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媽媽是社友的關係,從小就帶參加各種扶輪的活動,所以對扶輪社也有基本的了解。小時候媽媽總是問我要步要去當交換學生,以前的我內向,不太敢接觸外面的世界,害怕踏離舒適圈。但現在的我已與以往不同,非常地嚮往去探索外面的世界,去認識不同的人,儘管知道自己的英文不好,卻依舊躍躍欲試。一開始我以為RYE只是時間到就出國一年去外面玩,不過真正參與後才發現與我想像的差很多。從培訓前的填中文資料,到後面的英文申請書、線上英文申請書、健檢......等,很多東西都需要花時間去完成,包括讓轟家更了解自己與自己的生活。開始受訓後幾乎每次都會有不同的作業,讓我們去訓練自己出國以後會需要的技能,不過身為國三生即將面臨升學壓力的我,時常蠟燭兩頭燒,很常不只要忙學校的事情,同時也要處理RYE的事情,像上次段考前的假日,安排了兩天的活動,實在沒有什麼時間複習,成績讓我媽失望,每次在面臨媽媽的責罵後,總是很崩潰,讓我時常在沉思,為甚麼要把自己搞得那麼繁忙。在一次次時間緊迫卻要完成很多事的情況下,也漸漸的訓練我,如何分配好時間,終止拖延症。11月中有一個禮拜剛段考完就有RYE的培訓,不僅要上台用英文介紹台灣與自己,下午的年會表演,更是有一個5人solo需要練舞,這真的讓我覺得很崩潰。但在看到inbound互相相處融洽自信的樣子,又重新燃起心中的烈火,因為我知道,這就是我想成為的樣子。在這段培訓時間中,我不只了解到時間分配的重要性,也更加清楚地意識到英文的重要性,在一群來自不同國家的交換生中只有能精通各國語言者,才能脫穎而出,且能更順暢地與其他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