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綠體之活性測試
實驗目的
測試葉綠體分別在「全黑、照光、加入高/低濃度DCMU」之下的活性,探討吸光值的變化與溶液顏色。
材料、設備
步驟
以蔗糖水溶液作為等張溶液,從植物中分離出葉綠體並過濾
以蔗糖水溶液作為溶劑,調出適合的濃度:依序以cuvette每次稀釋2倍,直至Abs.值(吸光值) 0.4-06
完成後加入100μL DCPIP混合均勻,測量於 590 nm 的吸光值 (使用 590 nm 的燈卡)
依照四個欲探討的項目各操作不同的變因 (詳見底下結果紀錄)
原理
DCPIP平時成藍色、還原態呈無色,故我們以DCPIP作為指示劑,判斷說當cuvette裡溶液顏色變淺,DCPIP就是有接到電子,進一步推論出電子傳遞有在進行,代表光合作用光反應也在進行;而測定變色的客觀方式就是以 spectrophotometer(分光光度計) 測量出 cuvette 所承裝的溶液的Abs.值 (吸光值):顏色越淺,透光度越高,Abs.值越低。
DCMU作為DCPIP的對手,會搶走DCPIP要接收的電子,所以DCMU是作為此實驗電子傳遞的抑制劑;加入濃度越高的DCMU,cuvette裡溶液的顏色就更沒有變化,因為DCPIP變成還原態的途徑受阻斷了。
結果記錄與討論
全黑:因為在無照光的情形下無法行光反應,就不會有電子傳遞的情形,所以DCPIP接不到電子,自己無法變成還原態,故cuvette裡的溶液顏色不變 ⇒Abs.值照理不會掉
照光:cuvette裡的溶液顏色明顯變淡,因為光照下光反應會正常進行 ⇒Abs.值會明顯下降 (正常會掉超過0.2)
加入 1 mM DCMU:因為DCPIP受DCMU作用的限制,電子傳遞的情形被阻斷,故cuvette裡溶液顏色不變 ⇒Abs.值照理不大會掉
加入 0.01 mM DCMU:因為DCMU濃度較低,抑制DCPIP接收電子的效果就沒有那麼好 ⇒Abs.值會下降但幅度不大
由左而右的探討項目依序為:
加入1 mM DCMU、加入0.01 mM DCMU、照光、全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