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波長色光測試
各波長燈卡吸光值
波長(nm)/吸光值(A)
紫:405/0.0757
藍:470/0.1307
綠:515/0.2076
黃:590/0.0130
橘:615/0.0088
紅:648/-0.017
◀ 濾光鏡頭:可以做出不同波長的光,測 試樣本在不同波長光下的透射率
左至右:
648nm
615nm
590nm
515nm
405nm
TR:透射比 transmission
Abs:吸光度 = - ㏒ T
L:亮度 light
紅墨水透射率測試
繪製 standard curve
1.選用波長515nm之燈卡
稀釋倍率/吸光值(A):
1:1
1/2:0.05376
1/4:0.229
1/8:0.1307
1/16:0.0809
1/32:0.0606
2.選用波長470nm之燈卡
稀釋倍率/吸光值(A):
1:0.6777
1/2:0.2441
1/4:0.1487
1/8:0.0705
1/16:0.0457
1/32:0.0087
欸??
我們不是進行對半稀釋?
樣品的量怎麼都不一樣?
這樣測出來會準嗎?
因為這位仁兄的微量吸取器底部有空氣每次取的定量都不是定量(全員瘋掉+笑死)
但是最神奇的事是這樣測出來還滿準的
這是什麼負負得正嗎?
全部都不準最後就會對了?
葉綠體光合作用實驗
材料與試劑:
紅莧菜、0.05%DCIP 、1mM DCMU、0.5M 蔗糖液
設備:
研缽、茶葉袋、Pipetmen、燒杯、Cuvette、光譜儀、量筒、手電筒
步驟:
1.將紅莧菜放入研缽搗成泥狀,分離葉綠體(置於冰上)
2.使用蔗糖液稀釋葉綠體至吸光值0.4~0.6
3.加入110μLDCIP混合均勻,測量於590nm 的吸光值(A590,zero time control)
結果記錄:
【全黑】:將cuvette 留在光譜儀中,每30秒記錄一次A590
時間(秒)/吸光值(A590):
0/0.5528
30/0.5376
60/0.5528
90/0.5376
120/0.5376
150/0.5376
【照光】:重複步驟(2)和(3),用手電筒從上方貼附cuvette 照射,每30秒記錄一次 A590
時間(秒)/吸光值(A590)
0/0.9208
30/0.6777
60/0.6777
90/0.6777
120/0.6777
150/0.6777
【加DCMU】:重複步驟(2)和(3),但在加入 DCIP之前,先加人100μLDCMU反應2min,再用手電筒照射cuvette,每30秒記錄一次A590
時間(秒)/吸光值(A590)
0/0.8538
30/0.8538
60/0.8538
90/0.8538
120/0.8538
150/0.8538
◀ 將紅莧菜放入研缽搗成泥狀,分離葉綠體
用手電筒從上方貼附 ▶ cuvette 照射
心得
這次是完全沒有接觸過的實驗。首先是用儀器測量各可見光波長的吸光值,接著使用紅墨水和ddH2O 相互比較,測量紅墨水的透色率。我們使用了綠光和藍光兩種光來比較兩者間的差異。最後下午則是用紅莧菜來作為葉綠體光合作用的實驗所需原料,將紅莧菜放入研缽搗成泥狀後,用蔗糖液不斷稀釋過濾葉綠體,直到吸光值介於0.4~0.6之間為止,我們很幸運的稀釋兩遍就成功了;接著加入110μLDCIP混合均勻,測量於590nm 的吸光值,並記錄在全黑、照光、加dcmu三種下的差異。這次的實驗雖然沒有太多需要用到高超技巧的地方,但卻也沒有想像中的容易,需要耐心和謹慎。但這次以往不太有機會的進行的實驗,使我的知識庫得以擴展,也學習到未知的理論,令我收穫頗豐。
07.12(五)
資訊來源:
上課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