RC結構,二樓為木造結合編竹泥牆,屬於和洋折衷建築,具有日式建築美學特色,富含歷史文化價值,是一棟值得研究的歷史建築物,迄今已有80餘年歷史。
研究者於111年1月9日(星期日)14:00-16:00,訪問臺灣最瞭解逍遙園的日本新瀉大學黃朝煌博士,並依據訪問獲得資料,擬訂「逍遙園遊客問卷」,於同年1月27日(星期四)進行問卷調查,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
二、研究目的
(一)瞭解高雄市歷史建築—逍遙園和洋折衷建築物。
(二)訪問日本新瀉大學黃朝煌博士,瞭解逍遙園的空間用途。
(三)進行「逍遙園遊客問卷調查」,依問卷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
一、大谷光瑞
「大谷光瑞是日本佛教淨土真宗本願寺派第22代門主,與大正天皇是連襟的關係,為大正天皇的姊夫」(楊玉姿,2021)。「大谷光瑞是一位喜歡四處旅行,對世界新知具有高度接受性,並具備財力將之轉化為具體成就的日本貴族」(黃朝煌,2009)。「大谷光瑞一生博學廣聞,著作汗牛充棟,昭和10年完成《台灣島之現在》」(陳啟仁,2020),描述當時臺灣的地理氣象、交通設施、礦產物業,是幫助我們瞭解當時臺灣很重要一本書。
二、逍遙園
逍遙園位於高雄市新興區,是一棟和洋折衷建築,一共有兩層樓,一樓為磚造結構,二樓為木造結構。「逍遙園是一棟以教育、修行、農業研究為宗旨,融合日式、西式、本土建材等多元文化特徵的農園住宅」(黃朝煌,2009)。「逍遙園與高雄驛先後於1940與1941年竣工啟用,高雄市的都市發展重心,由原來之哈瑪星與鹽埕區,移轉到新興區」(陳啓仁,2021)
本研究依據研究主題,以網路搜尋資料,並到圖書館借閱書籍,經由「文獻探討」,瞭解逍遙園的建築型式,並以「訪談研究」,親自訪問日本新瀉大學黃朝煌博士,瞭解逍遙園的設計理念。最後依據訪談獲得資料,擬訂《逍遙園遊客問卷》,進行問卷調查,最後依據「問卷調查」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
一、專訪黃朝煌博士
111年1月9日(星期日)14:00-16:00,研究者在高雄市逍遙園,訪問臺灣最瞭解逍遙園的日本新瀉大學現代社會文化研究所黃朝煌博士,黃朝煌博士帶領研究者,介紹逍遙園的建築空間概況。
(一)車寄 (Carriage porch)
黃朝煌博士從一樓的車寄開始介紹,車寄是木造門廳,外牆貼上綠色岩面磚,屋頂為綠色琉璃瓦,地面為嶄石子。車寄上面有西本願寺大谷家的「家紋」。另外在二樓小食堂,亦有一個「大谷光瑞所有地」的土地界碑(在英國領事館防空洞內發現)。車寄前面用壓榨甘蔗汁的齒輪狀石磨,製作了一座旗桿。
黃朝煌博士說:逍遙園使用的木料是將日本大谷光瑞父親的房子拆除後,運到臺灣組裝,逍遙園只花了7個月興建完成,造價4萬8千日元,1940年11月1日舉行開園儀式。大谷光瑞瞭解臺灣白蟻對木造建築的傷害很大,建築結構不使用柳杉。目前臺灣1920年前的日式建築物,均被白蟻吃光了,逍遙園於1940年完工,如今完整保留下來真的不容易。
(二)應接室 (Hall)、控室 (Waiting room)
從正門樓梯進入二樓後,首先是應接室,此處是脫鞋、掛衣服、上廁所的地方,也是一個轉換空間,直行進入戶外露臺,右轉進入小食堂。應接室旁邊為控室(Waiting room),在此接待短暫停留的客人。應接室以臺灣黃檜為建材,牆壁使用竹材與木片編織,牆厚度超過30公分,天花板使用竹材編織而成的網帶天井。
逍遙園正門面向西邊的高雄港,為將光線引入北面的應接室,應接室窗戶開口面積較大。逍遙園四週為甘庶園,視野空曠,可以目視高雄港與壽山,研究者以Google Map測距,逍遙園距離高雄港直線距離約為2.8公里。
(三)廣間 (Hall)、小食堂 (Dining room)
從應接室穿越小食堂後,進入廣間,這是大谷光瑞接待熟識賓客的地方,面積超過10坪,在此可與賓客一起用餐。廣間與小食堂之間沒有隔間,以不同的地板材料作為區隔,小食堂是磁磚地板,廣間則是木材地板。廣間有精緻的室內裝修,天花板以木架構成,造型類似船的底部,表面採用青綠色灰漿,以打毛技法製造凹凸效果。小食堂的天花板顏色較淺,廣間天花板顏色較深,黃朝煌博士說,逍遙園修復時,邀請日本京都二角工務店匠師示範,可能日本匠師不瞭解臺灣潮濕的氣候,所以塗料乾掉後,顏色較淺。
廣間旁為壁龕(Alcove),是略高於地板的空間,懸掛字畫或擺設花卉,壁龕上方「家紋」泥塑,是臺灣唯一留存下來的西本願寺大谷家紋,十分珍貴。廣間有遠從印度運來的2顆木頭,作為精神柱,表示新居落成祝賀之意。
(四)書齋 (Study)、製圖室 (Drawing room)
從廣間繼續前行,進入書齋,此處是大谷光瑞的書房。戶外露臺有高低欄杆,可遠眺大谷農園景色,他在此處獲得靈感,寫下「倚欄待月升」詩句。此處牆壁為「市松紋」,是江戶時代歌舞伎演員,登臺時穿著藏青與白色交錯的格紋褲。這種將不同顏色的方格,交錯排列的紋樣稱為市松紋。
書齋旁邊為製圖室,面積約3坪,有兩扇大面積窗戶,此處可遠眺大武山,一樓花園水池出現大武山的倒影,製圖室是整棟逍遙園,視野最佳的地方。
大谷光瑞通曉國語,是一位中國通,仰慕中國文化,他寫的書充滿漢學意味。黃朝煌博士說,大谷光瑞在書齋花了40天時間,寫了一本書《臺灣島之現代》,描述當時臺灣的地理氣象、交通設施、礦產物業,這是幫助我們瞭解當時臺灣很重要的一本書。
(五)寢室 (Bedroom)、座敷(Maid room)
前面介紹的是二樓的社交空間,接下來介紹大谷光瑞的起居空間,大谷光瑞的寢室約只有6坪大,只有一張書桌與一張床舖。中亞風格的床舖,床柱來自南洋的黑檀木,床底設置有大型收納櫃,寢室牆面採用竹編做為裝飾。旁邊為日式風格的座敷,面積約有5坪,地板為榻榻米,此處具有家庭起居室的功能,是大谷光瑞親人聚集的空間,也是4名女性秘書居住的地方。
因為臺灣夏季常有颱風,故在窗戶外面增設防颱板,風雨較大時,木製窗扇可以關閉,防止雨水或強風灌入室內。逍遙園為當時大港埔平原上最高的建築物,常有雷雨,防颱板亦可隔絶雷聲。
高雄市夏日溫度較高,為了隔熱在牆壁中間塞入石棉。大谷光瑞的寢室隔間採用「雙面壁」,只要在中間點一盞燈,可以同時照明兩間房間。2010年1月26日,高雄市政府公告逍遙園二樓大谷光瑞的起居空間為歷史建築。
(六)大防空壕 (Air raid shelter)
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對日宣戰,日本積極備戰,新建設的房舍十分重視防空功能,逍遙園雖位於高雄市郊,卻緊鄰高雄陸軍病院,難免成為空襲目標。因此大谷光瑞以硓𥑮石建造可容納180人的大防空壕,以及可容納60人的家庭小防空壕。
(七)逍遙園的歷史意義
逍遙園是大港埔最高的一棟建築,屋頂上面設置避雷針,黃朝煌博士說,因為這個機緣,讓他開始探索逍遙園的故事,瞭解大谷光瑞這位歷史人物,以及逍遙園建築空間與其特色,並完成碩士論文:「日治晚期高雄市大谷光瑞的逍遙園之源流與建築構成」。
1942年有一位日本記者來臺灣採訪,描述逍遙園「像似一位有錢的鄉下醫生,找了一位不專業的木工,蓋了一棟很奇怪的房子。」如今這棟充滿大谷光瑞風格的逍遙園,紀錄了那個年代的歷史,也留給我們許多故事。
逍遙園完工後,不久日本戰敗,大谷光瑞返回日本,1948年在九州別府因癌症病逝,享壽72歲。黃朝煌博士說,目前大多數日本年輕人,不認識大谷光瑞,但最近兩年,因為高雄市逍遙園修復開園,使得日本年輕人,藉由逍遙園開始瞭解大谷光瑞。
二、逍遙園遊客問卷調查
本研究依據111年1月9日,黃朝煌博士訪談紀錄,擬訂「逍遙園遊客問卷」共有10題,包含「遊客旅次、開園時間、服務品質」。有關問卷設計、調查方式、調查結果,分述如下:
(一)問卷設計與調查
本問卷以Google 表單設計,網址為https://bit.ly/3uanc4v,遊客只要以行動載具(手機、平板電腦)掃描QRcode,即可填答問卷。本研究於111年1月27日(星期四)12:00-15:00,針對離開逍遙園遊客進行問卷調查。逍遙園平日入園約為200-300人,假日入園約為700-800人,本研究完成57份問卷,抽樣數約為1/3。本研究使用EXCEL進行統計,調查結果如下:
(二)逍遙園遊客的旅次調查
【居住地區】問卷填答者,60.3%為高雄市民,39.7%非高雄市民。進一步交交叉分析,研究發現:「逍遙園旅客以高雄市民、北部地區與南部地區民眾最多」。
【遊覽次數】調查結果顯示,89.7%遊客為第1次遊覽,進一步交叉分析發現:「高雄市民遊覽逍遙園的累計次數,較非高雄市民的累計次數略多」。
【遊覽時間】問卷調查結果顯示,44.8%遊客約花 31分鐘至60分鐘遊覽,32.8%遊客約花30分鐘遊覽逍遙園。進一步交叉分析,研究發現:「高雄市民遊覽逍遙園時間,較非高雄市民遊覽時間多」。
(三)開園時間與門票意見調查
【開園時間】逍遙園開放時間,平日與假日均為上午11:00,36.2%遊客建議提早至10:00開園,20.7%遊客建議維持目前11:00開園。
目前「打狗英國領事館文化園區」開放時間為9:00-19:00,「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開放時間為9:30-17:00,「舊打狗驛故事館」開放時間為10:00-18:00,「再見捌捌陸-臺灣眷村文化園區」開放時間為10:00-18:00,「鳳儀書院」開放時間為10:30-17:30。相較而言,逍遙園是最晚開園的。
【開放夜間參觀】逍遙園平日閉園時間為17:00,假日閉園時間為18:00,是否開放夜間參觀(例如每個月第一個週末,戶外庭園延長開放到21:00),調查結果70.7%贊成開放夜間參觀,13.8%不贊成夜間參觀。
【增加參觀區域】逍遙園目前將一樓的「家庭防空壕、書生部屋、婦人室、湯殿」,做為行政辦公室或倉庫使用。是否開放供遊客參觀。調查結果,69.0%遊客贊成開放參觀,24.1%遊客無意見。
【收取門票】目前逍遙園採免費參觀,若收取50元(含)以下門票,做為水電、管理與清潔支出,55.2%遊客表示贊成,25.9%遊客表示不贊成。
目前「打狗英國領事館文化園區」全票99元,優待票49元。鳳儀書院全票66元,優待票39元。「再見捌捌陸-臺灣眷村文化園區」全票35元,優待票25元,逍遙園則未收取門票。
(四)逍遙園的旅遊服務
【語音導覽服務】「導覽APP」或「語音導覽機」都是常見的導覽服務。74.2%遊客希望提供「導覽APP」,由訪客自行以手機或平板下載,到各定點掃描QR code即可進行自主導覽。
【活動學習單】逍遙園是否應設計「活動學習單」,提供民眾或學校辦理戶外教學之參考。問卷調果顯示,56.9%遊客表示需要學習單,24.1%遊客表示不需要學習單,詳如表9所示。
【無障礙設施】對逍遙園1樓各展示室無障礙設施的建議,39.7%遊客表示需要改善無隌礙設施,25.9%遊客表示不需要改善無隌礙設施。
本研究訪談黃朝煌博士,擬訂「逍遙園遊客問卷」,完成57份有效問卷,依據問卷調查結果,提出2點結論與5點建議,供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參考。
一、結論
(一)大谷光瑞在日治時期興建的「逍遙園」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和洋折衷」的建築型式極具特色。擁有80年歷史的逍遙園,已經重新修復完成,2020年11月1日開放參觀,可以瞭解日治時期的建築技術工法,十分值得參訪,如圖19與圖20所示。
(二)遊覽高雄港逍遙園遊客,居住地以高雄市民最多,其次為南部地區(嘉義、台南、屏東)與北部地區(台北、新北、桃園、新竹、苗栗)。近9成遊客為第1次遊覽逍遙園,約6成遊客花1小時以內時間遊覽逍遙園。
二、建議
(一)建議逍遙園增加夜間開放時間,例如每個月第一個週末,戶外庭園延長開放到21:00,讓遊客有機會欣賞逍遙園唯美的夜景。
(二)建議逍遙園將目前一樓作為行政辦公室與倉庫使用的「家庭防空壕、書生部屋、婦人室、湯殿」,開放遊客參觀,讓遊客完整的欣賞這座古典宅邸。
(三)建議逍遙園收取50元(含)以下門票,做為水電、管理與清潔支出,使逍遙園在不增加行政負擔下,對每位遊客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四)建議逍遙園在各展示空間增加「導覽APP」,由訪客自行以手機或平板下載,到各定點掃描QR code即可進行自主導覽,聽取完整的語音介紹。
(五)建議逍遙園設計「活動學習單」,提供民眾或學校辦理戶外教學之參考,讓民眾藉由學習單,瞭解逍遙園的歷史故事與建築特色。
1.黃朝煌(2009)。日治晚期高雄市大谷光瑞的逍遙園之源流與建築構成。國立高雄大學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2.陳啟仁(2020)。逍遙園與大谷光瑞—20世紀初的東亞與高雄。玉山社。
3.陳啓仁(2021)。逍遙園文化資產的保存歷程。高雄文獻,11(1),154-177。
4.楊玉姿(2021)。大谷光瑞與逍遙園的歷史研究。高雄文獻,11(1),7-45。https://bit.ly/3fuXQFW
5.高雄市政府(2020年11月5日)。逍遙園修復重生,逍遙八十高雄一百,持續展現熱情與活力。https://bit.ly/3KhO1co。
建二忠 塗俞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