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度有緣人!2025/2/15(六)9:50-10:50 空中佛堂共修『五祖弘忍大師 最上乘論』,歡迎大眾參加!
●有許多人知道觀世音菩薩能救苦救難;但是也有人不知道。有些人唸觀世音菩薩、得到感應、但有些人都沒感應、那是有原因的。
第一、是修行的方法不正確、當然不感應。
第二、是信心不堅定、只要有絲毫存疑、就絕不會感應。
第三、是所祈求的事、不被菩薩認可。例如:賭博、買彩卷、或其他屬於違法、沒道德、沒人性良知、或殺害生靈的一切行為、即使「修行方法正確、信心堅定」也絕不會感應。因為菩薩是「至公至正、大慈大悲」的、決不會幫那些不正當的忙、凡有修行祈求的、不可不知焉!
●觀世音菩薩是宇宙至尊主宰(如來佛)分身變化出來的大智大能者、能觀眾生心念與音聲、尋聲而至、立即顯大智大能、而作救護、因此、「念觀世音菩薩名號、稱觀世音菩薩名」與及法華經·普門品裡、世尊所謂「念彼觀音力」、「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等語、皆是教我們「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以及教我們「念念勿 生疑」。
●聞名:就是用心發音聲、再用心的聽音聲、用心發音聾、稱「南無觀世音菩薩」、聲聲相連不斷;同時用心的聽清楚自己所唸的「南無觀世音菩薩」、令音聲俱時同自一心、清楚明了!
●見身:就是「專心瞑思觀世音菩薩具足清淨光明莊嚴法身」此瞑思的方法、記錄於後、以供修學者「修行」妙用。
●心念不空過:就是指前所說「聞名、見身」務令自心入于三昧中、與菩隆身心相應、不可口唸佛名、心中胡思亂想也。
●念念勿生疑:就是告訴我們、念佛的名與見佛的法身、要連續不斷、不可有絲毫的疑心、不必心生恐懼、擾亂自心也。
●如果你能依此見性修行「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念念勿生疑」、心口如一的「南無觀世音菩薩」、凡所祈求的、不犯賭博、買彩卷、一切違法、失德、沒人性、沒良知、及殺害生靈的上述任何事者、你所祈求的、必獲如願;若在危險急難之中、立即能得到救護、轉危為安。
●你若能依本篇經文、口稱南無觀世音菩薩、心裡「聞名及見身」、你的「心念(想)與心聲」持續不斷、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來到你前、以大智大能、而為救護。即使你的嘴巴被封住、只要用「心」的音聲、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並同時專心瞑思此菩薩「具足、清淨、光明、莊嚴法身」、此菩薩立即觀其音聲、臨到你前、而作救護!
●但要切記、不可因急難當前、心生恐懼、而生疑惑、那就真的沒救了。因為菩薩的妙智大能、循你「心聲」而來救護、事雖危急、已得保護、雖未能立即解脫、但已無危害之虞、而你若在其時、信心動搖、你的心和菩薩的妙智大能突然切斷、那就有立即的危險了!記住、你的信心和專心憶念、配合菩薩的妙智大能、持續相連不斷、才是你得到感應的要件!
◉大乘妙法蓮華經中、分別妙法華經、大佛頂首楞嚴第一義無上佛道、世尊教菩薩成就如來一切種智、轉不退轉法輪、應六波羅蜜、善入佛慧、廣大深遠、無量無礙、力無所畏、禪定解脫三昧、諸佛第一方便、甚深微妙、難解之法、如來最後垂範「觀極樂國土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淨除業障、生諸佛前、無量壽佛四十八願無量義禪經」第十、觀世音菩薩真實清淨法身觀:
●佛告阿難尊者與韋提希夫人:若人有、要思惟憶念諦觀(暝思)觀世音菩薩具足清靜光明莊嚴法身、應依此經文瞑想。
●觀世音菩薩、身高六千四百萬億兆里。頭面與全身及四肢、皆如黃金被烈日照射時、反 射出強烈紫金光的顏色、無量的紫金光明頭頂上、有突起的肉髻、色如赤紅蓮花。頂戴著、一個紫金色、毗楞伽牟尼寶作成的五方佛通天冠、天冠上有五百顆紫金光明寶珠、每百顆明珠、組合成如一個佛結跏趺坐的形狀;初觀是寶珠、寶珠光中、現出五方佛。一一佛、皆有大光明。天冠中空、顯現硃紅肉髻。肉髻上、有一朵紅蓮花。蓮花上、站著一尊紫金光明的化身無量壽佛。化佛身高兩千里。
●觀世音菩薩、面、如黃金被烈日照射時、反射出來強烈的紫金光色。兩眉、和如來佛一樣、每根眉毛一種顏色、而具有「紫金眉毛、白銀眉毛、青琉璃眉毛、橙琥珀眉毛、赤珊瑚眉毛、紫瑪瑙眉毛、綠翡翠眉毛」。一毫一色、具足七寶眉彩。七色彩毫、雜廁。初觀、似紫色;仔細諦觀、則見七寶眉彩、一毫一色、了了分明。兩眉、各流射出、八萬四千、異彩奇光妙色。
●鼻樑上去、兩眉中央的上方、有一根七寶色彩的玉毫、如棉花的細絲、右旋向上、宛轉左方而下、旋轉成像一個螺狀、非常端正、尾部尖端、向正前上方。七彩玉毫所成螺狀體、內部虚空而外緊密、永恆放射出八萬四千種強烈光明。兩眉的七彩眉毛、亦各流射八萬四千色異彩奇光、一一光中、變化出無量無數的佛;每一個佛、都有無量無數的菩薩、作為侍者。無量無數的化佛和化菩薩、在觀世音菩薩兩眉和眉心的光中、變現自在、千變萬化、滿十方無量宇宙。
●觀世音菩薩的眼睛、如大海水、青白分明。瞳仁射出紫金色極強烈、比太陽更亮萬倍的光明。
●觀世音菩薩、頂上有圓光、半徑從八千里放射到八萬里。圓光中、有五百個變化出來的佛、都像釋迦牟尼佛的形狀、每個佛的身高、一丈六尺高。每一個佛的身邊、都再變化出五百個菩薩、和無數的天人、作為侍者。
●觀世音菩薩身上、有八萬四千個毛孔。每一個毛孔都像一座喜瑪拉雅山一樣大。每一個毛孔裡、都長有一支像青琉璃般的細毫毛。每一根青琉璃毫毛、都右上左下、宛轉如香環(拜神的香環)狀、伏貼在身上。每一根青琉璃毫毛上、都有八萬四千個紫金色會發射強烈紫金光的明珠、每一個紫金明珠都輻射出像喜媽拉雅山一樣大的紫金光明。觀世音菩薩全身的光中「天道、人道、畜道、鬼道、地獄道」五道眾生、一切身相、一切行為、一切受用、皆於光中、俱足顯現、觀世音菩薩、兩臂上、各有八十億個、如紅蓮花色的微妙光明寶珠。以黃金絲線、串結成瓔珞披肩、披掛於兩臂和肩上。瓔珞光中、普現「普門品」一切莊嚴佛事。
●觀世音菩薩、手掌流射出五百億道、百寶蓮花色的輻射柔軟光明。手指中間、有網幔交合、紋同奇畫。手的十指端、一一皆有八萬四千畫、迂迴如印文. 一一紋上、 有八萬四千顆牟尼寶珠。一一寶珠、各輻射出、八萬四千道柔軟光明、普照眾生; 以此寶手、接引眾生、入寶蓮臺。
●觀世音菩薩、舉足時、足下有千輻輪相、具足圓滿、出無量光明、自然化成五百億光明臺。下足時、有紫色馨香、光明、不壞的如意寶花、布散一切光明臺上、 莫不彌滿。
●觀世音菩薩、有前述莊嚴色身、舉身大光明中、五道眾生、皆於光中具足顯現、二六時中、觀察審視、大慈大悲、行普門品、救度三界六趣、一切苦難眾生、令出苦倫、得無上覺。是故、號此菩薩、名「觀世音」。此菩薩、能於怖畏急難之中、以妙智大能、救苦救難、令脫險厄、得「大無畏」。是故、觀世音菩薩、又號: 離怖畏如來。
●觀世音菩薩、真實色身相、眾好具足、與如來佛無異、唯能見頂上肉髻、非如無量壽佛之無見頂相、此相不及世尊。
●作是觀者、名為「觀見觀世音菩薩」、是為觀「觀世音菩薩、真實色身相」。名「第 十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外、耆闍崛山中、演說大乘妙法蓮華經、至妙音菩薩品已。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心中憶念、口中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心中憶念、口中稱名)。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
●若有百千萬億眾生、為求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寶、入於大海。假使黑風(颶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兇狠野蠻的種族地區)、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暴惡殺害之難)。以是因緣、名觀世音。
●若復有人、臨當被害、稱觀世音菩薩名者、彼所執刀杖、尋段段壞、而得解脫。
●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夜叉(空行大力鬼神)●羅剎(地行大力鬼神)。欲來惱人。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惡鬼、尚不能以惡眼視之、況復加害!
●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杻械枷鎖、檢繫其身、稱觀世音菩薩名者、皆悉斷壞、即得解脫。
●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會殺人的強盜)、有一商主、將諸商人、齎持重寶、經過險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應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是菩薩、能以無畏、施於眾生●汝等若稱名者、於此怨賊(強盜)、當得解脫。眾商人聞。俱發聲言:南無觀世音菩薩…。稱其名故。即得解脫。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若有眾生、多於婬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瞋;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是故眾生、常應心念!(就是如前所述、用心的觀想觀世音菩薩的光明具足清淨法身、並觀想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一切功德。同時用心的聲音默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務令心想與心聲連續不斷。以上是佛祖所授正法!)
●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所生男女、皆宿植德本、眾人愛敬。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暝想細觀觀世音菩薩的具足光明清淨法身、與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一切功德;同時用心的聲音默念南無觀世音菩薩、令心想與心聲連續不斷。就叫作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若不依此修行、只用嘴巴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者、只得百分之一的保護、切記!切記!)
●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字、復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於汝意云何?
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無盡意言:甚多!世尊!
●佛言:若復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云何遊此娑婆世界?云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1)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度眾生、以四智菩提入三摩地(註:等持如來藏無量義)、進修無漏、欲得無為無漏勝解、究竟圓成無上菩提。此諸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
(2)若有眾生、無師自悟、初二三地、欲妙萬物、以明自性、此諸眾生、應以八地辟支佛身得度。觀世音菩薩、即現即現八地辟支佛身、而為說法。
(3)若有眾生、欲斷十二因緣、得斷煩惱、而證妙勝之性。此諸眾生、應以緣覺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緣覺身、而為說法。
(4)若有眾生、聞佛聲教、得四諦空、欲修道入滅。此諸眾生、應以聲聞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
(5)若有眾生、欲心明悟、不犯塵欲、欲身清淨。此諸眾生、應以「色界初禪天-大梵天王-四面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梵王身(四面佛)、而為說法。
(6)若有眾生、欲為天主(玉皇大帝)、統領諸天。此諸眾生、應以帝釋身(玉皇大帝身)得度。觀世音菩薩、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
(7)若有眾生、偏好男女色身愛慾之事、欲身自在、遊行十方。此等眾生、應以「欲界第五天-自在天」身得度、觀世音菩薩、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
(8)若有眾生、自身不作愛慾之事、卻喜看他人、性愛慾事、以自怡心;又欲自身自在、飛行虚空。此等眾生、應以「欲界第六天-大自在天」身得度。觀世音菩薩、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
(9)若有眾生、欲生天界、於玉帝殿前、為天大將軍(天將)、統領鬼神、救護國土。此諸眾生、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觀世音菩薩、即現天大將軍身(諸天將之身) 而為說法。
(10)若有眾生、愛統世界、如四天王、保護眾生。此諸眾生、應以「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毘沙門天王) 」等身得度。觀世音菩薩、即應其心、即現天王身、而為說法。
(11)若有眾生、愛生天宮、為四大天王太子、驅使鬼神。是諸眾生、應以小王身得度。 觀世音菩薩、即現小王身(天王太子之身)、而為說法。
(12)若有眾生、樂為人間帝王、統理百官百姓。此諸眾生、應以人王身得度。觀世音菩薩、即現人王身、而為說法。
(13)若有眾生、愛主導族人、聰慧有德、愛護鄉里。此諸眾生、應以長者身得度。觀世音菩薩、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
(14)若有眾生、愛談名言。清淨自居。此諸眾生、應以居士身(紳士身)得度、觀世音菩薩、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
(15)若有眾生、愛治國土、為諸立委、院長、縣市長…治理邦邑。是諸眾生、應以宰官身得度。觀世音菩薩、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
(16)若有眾生、愛諸數術(山、醫、命、相、占卜、武術、咒術)、清靜苦行、攝衛自居、此諸眾生、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觀世音菩薩、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 。
(17)若有眾生、喜好出家、持諸禁戒。此諸眾生、應以「比丘、比丘尼」之身得度。觀世音菩薩、即現「比丘、比丘尼」身、而為說法。
(18)若有眾生、樂持五成、在家修行。此諸眾生、應以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觀世音菩薩、即現在家二眾身、而為說法。
(19)若有眾生、內政立身、又勤家務。此諸眾生、應以王后、命婦等身得度。觀世音菩薩、即現「王后、命婦、貴夫人」等身、而為說法。
(20)若有男子、潔淨自守、不壞男根。此諸眾生、應以童男身得度、觀世音菩薩、即現童男身、而為說法。
(21)若有處女、樂清淨身、不求侵暴。此諸眾生、應以童女身得度。觀世音菩薩、即現童女身、而為說法。
(22)若有諸天、樂出天倫、求無上覺;或有眾生、欲生天界、作諸天人、樂想天福。此諸眾生、應以諸天身得度。觀世音菩薩、即現諸天身、而為說琺。
(23)若有諸龍、樂出龍倫、求無上覺;或有眾生、欲作龍王、佈雨興雲。此等眾生、應以龍王身得度、觀世音菩薩、即現龍王身、而為說法。
(24)若有「空行夜叉、地行羅剎」樂出本倫、求無上覺;或有眾生、修學符咒、欲成夜叉大力鬼神。此諸眾生、應以夜叉身得度。觀世音菩薩、即現夜叉身、而為說法。
(25)若有玉帝殿前、吸香為食、奏樂之神、樂脫其倫、求無上覺;或有眾生、喜好音樂、 好聞諸香。此諸眾生、應以乾闥婆身得度。觀世音菩薩、即現乾闥婆身、而為說法。
(26)若有多詐好鬥、阿修羅天、樂脫其倫、求無上覺;或有眾生、心性多詐、好鬥兇狠。 此等眾生、應以阿修羅身得度。觀世音菩薩、即現阿修羅身、而為說法。
(27)若有玉帝殿前、似人非人、頭上一支角、歌舞之神、樂脫其倫、求無上覺;或有眾 生、裝著怪異、善演歌舞。如是眾生、應以緊那羅身得度。觀世音菩薩、即現緊那羅身、而為說法。
(28)若有大腹爬行、蟒蛇之類、欲脫其倫、求無上覺;或有眾生、生性瞋恚、毒害眾生、吝嗇施捨。此等眾生、當墮蟒身、受無量苦。如是眾生、當以摩睺羅伽身得度。觀世音菩薩、即現摩睺羅伽身、而為說法。 ※註:摩睺羅伽、即是「大蟒蛇、恐龍、大蜥蜴、鱷魚…」等大腹爬行之類
(29)若有大鵬金翅鳥、欲脫其倫、求無上覺;或有眾生、眼明手快、行動敏捷、如行虛空、捕諸蛇獸、以自養命。此諸眾生、應以迦樓羅身得度。觀世音菩薩、即現迦樓羅身 (大鵰、鷲、鷹…之類)、而為說法。
(30)若有眾生、愛樂人生、而修人行「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願世世為人、不求解脫。如是眾生、應以人身得度。觀世音菩薩、即現人身、而為說法。
(31)若諸非人、鬼畜之類、有形無形、有想無想、是諸眾生、欲脫其倫、求無上覺。是諸眾生、應以非人身得度。觀世音菩薩、即於彼前、皆現應其身、而為說法。
(32)若有眾生、欲生佛前為佛護衛、保護修行。此諸眾生、應以執金剛身得度。觀世音菩薩、即現執金剛杵神身(韋馱、靈官、關聖帝君、金剛密跡、等身)、而為說法。
●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眾生。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離佈畏如來。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所懸、眾寶珠瓔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奉上。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
●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無盡意復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瓔珞。
●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愍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
●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及於「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分作二份。一份、奉釋迦牟尼佛;一份、奉多寶佛。
●佛告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遊於娑婆世界。
●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問曰:世尊妙相具、我今重問彼、佛子何因緣、名為「觀世音」?
●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汝聽觀音行、善應諸方所、弘誓深如海、歷劫不思議!侍多千億佛、發大清淨願、我為汝略說:「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
●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
●或在須彌峯(高山上)、為人所推墮、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
●或被惡人逐、墮落金剛山(硬石谷)、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
●或值怨賊繞、各執刀加害、念彼觀音力、咸即起慈心。
●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
●或囚禁枷鎖、手足被杻械、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
●呪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
●或遇惡羅剎、毒龍諸鬼等、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
●若惡獸圍遶、利牙爪可怖、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
●蚖蛇及蝮蠍、氣毒煙火燃、念彼觀音力、尋聲自迴去。
●雲雷鼓掣電、降雹澍大雨、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
●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
●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闇、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
●諍訟經官處、怖畏軍陣中、念彼觀音力、眾怨悉退散。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念念勿生疑!觀世音淨聖、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
●爾時、持地菩薩、即從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眾生、聞是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自在之業、普門示現神通力者、當知是人功德不少!
●佛說是普門品時、眾中八萬四千眾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佛告阿難:若欲觀「觀世音菩薩」當如是觀、作是觀者、不遇諸禍、淨除業障、除無數刧生死之罪。如此菩薩、但聞其名、虔誠持誦、獲無量福!況復能以「忘我無相」住三昧中、諦觀憶念、見此菩薩、真實法身、行普門品一切佛事、了了分明。如此行者住金剛界 、超回向十位、得大功德!若有欲觀「觀世音菩薩」者(修觀音法門者)、先觀頂上肉髻化佛、次觀天冠、其餘眾相、依此耨多羅次第觀之、悉令明了、如觀掌中。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以上是修觀音法門的正眼法藏、是如來世尊正徧知的如來藏中的第十觀(如來藏共有十六觀)、凡有善男信女、依此瞑思、皆能獲經文中所說一切福。歡迎翻印、廣為流傳、施者受者、同獲無量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