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茂鐵店

奇萊山下的刀匠

日本刀、廓爾喀刀 、瑞士刀......但是你拿過台灣本土,銅門太魯閣族的山刀嗎?

我們的長輩常說:「一把刀、一把鹽,就可以在山裡生活。」而銅門刀更是太魯閣族的刀中之王。

連茂鐵店 一番懇切的用心 精心細緻的打造每一把山刀,過程耗費體力,但追求的就是產品實用、耐用,讓連茂鐵店點起客人的喜好

老師傅的緞刀影片

影片採訪對象:

老師傅【李茂山先生】和老闆娘【林玉珠女士】

影片來源:

影片是在2012年由【食尚玩家旅行台灣368】 ,所採訪拍攝連茂鐵店

影片源自於:慈濟大學傳播學系99級紀錄片作品

三百年前太魯閣族人從南投縣春陽溫泉一帶攀越中央山脈奇萊峰來到現今的秀林鄉,陸續約有八大家族之多遷徙而來,遷住到木瓜溪中游河階台地,直到1928年即被稱為銅門部落。我們祖先是八大家族中的(Qeycing )開晉家族,坐落在新白楊上游海拔1300公尺山椎上地名開晉(長輩說開晉是曬不到太陽的意思),從第一代losing至第六代A kung Jilo,總共遷徒三次,最後來到銅門村七鄰木瓜溪中下游旁第。民國82年第五代Jilo Lolon為承襲了祖先製刀技藝創立連茂工坊,是為連茂創始人,而今轉交由大兒子A kung Jilo經營,繼續傳承祖先的脈絡,且不斷精進,溶入更多元素創新自我。希望透過作品讓更多的人知道銅門製"刀"的文化。

對於太魯閣族來說,是與生活密不可分的工具,我們太魯閣族人藉由刀的應用克服山林自然帶來的挑戰,也運用在日常生活層面及生命禮儀與祭典儀式中,在男嬰誕生的時刻,長輩便贈與一把山刀;到十二、三歲後,外出時必佩刀,片刻不離身,許多民生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銅門一鑄刀工藝仍舊承襲著祖先們使用的光景,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並沒有被遺忘,今日依舊可見隱藏在街坊住家的工作室,有些以店面的型態掛有招牌,招攬客人,有些則相對隱蔽,與住家融合在一起,可見的是燒鐵燃煤所揚起升空的黑煙,以及清脆響亮的打鐵聲,依循著家傳的古法,保留著最原初的樣貌,延續到今日。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是台灣本土手工鍛造原住民山刀的發源地(也是集中地),這一帶總共七家傳統打鐵店(主要有兩個家族系統),而每家師傅都有著自己的風格以及技術水準,客群可以透過資訊媒體平台做初步了解,也可以實際到店面參觀欣賞及購買,太魯閣族傳統獵刀產業是我們的文化,我們會繼續傳承祖先的脈絡流傳下去,也特別感謝廣大的朋友們支持我們,我們會繼續努力的...........

※我們連茂鐵店是有實體店面,是一間已有登入商業登記的店面,可以透過以下的資訊與我們聯絡,也可連結此網頁瀏覽來了解我們,另外我們連茂只有這個網頁及fb粉絲專頁,並無其他平台展示及銷售,所以請喜愛我們朋友們不要受騙,如果需要請打電話再三確認,謝謝您們~~

工作室名稱:連茂鐵店

工作室負責人:李文益

工作室: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七鄰15-1號

電話:(03)8641281

手機:0936-271852

信箱:assd7654321@yahoo.com.tw

營業時間:星期一星期四、星期日 。 ( 星期五、六 公休)

上午:8:00-下午12:00

下午:13:30-下午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