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的起源和歷史:
「中國」是蘭花欣賞及栽培的發源地~遠在洋人還不懂得欣賞蘭花之前,中國人在春秋時代即瞭解如何賞識蘭花;亦因它的形態典雅、花姿優美、葉態脫俗、幽香四溢,故古代詩人畫家多為之吟詠揮毫,並將之喻為『王者之香』、對其精心研究、並在當時即著有『蘭譜誌錄』等書籍;以當時玩賞蘭花者都是高官雅士,對『蘭』的崇拜之至,常將之比為君子、賢士、德人,此番風貌於古詩、詞、繪畫等、常可見其蹤跡。
當今所稱的中國蘭花--國蘭,古代稱之為蘭蕙。我們中國人觀賞與培植蘭花,比之西方栽培的洋蘭要早得多。早在春秋時代的二千四百年前,中國文化先師孔夫子曾說:"芝蘭生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他還將蘭稱之為"王者之香"這句話流傳至今,足以證明中國蘭花在歷史文化上所占的地位。
藝蘭發源於中國,外傳至日本及朝鮮。現今日本對中國蘭花的興趣甚濃,其歷史淵源也是由中國開始。現今日本栽蘭已自成體系,發展?號稱"東洋蘭"的基地。至於朝鮮方面,藝蘭也必不可少地成為朝鮮人民崇尚之物,並使蘭花成為當今朝鮮人民作為高雅的花卉,陳設於居室、寓所、大堂之中。更為令人稱頌的是,他們將蘭花作為一種高級的禮品來饋贈。
蝴蝶蘭與隙頂:
蝴蝶蘭的分工在台灣是最近四五年的事情,早期都是一年一季,在平地培養從小苗到大苗再開花全包了,就沒有在山上作分工。後來四五年大家覺得這樣的產能不夠,品質也不好,所以有人拿到山上來試驗,結果發現山上適合作摧花的分工.因此平地栽培苗的人很專業,山上催花的人也很專業,所以山上的催花就誕生了。
阿里山公路的催花歷史不是很久,但這四五年阿里山沿線的催花廠佔全台灣的百分之五十比例。
蝴蝶蘭
蝴蝶蘭以花姿類似蝴蝶翩翩飛舞而得名,它被喻為[蘭花皇后].花色千變萬化,育種家們利用種間雜交和屬間雜交,培育出新品種,改良的花型和顏色愈來愈豐富,如大白花.大紅花.斑點花.純黃花.蠟質紅花.線條花.深紫紅花.白花紅心....等色彩,繽紛而艷麗.
蝴蝶蘭在本區是代工量產區,佔有全省一半的市場。在平地蘭園花苗培養開葉後,就送到隙頂抽梗培養開花,再南送北運運銷全省各地,現今亦外銷至世界各地。每年夏天五月至昱年二月都是量產期。蝴蝶蘭花期很長,花色與花型變化豐富,是很受歡迎的盆花。
目前它在我國算是最具發展潛力的蘭花,,切花.種苗外銷極受歡迎,投資大面積專業栽培已有所聞,尤其國內的品種水準已凌駕國際蘭界,如珍奇系列更為國際所重視,我相信不久的將來,台灣可能成為[蝴蝶蘭王國]......
現在蘭花的生產,是用蘭花的生長點作切片來複製量產,這種方式叫做‘分生’。一般以花粉交配的我們稱它為‘時生’,用生長點作切片來複製,每一顆出來都一樣,目前市場的佔有率分生只有三分之一,可是在未來幾年可能分生會超過一半甚至更多,60%~80%都有可能,因為分生不管是從小苗的照顧到大苗的催花,穩定性都比較好,但有一個缺陷,未來要找品種很難,因為是複製的所以大家都一樣九十分,就沒有一百分的模範生產生了。
而時生的雜交的就有一些不一樣的東西出來,所以未來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取代,所以就有20% 來作為玩花人的品苗的篩選。
蘭花的栽培:
◎澆花時機
有人說學種蘭花,要先學三年的澆水,這句話正好點出澆水是養蘭中最重要的一環,澆水的多寡隨季節、場所及蘭花本身的狀態而有所不同,所以沒有一定的定數,可以說只要表土過於乾燥,就要澆水了。且澆花用的水儘量和培養場所的蘭盆內溫度相仿,避免根部溫度急遽變化,根尖受到破害。
至於澆水的時間,夏天宜在黃昏,而冬天較冷時應於選擇早晨陽光剛出來時澆水,並且盡量使附在葉面上的水滴在短時間內乾燥;因為附在葉上的水滴,會形成透鏡作用折射日光灼傷葉片,或沾黏空氣中有害細菌的孢子而產生病害,並且若在炎夏滲在盆中的水,會隨氣溫而上升,使根部腐爛,相反的如果在冬天的黃昏澆水,會因夜晚水冷而凍傷蘭葉或根。一般而言蘭花都不喜歡盆內乾燥時間太長,盆中盡量保持某種濕度才好。另外,澆水時灑水器最好距離蘭花葉面30公分以上(可使空氣中部分的氮氣融入水中成為天然肥份)水流不宜過強(避免搖動蘭株沖散植材),且盡量淋到水從盆底的排水孔流出為止,如此才能達到盆中的廢氣完全汰換。
◎適合溫度
國蘭可適應的溫度範圍很廣,臺灣全島的氣候都很適合栽培蘭花,因此一般趣味養蘭者並不需特別注意溫度的因素。。。若以最佳溫度而言~白天最適宜溫度在23~28度左右,夏天天氣過熱時最好加上黑色的塑膠網(阻光約50%~70%),避免日光直射曬傷花朵及葉片。夜間溫度15~20度左右最適宜,日夜溫差以不超過10~15度為最佳。
◎適合濕度
野生國蘭一般生長於空氣濕度較大的山野之間,主要靠雨水和露霧的滋潤,尤其喜歡生長於清泉或溪流的附近,那裏空間的相對濕度一般達到8O%一90%。因此在養蘭時最好要仿效它原來的天然生態環境,盡量增加空間濕度。。。蘭房濕度以70~90為最標準(相對濕度),若濕度不足可設置電動噴霧器,使空間經常有濕氣流動,以適應蘭花的生長。對於家庭養蘭則可在蘭房設置水缸、水盤、水槽或地面鋪上砂石以擴大水面表面積,讓水分向上蒸發。另外也可在晴天的上午和下午在地面上灑水。但避免大量噴霧以影響葉面蒸散作用,以及避免盛水容器中蚊蟲滋生。
◎日照光度
光照對蘭株生長的好壞至為重要,國蘭喜好早晨東邊的陽光,若光照不足,蘭株軟弱徒長;光照或西曬過強,葉容易被曬黃或曬焦,觀賞價值大減。國蘭屬於半陰植物,但每天應有10000~15000LUX以上的照度,不可太過於陰暗,即50%一70%的遮光率。冬春季可適當增加2O%的光照量更利於蘭花生長。
◎通風狀況
栽種國蘭要留意場地通風狀況。若蘭架過低、遮蔽太過、花盆之間距離太近、盆中植株數量過多等導至葉片互相摩擦,此通風不良的狀況容易招致病蟲害及生長欠佳。改善的辨法要注意以上提到的重點,也可用風扇及抽氣扇補救。如場地某方風勢太大時,可用疏網或半透明膠板遮擋。且維持蘭房的氣流順暢與空氣保持新鮮。
資料來源:謝世達、宋玉芬、黃耀祿等合撰(2002)。隙頂產業經濟溯源,嘉義縣:嘉義縣 隙頂國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