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型刀類簡介

親愛的朋友帶您了解刀的基本認識

一、台灣各族族刀-----

各族族刀是依據在地文化傳承,以及所慣用用刀習慣及技巧而設計的,當然刀型大小形狀不同,用途就會有一些差異。

(一)9吋~13吋內屬大刀

適合高大男子用,比較屬於重砍型砍大型樹木用。也有較輕的長刀專修砍蘆

葦、牧草等。

(二)6吋~8吋內屬中刀型

適合女孩子用,女孩力量較比男生小所以用較輕及短一點的刀。

(三)3-5吋小刀

適合切雕刻木作等

二、廚房用刀

適合廚房烹飪,切、剁、削等炊事用途。

三、觀賞用刀

適合家中擺飾、紀念(晉升、退伍、退休)、送禮用。

四、務農用鋤具

適合部落務農用。

五、創作刀

適合收藏,特殊用途。

以下將依圖式功能說明

太魯閣族

刀的實體介紹: 刀身型呈彎月形,刀柄為木質柄,從刀頸雉柄末端由細漸粗末端呈現菱形,整把弧度如國字注音ㄟ一樣,刀身重量比率7(刀身)比3(柄)

用法、用途: 以上設計,是為了砍勁較沉,因過去祖先住在高山,周圍的樹木比較粗大,所以下刀要沉一點,也就是重量加速度。

族圖: 菱形

賽德克刀

刀的實體介紹:刀身、刀柄及重量比亦同太魯閣族,唯刀型的彎月形更彎刀尖更翹為他們特徵。

泰雅族刀

刀的實體介紹:刀身弧度較平緩(也就是比較平),柄為一體成型的鐵柄,刀身重量比率5(刀身)比5(柄),這樣的設計比起太魯閣族刀下刀輕回刀快(這是以手腕用刀),刀勁較輕,當然也可以透過手臂帶動的姿勢改變砍勁,畢竟鐵柄刀整把的重量比木質柄刀重許多,所以只要改變下刀姿勢一樣有它的效果。


布農族刀

刀身、刀柄與太魯閣族亦同,為刀身偏平尾端至刀尖事由寬漸窄

鄒族刀

刀的實體介紹:刀體刀背呈現直行,刀刃呈現彎月形,刀身中段較肥胖前後端寬度較窄,下刀會集中在中段,所以依刀型比較類似剁骨刀。

阿美族刀

刀的實體介紹:刀深刀柄均成一直線,從刀頸至中間前端的刀刃幾乎成平行,為刀尖急收成明顯的菱角。因在地的環境靠近海邊,所以刀型的設計主要兩個用處主要處理魚貨,平刃為大部切、砍(如魚身),前端為刺、剖(如魚鰓)

排灣族刀

刀身刀柄與阿美族類似,唯刀身比較流線型,因族騰為百步蛇、陶壺、百合花。所以刀鞘會刻有族圖。

泰雅半刺刀

6mm渾厚以上的刀背只有微微的彎度,刃長度6吋至8吋,從鐵炳尾端直至刀尖幾乎是一直線,因為要保持刺刀的功能,鐵柄呈圓形尾端孔徑35mm~38mm,族人在深山中遇到兇猛的山豬時,會用刀刺向山豬的心臟。

廚房用刀(中式菜刀)

方方正正的形狀是它的特徵,因刀面寬所以重量在前,剁勁較沉,也因為寬寬的刀面所以可將切完的菜蔬放在刀面上移到盤子上,因個人而異可以選擇重或輕的,重的可以剁豬大骨。

廚房用刀(日式廚刀)

刀重心幾乎落在刀頸往刀身3公分左右,當手握到刀重心時操作比較省力,刀刃弧度到從後倒前(刀尖)、由寬到窄的刀非常適合廚房各類操作。

廚房用刀(切魚刀)

因為主要切肉類所以刀身採較薄較輕盈,柄設計為一隻手大小,刀身較比刀柄長多,多運用刀刃長度,推拉一氣和成,適合切肉操作。

廚房用刀(通用刀)

形狀酷似日式三德刀,刀重屬適中,背部寬版刀尖的設計,有時候是可以按壓來輔助施力切瓜類的蔬果,廚房各類操作大部分都可以,但沒辦法剁骨頭。

觀賞用刀(相框裹刀)

偏重送禮觀賞用刀,將銳氣的刀安裝在相框裡,呈現山刀不同風貌。

(不郵寄,現場面談及取貨)

觀賞用刀(刀組)

偏重送禮觀賞用刀,霸氣呈現,呈現山刀不同風貌。(不郵寄,現場面談及取貨)

創作刀~西餐刀

專為都都市朋友所設計,使用的鋼材為420J2不剛,用於食材,目前只作4寸及6寸兩個版型。

創作刀~開瓶刀(小獵刀)

刀背缺角設計,是有開蓋的功能

務農用鋤具

山地用鋤具,用於山坡農地種植挖掘用。(可郵寄限長度45公分內)

大肚水果刀~

也可適用於-

料理刀(切食材或肉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