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11104

帶領四年級學生上社會「家鄉」單元,提到家鄉名勝古蹟、休閒活動、政府機關等等主題,都會提醒學生,利用和家長一起出去走走參訪。但學生常常回饋「我爸媽不可能啦!」「他們假日都想在家裡。」「我爸媽沒空......」等等話語,身為老師忍不住惋惜,畢竟課堂上講的是書面知識,實際上走過一定印象深刻!

<走出戶外,大腦更快樂>一文取自親子天下2016年7月曾多聞


帶孩子多到戶外活動、走走吧!不但可以放鬆心神,最新研究更顯示,走出戶外可以改變大腦皮質的運作,有助心理健康。

多數現代人從事戶外活動的時間,比起上個世代,少了許多。

《紐約時報》報導指出,比起住在郊區的人,鎮日穿梭在都市叢林裡的人更容易焦慮、憂鬱。

愈來愈多的研究顯示,固定從事戶外活動的人,罹患心理疾病的機率較低;更有研究顯示,在大自然裡走一遭,人體的壓力荷爾蒙會立刻下降。

史丹佛大學上月發表一項研究,將38名受試者分為兩組,一組在綠油油的史丹佛大學校園裡走一圈,另一組沿著鬧哄哄的大馬路走一圈。走完以後立刻讓受試者填一份問卷。結果發現,在校園裡走路的那一組受試者,注意力和快樂感立刻有所提升。

自然環境能改善心理健康狀態

負責該研究的團隊接續又做了追蹤研究,這次他們密切監控受試者的「憂思」。「憂思」是認知心理學上的專有名詞,是一種病態的反芻思考,我們大多數人都有過憂思,就是不斷去想我們生活中不愉快的事情,或是無可挽回的差錯。這種鑽牛角尖的心態無助心理健康,可能引發憂鬱疾病。

進行病態反芻思考時,大腦胼胝體前膝下的前額葉皮層活動會顯著增加。研究團隊可以藉由監控受試者的前額葉皮層血液流量,來判斷受試者的反芻思考程度。研究團隊再度將38位受試者分為兩組,一組人在安靜、綠意盎然的校園裡散步90分鐘,另一組人沿著喧鬧、車水馬龍的高速公路散步90分鐘。散步期間不可以聽音樂或講電話,但可以按照自己舒適的速度步行。

所有的受試者,在散步前後各接受一次大腦掃描,並填寫問卷。掃描結果顯示,沿著高速公路散步的那一組人,前額葉皮層的血液流量仍然很大,腦內憂思並沒有減少;問卷顯示他們的心情也沒有改善。而在校園裡散步的那一組人,前額葉皮層的血液流量顯著減少,心情也有改善。

負責該研究的博士生葛雷格里•布拉特曼(Gregory Bratman)說:「這說明自然環境能夠立即、顯著的改善都市人的心理健康狀態。」

當然,還有很多問題可以去探討,例如多長時間的戶外活動才足夠提升心理健康,哪一種戶外環境的品質對心理健康最有益?是靜謐的環境、蒼鬱的樹林、明亮的陽光、清新的空氣,還是以上皆是?人們只需在戶外散散步就可以得到足夠的益處,還是需要配合運動?

「這些都是我們需要繼續去研究的,」布拉特曼說。與此同時,他也指出,到附近的公園走一走,對你的大腦皮質一定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