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路上看到一句話類似:不要四處宣揚,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你們覺得呢?
我算是一半認同,一半不認同~認同如果是別人的故事,當然不要亂說。只是對於自己的故事,有多少人有勇氣訴說?
不否認有些人能妥善處理好那些細節與情緒,然而卻也有人暫時還是跨不過去。故事當中的恐懼、懦弱、不自信,是漩渦、泥濘、也像閉門造車,造出的永遠扭曲,所以過不去者更過不去。
訴說不是把責任丟給別人了,而是為了更適合的解決方法,一個人一種思路,多一個人,多一種思路,就有多一個開挖出口的可能~~~~~~
麥鐵齒啊啊啊啊啊😂 我們都有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嘛~~~~~~~~~~😚😚😚
整理報導 / Laticia 圖片提供 / 薰- Stylist Make up Studio
小薰,今年27歲,目前是自由接案者freelancer,是造型師也是專業新娘秘書。
回憶起自己的經歷,求學時期似乎不是走在自己想要的樣子,從高中的資處商科、到大學跨科推甄時尚設計(袋包鞋靴),直到大約2014年開始學彩妝和髮型,開啟了屬於小薰的造型師之路。
造型師的工作內容相當多元,除了要幫客戶做活動出席時的整體形象搭配與妝容梳化,同時也接商業拍攝、經營網拍或是公司的單季形象宣傳、廣告及MV造型。新娘秘書的部分則是大家可能比較有概念的,負責婚宴的新人、親友、或婚紗外拍的造型。
"大學時期曾在百貨公司精品櫃擔任銷售人員,因家人期待跑去政府單位做臨時人員,也在各大賣場跟著檔期打工。
因為喜歡看時尚雜誌,經常打扮自己、也嘗試帶著各種妝容上學,直到有一次服裝系的朋友突然問我能不能幫她的作品走秀化妝,初次幫人做造型的經驗感覺超棒,畢業後去了婚紗店工作,因公司不缺造型助理、便從禮服秘書開始為新娘們挑衣服,每當看到新娘們換好優雅的禮服,腦袋中就會覺得如果妝髮可以更一致多好~於是辭下禮服秘書的工作去找新秘老師學習。
在學習造型的期間,因為投入的學費跟耗材工具成本花費很大,也兼職行政工讀生。"
"因為我的外表比較像小朋友,所以在工作時都會給自己蠻嚴肅的情緒,就是希望不要出糗或被人感覺有不專業的感覺。
每一次的工作都有特別的地方;舉一個最特殊的就是今年首次幫2大髮型秀化妝,竟然雙入圍並得了亞軍跟季軍的殊榮,以前只是專注做自己喜歡的事,能接觸這樣的盛事與優秀團隊是以前的自己沒想過的。"
"成就感我覺得是來自造型師的領域比較多,當在城市或是百貨公司或是螢幕上看到自己的作品,那種感覺會心跳很快而且覺得好幸運,會覺得辛苦與心理上的的沉重都值得了!
而新娘秘書則是感染我滿滿的幸福,因為我不是一個很懂得愛情的女生,天生對戀愛少根筋,也不浪漫所以沒有甚麼戀愛的幻想,但卻是一個很容易看戲被感動的人,每一場婚禮我都會被新人的互動給感動,不論是搞笑的或是互嗆或是體貼的甜蜜的情侶,我都很真心地替他們開心與在心中祝福著他們會幸福著。……。"小薰邊說著的同時,似乎又陷入回憶中了!
"工作遇到的挫折大概就是「心魔」,技術上總是覺得還不夠穩容易不安沒自信。我很少有工作倦怠,但會迷惘,這時做起造型來就會不夠投入、不夠盡興或沒達到自我要求。跟客戶溝通時,如果有理念或設計出來的成品不被肯定的時候,更是會失眠不斷苛責自己,我覺得真正的困擾是「情緒壓力」,一直到目前都還不算真正成功克服,一直在學習怎麼跟這樣的情緒相處。
技術上的克服,就是訓練自己做更多風格、看更多雜誌、逛更多網拍、將時尚史學習得更深入,再約攝影師多做不同創作。為了讓自己進步,進修也是一定要的,時間跟金錢只要可以我就會多去上課,包含花藝攝影等相關課程也都能幫助我的工作領域,目前也有出國進修的計畫。
我覺得能讓我堅持的,除了夢想的名與利,還有不想被自己看扁,想要變得有自信些。"
"當然有許多後悔跟早知道,早知道就好好學英文,早知道就不要變那麼胖之類的。
目前的最滿意的事還沒有,希望不要有”最 ”,我覺得我已經在實現我的夢想中,但希望夢想沒有盡頭。"
"從高中到現在的人生故事,大概就是屁孩變成一個神經病的故事吧哈哈,因為給自己很多要求所以曾幾度難過的想放棄自己的生命,還好我的男友跟朋友是滿懂我的,總是在我的身邊對症下藥,至於我的家人他們也開始很支持,雖然覺得我這樣收入跟投入不能平衡、又辛苦到處跑、工作時間很長,但結束了散漫、開始了成長,這樣的改變應該讓他們安心不少。
很感謝影響我最多的男朋友,沒有他就沒有現在的我。工作上,就是拼命,還有生活觀:要為喜愛的勇敢瘋狂些,”A bit of madness is key”
至於對於未來的生命和家庭希望能有一個家,能有很舒服的陽台,喝茶看雜誌,家中有三隻狗(狗狗已達成)、三隻貓,跟一隻金魚和鸚鵡,和朋友們相約癱瘓在客廳看電影(好像也快達成了)"XD
"確實有其他生涯規劃,但我覺得已經找到人生最想做的事了。希望每天都有案子可以接,也想接觸一些夢幻case,即使有時候會緊張,我的工作態度很堅定:就是想出各種可能來完成!
"給25歲的自己,希望自己可以愛自己,也許我現在就可以有自信一點。期待30歲的自己能把握時間體驗更多。最後想對對客戶說,謝謝妳們能給我機會,每一個機會我都是非常看重、也非常珍惜跟感謝!"
[ 備註 ]
每篇文章會因為不同內容而調整不同的呈現方式,計畫主軸是想分享 "生活的方式不只一種",不同個性與家庭背景的人在不同階段可能有不同選擇,我刊登出的每一篇文章都表示我對受訪嘉賓的認同與尊重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