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器
2023年6月30日-7月2日宜蘭縣「羅東、頭城、礁溪、宜蘭」街市行踏,7月1日第二天,第一段的休息站是頭城長老教會,在頭城開蘭路194號。1883年馬偕博士到打馬煙平埔族部落傳教,設立打馬煙教會,即頭城教會前身。這裡可以讓志工們舒服的喝水休息,正偉、淑觀志工帶來金孫滿月蛋分享喜悅,恰好補充體力。我在這裡加入行踏隊伍。
從頭城經烏石漁港走到外澳,午餐後,空拍機記錄隊伍在海邊唱〈 臺灣翠青〉,然後從外澳搭火車往礁溪,因為外澳火車站是無人招呼站,全日無人看守,設有電子票證驗票機,供持電子票卡的乘客使用。我一時不察,直到火車快來了時才發覺沒刷卡,趕緊要過去刷,大家緊張,叫我不要刷,火車隨時會來,這時就有兩種選擇,在這緊張的時刻,要當機立斷。雖然是小事情的抉擇,在火車上,讓我深深感到人生就是不斷地做選擇,我們要過怎樣的生活?大到我們要建立一個什麼樣的國家?火車開了,車上邦猷志工詢問秀器姊有上車嗎?很感謝同伴互相關心,互相扶持!
走完礁溪市區,從礁溪火車站往二結,晚上要在慈林欣賞陳麗貴導演最新力作《反抗.終章--台灣招魂》。火車從礁溪〉四城〉宜蘭〉二結,過了宜蘭,車上旅客下光了,我坐不住了,往空位上躺,好舒服啊!整天熱啊!累啊!被麗蓉志工叫起來,穿這件制服,不能隨便躺。起來後,不好意思地擦擦位子上的汗跡,旁邊的兩三位要在二結下車的居民的眼光說:都是汗哪!並問我你們是做什麼的?我趕快拿著傳單分給他們,並解說道:我們是人民作主行踏,行踏的目標有三:修正選罷法,補正公投法,這兩樣都已經完成,剩下第三項,降低修憲門檻尚未完成。他們說:憲法早該修了。非常的認同。如果、如果……全民都能有這樣的共識,達到目標指日可待!
晚上長40分鐘的電影,是描寫台灣文學家李喬的紀錄短片《反抗.終章--台灣招魂》,由陳麗貴編導,耗時一年半完成。全片透過李喬訪談,搭配讀劇、動畫等轉譯其文學作品,呈現李喬的生命經驗,創作思維與貫穿一生的反抗哲學。一開場,便是台語祈禱文,李喬在為台灣招魂,神像個個活靈活現,覺得很震憾!
三天早上,我早起,去蘭陽溪堤防走走,右邊堤防兩邊有樹林遮蔭,所以往右走去,遇到一對達夫妻做運動,馬上問我是否從慈林來的,便聊了起來。他說這兩旁的小樹林是他種的,已經16年。我看著這些16歲的各種不同樹種,很感激地說:台灣還有一點希望,就是台灣有一批戇人,肯默默做事的戇人。他聽了有些許安慰。上午行踏宜蘭市區,中午在丟丟噹森林公園結束2018年以來的「落實民主、降低修憲門檻」第63場人民作主歡喜行踏,大家八月南投行踏再會。
我們真的要認真思考台灣要成做這樣什麼樣的國度?我們行踏出發前一定會宣讀志工行動公約:咱希望台灣成為充滿慈悲、希望、愛的國度,咱相信只有使用和平非武力的方法,才有可能建立這樣的國度。
◎洪秀器
五月份台灣國土東北角行踏,5月19 ~21日。我因為星期五下午有事,所以晚上才能到達住宿點:大里天公廟。到達大里火車站,夜黑風高,感覺沒人上班,連洗手間鐵門都拉下來了。
人民作主志工來自台灣各地,何鶴今晚還在上班,明早才能報到,他必須搭第一班的捷運加首都客運輾轉才能及時抵達報到地點:大里遊客中心。人仰也是明天才能到。而守欽星期日有事得處理,星期六晚上必須離開回到彰化。雅彬也是得回台北。
大家接力,第三天淑瑛遠從嘉義前來補位。人民作主志工竭盡自己有空的時間從各地前來,有來自台南的明導,來自高雄的素姬。
領路偉程說,他規劃此路線是因為它具有地理上及歷史上的意義。經過舊社、新社、新社橋,他解說這地區是平埔人的居住地。特別沿著石碇河河堤經過吳沙墳墓,整個村莊都姓吳,經過歷史痕跡的景色,心中有莫名的感動。但汗顏的是,我對這地區非常的陌生,從台北火車站搭火車,經八堵站、暖暖站、四腳亭……石城站、大里站,因為不熟,會緊張,怕錯過大里站。原以為海離我很遠,其實不然,從台北一個半小時,花了42元,就到了大里海邊,有點探索的感覺。
從行程路線看,第一天下午從福隆火車站右側出發、舊草嶺隧道、石城漁港站搭小巴坐了4 個站到大里天公廟結束。我第一天晚上加入,大里天公廟香客大樓通鋪過夜。
第二天的早餐是央求大里唯一的一家餐廳幫忙準備,因為餐廳只賣午餐、晚餐,不供應早餐。早餐因為沒有人手,且老闆親自下廚,聽說麗玲志工他們自動去幫忙,麗玲志工顧稀飯,一大鍋稀飯,不停攪拌,怕它燒焦。呂姊幫忙洗菜、端菜,我們有自備碗筷,飯後美月洗盤子,美櫻擦桌子,很快搞定。非常感謝老闆豐盛的早餐,特贈人民作主毛巾一條,老闆和他媽媽都是很和藹可親的人。
飯後早上從大里遊客中心出發,至萊萊站四角窟觀景台、極東公園、三貂角燈塔定點拉布條。中午在卯澳漁港利洋宮(全台灣唯一的提籃觀音,手提的是裝著漁獲的竹籃)休息集合。
有點小雨,在福隆遊客中心做分享,堂庫說出他心中的夢想,能不能以後有空拍機以不同的角度拍攝大家行踏,因為東北角的大景太美了,如果有空拍機,應該非常棒的!人仰預告下次行踏是6月30日~7月2日宜蘭縣街市行踏,在宜蘭有慈林,住宿會相當方便,希望一個人拉兩個人來,共襄盛舉!期許能有100個人,找來空拍機,夢想希望很快實現。
下午3點半,到核四廠對面鹽寮海濱公園,守欽講述核反應爐的安全問題,一旦發生嚴重的意外事故,大量核能外洩將會導致輻射污染與輻射傷害,我們不知道何年何日會發生,我們不能禍害子孫。
資深志工呂金月回憶當初反核四的歷史故事,發生在32年前(1991年10月3日)於貢寮核四廠現址,反核抗爭中,警察與反核四民眾衝突,導致中華民國一名警察死亡的事件。經過了32年,餘悸猶存!
在澳底仁和宮做結束,呂金月又說澳底仁和宮是當年反核基地,1994年5月22日,一場貢寮人表達反核四決心的地方公投,雖然《公民投票法》直到2003年才正式生效,因此這場公投並不具法律效力,但仍是台灣民主珍貴的前進之路。當時投票前一個月「鹽寮反核自救會」在福隆車站、貢寮車站、龍洞和澳底仁和宮等四個人潮聚集地進行反核演講,還進行三次掃街。近六成的貢寮鄉民參與了這次投票, 1994年11月27日,臺北縣長尤清進行全縣核四公投,結果有89%反對核四。這段鮮少被提及的歷史是台灣民主的前進之路,也是貢寮居民反核的堅定之路。
第三天早上從貢寮仁和路澳底國小搭車出發,龍洞灣岬步道停車場簽到集合,走龍洞灣岬步道下山到和美國小休息,轉乘小巴坐4個站抵達鼻頭角,從鼻頭角國小走鼻頭角稜谷步道,途經海天亭,出現了感人的時刻,底下引用堂庫文字:「面對太平洋,臨時起意,由美月志工帶領大家為2010年過世,當年骨灰灑向太平洋的江良民志工獻唱台灣翠青!致敬!因為是臨時起意,未經事前排練過,歌聲或許談不上整齊劃一,但志工之情真情流露,氣氛感人。」大家在感動的氣氛中繼續前進,抵鼻頭角公園午餐,下午因等候公車太久,用補給車接駁方式到八斗子火車站結束。人民作主行踏全台灣鄉鎮,一次又一次重申我們堅定的心聲,宣揚落實民主信念,每次出發前領隊說明行踏的目的,志工們必大聲說出人民作主志工行動公約,唱兩遍我愛台灣才出發。林義雄先生說過:「咱1蕊花佇遮,發出香味,人愛來鼻的就來,看著的人會歡喜,按呢才是咱成功的所在。」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人若精彩,天自安排。完善自我,奉獻自我,順應天理,莫管花開,莫問蝶來,人生彩繪何用安排,努力完善自己,創造自然的吸引力吧!
◎洪秀器
在行踏前幾天,我廣發英雄帖邀請相同理念、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苦行。當天朋友沒有來,沒有來是正常,這事不能勉強,要慢慢來。可見付諸行動,一步一步行走在台灣的土地上的這一群傻瓜,是多麼不容易的一群人,多麼值得珍惜的人!
因身體關係,把上半年6月的規劃行程,延到下半年的10月,之前4月份我已經初步規劃好了,所以我胸有成竹,覺得輕鬆。8月份的時候,我再騎機車走了一遍,改了一些地方,找了幾個理想的休息點,完成了百分之八十。9月初騎著自行車再詳細地騎一次,我是差不多小姐,不會精準的計算公里數。9月16日淑觀陪著我,把不理想的規劃改成兩段,截彎取直;又把部份逆時針的路線,改成順時針,一路靠右轉。簡麗玲又教我如何用谷歌地圖來計算公里數。
原本不會計算公里數的我,變成很會用。人民作主分工合作,分層負責,藍心也出來幫忙看一遍,發現有一段太長,我由左繞大圈,把它改成向右繞一小圈,中午吃飯,才不會誤點,由此次規劃路線,我更進步了一點。
有上次的經驗,我多影印兩份路線,準備給跟班的員警,他們沒跟我拿,第一大段果然跟丟了。第二段時,我主動地拿給他們,他們說剛剛跟不見了,強調他們會在過馬路時會保護我們。有了行程表,輕鬆多了,也許選舉期間警力負擔重,下午不見兩位員警的蹤跡。
在十字路口拉布條,在四個角落,拉上「落實民主 降低修憲門檻」、「支持18歲公民權入憲」的布條,車水馬龍,人來人往,希望漸漸深植人心,達到宣傳理念的效果。人民作主不能氣餒,有路咱就來行,沒路咱爬山過嶺。
我只管帶路,守欽走在我的後方,護著我,不時提醒我要靠邊一點走,走慢一點;需兩段左轉時,他也當機立斷,教我先走能走的那一邊。教我紅色指示棒要用左手拿,用意是放在外側保護自己,左手從沒做過工,拿了一天,第二天竟然酸疼。過路一定得走斑馬線,行進當中,安全第一。
第一段得日曬,沒有遮蔭,是公里數最長,最辛苦的一段。第一個點是陳文成事件紀念廣場(廣場於2020年7月動土,2021年2月落成啟用),是美櫻的建議,我把它排進來,這樣公館捷運站有點空地可以集合,而且可以走永和成功路偏遠的路線。此廣場的碑文是去年2月才落成,記得第一次來,眼淚禁不住滴落;第二次來踏查,沒那麼激動;今天帶大家來此,默哀後拍兩張照,停了5分鐘離開,繼續走下面的路程,心情不再沉重。在歷史的長河裡,仇恨不能結,還沒有打算原諒,但是可以慢慢釋懷。
規劃路線不容易,首先要有體力,再來不斷地修改到定案。當天帶隊擔心下雨,大樹下午餐,怕遇到雨天,我有備案,下雨天就帶到台灣圖書館地下室。從更改當中,我學到了東西,也練習用臺語全程報告,在家先預習一遍,所以臺語也進步了。
我腳的能力只能走一天,走兩天就有問題。午飯後分享時間,人仰說12月16日~19日(星期五~一)苗栗馬偕之路(竹南、苗栗、頭屋、獅潭、三義)行踏,要大家把時間空出來,我這些天打了凍晶(增厚膝蓋軟骨最新技術),觀察看看膝蓋軟骨有沒有增厚,為了連續走四天做出準備。今天完成了中永和行踏帶路線的任務,腳雖不能爬山,走平路13公里,腳還能配合,心裡很高興,老天也沒下雨,好棒!總之,這是一次開心的規劃!
行踏日期:202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