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鴨品種介紹
原產於華北地區,在美國被選育成純白色羽毛和體型碩大,後傳至歐洲大陸成為世界知名鴨種。
原產南美祕魯,紅色肉疣為其特徵。肉質鮮美,有特殊香味,為薑母鴨之材料。
為公正番鴨與褐色母菜鴨或改鴨之雜交體,不具生殖能力。佔台灣肉鴨市場的百分之70左右。
台灣鴨基因PCR及品種性別分辨
Part A 聚合酶連鎖反應(PCR)
材料:
2X Powerpol MasterMix : 150μL
ddH₂O:300μL
Duck DNA:Pekin、Mule、Muscovy 5μL each 1.5ml Eppendorf 2 個
八連PCR管1個
引子:
5μL CHD primer (Forward)
5μL CHD primer (Reverse)
5μL CAUD006 primer (Forward)
5μL CAUD006 primer (Reverse)
步驟:
1.取52.5μL ddH₂O、62.5μL 2X MasterMix、2.5μLCHD primer (Forward)、2.5μL CHD primer (Reverse)共120μL放入微管A;微管B前兩樣材料同A,再加入2.5μL CAUD006 primer (Forward)、2.5μL CAUD006 primer (Reverse)
2.將微管A、B放入離心機混合均勻
3.使用Pipetman吸取微管A內液體,於八連PCR管左邊四管各加24μL後,再加1μL對應DNA;右邊四管吸取微管B內液體同此操作,每管共25μL
4.將配置完成且已標記的樣品放入機器進行PCR擴增
5.待擴增完畢進行電泳。在瓊脂凝膠凍中選9格,左四格使用Pipetman吸取微管A內液體(CHD)各加入5μL,順序依序為:Pekin、Mule、Muscovy、Negative control;右四格吸取微管B內液體(CAUD006)同此操作(順序相同),中間加入DNA 1kb ladder作為比較標準
將微管A、B放入離心機混合均勻
將配置完成且已標記的樣品放入機器進行PCR擴增
將完成後的樣品放入電泳槽進行電泳,運用帶電荷粒子受到外加電場作用下,以不同速度朝著與電荷電性相反的電極方向移動的原理將已複製的DNA片段分離
◀ 電泳結果
結果顯示,北京鴨(左1)及土番鴨(左3)為公鴨(WW),而番鴨(左2)為母鴨(ZW)。
心得
今天的實驗讓我們再次了解一個道理,就算一件事在怎麼簡單、容易,仍然要謹慎對待,並做到最好。這個事件是關於微量吸取器。這是一個大部分實驗室都會用到的器具,功能類似滴管,但是能做到比滴管更精細的控制。所以在先前的實驗中我們也時常使用。正因為是經常使用的器具,所以在使用時並沒有非常注意,所以在加入 Powerpol MasterMix 時,差點爆衝(指管間的液體回流到微量吸取器內,可能導致微量吸取器毀損)。雖然沒有毀損器具,但對我們有不小程度的驚嚇,但同時也再次提醒我們,不管是多熟悉的事情,在執行時都必須專注在當下要做的事,避免不必要的時間耗費及財物損失。
07.10(三)
資訊來源:
黃貞祥教授上課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