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妳值得被好好對待

—認識親密關係暴力循環

文 | 楊佑婷 實習心理師

編修 | 杜歆柔、許濘宴 諮商心理師


  「對不起,讓大家擔心」前陣子立委受到男友伴侶暴力對待的新聞引發各界的關注。立委辦公室提供的受傷的照片十分駭人,且令人感到驚訝地是難以聯想到受害者的立委的身分與其名氣的身分是名立委。在質詢台、政論節目上,立委們總需要振振有詞的對政府官員進行質詢,實在讓人難以想像擁有堅定立場的「女強人」也會受到如此的對待。

「我今天又收到他送的禮物了,他還是愛我的吧………?」

「雖然他有時候對我不是很好…但我知道他很愛我,你看他還是很在意我啊!」

  根據衛福部保護司於110/11/30公佈的《我國第二次台灣婦女遭受親密關係暴力調查報告》結果指出,親密關係暴力的終生盛行率為19.62%;換句話說,每5名婦女就有1人在一生當中曾經遭受過一次親密關係伴侶的暴力對待。暴力的種類包含:身體方面的不當對待、口出惡言、心理與行動的操控…等。

  「親密關係暴力」像一場不斷上演的惡夢,即使家人、朋友都不斷勸說當事人結束這段不健康的關係,為何卻總是難以脫離?

「反正他已經道歉了…」

「我害怕他,但我也害怕離開他。」

  「親密關係暴力」其實是一個循環的歷程,加害相對人的失控與暴力對待,經常不是一次性或偶然發生的。換言之,這些可怕的行為更像是一種行為模式,一種有跡可循,且會不斷重複發生的。因為傷痕與吻痕不斷地交替,使當事人陷入混亂,因而離不開暴力的泥沼。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從認識「暴力循環階圈」開始,揭開「親密關係暴力」的面紗,進一步陪伴身邊陷入泥沼的人們或自己:

壓力期:引起親密關係暴力的潛在因子已存在,暫時以冷戰、小型爭吵的的形態出現。

爭執期:親密關係暴力導火線被點燃,開始有大型爭吵。

暴力虐待期:出現暴力的具體行為。

蜜月期:暴力暫停的短暫停歇期。加害相對人這時回會竭盡所能地道歉、示好、彌補、合理化自己的暴力行為;因為態度的落差很大,使被害人感到困惑與心軟,經常開始再次陷入「他只是一時衝動罷了,他還是愛我」的迷思。而這個誤會,可能又是另一個暴力循環的開始……

  對加害相對人來說,只要說聲「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又或者甜言蜜語地哄一哄「我很愛你」、「只剩下你懂我了」…往往就能獲得被害當事人的原諒。在沒有受到反擊或抵抗的狀況底下,加害相對人也進一步食髓知味、變本加厲。然而可怕地是,隨著循環不斷周而復始,即使蜜月期越來越短甚至消失,但長期下來,這樣可怕的對待逐漸演變成一種隨時上演的夢魘。

「你/妳不需要道歉,因為你/妳值得被好好對待。你/妳是特別的、勇敢的。」

  在親密關係暴力中,無論男性或女性都有可能是受害者!在親密關係暴力的初現當親密關係中出現暴力徵兆,就要馬上尋求協助;忍耐與體諒並不能改善關係,反而是助長暴力循環的肥料。你/妳並不需要獨自承受,除了身邊的親朋好友,也可以尋求專家的協助或撥打113保護專線諮詢。


  • 參考資料

內政部《親密關係暴力防治手冊》

衛福部保護司 《我國第二次臺灣婦女遭受親密關係暴力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