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的30歲 x 未來的社區營造師 |
你聽過「復古新時尚」嗎?你知道我們身邊的阿公阿嬤也可以很fasion嗎?
就讀國立大學建築系碩三的Vita,早已習慣一板一眼的蓋房子思維,不熱衷於社交的她,要如何訓練自己提供更多的服務與互動導向呢?
投入職場免不了要改變自己,要改變多少才足夠,哪些該堅持哪些需要執著,這都是我們的修煉。
社區營造師不只是協助硬體設備的改造,還需要軟實力的克服。
例如:跟鄰/里長或店家合作的不同的眉角,除了要了解不同經營理念外,怎麼以民眾也能接受的方式做好人文推廣,不同立場的溝通歧異,彼此信任的累積,如何以活動協助優良店家提升實際商業行為與營業額、進而達到真正讓地方創生的正向循環,這些都是在籌備過程一定會遇到的課題!
我們都知道理想要以經濟為基礎才能長久,有時候只能說服自己暫時在對生命讓利?而這是否也是目前還沒有顯著獲利模式,但持續在奮鬥的 Oh Old! 團隊的體會呢?
10/21又有新的市集活動囉,住在台南的朋友不彷一起到現場支持唷~😉😉😉
[ 備註 ]
每篇文章會因為不同內容而調整不同的呈現方式,計畫主軸是想分享 "生活的方式不只一種",不同個性與家庭背景的人在不同階段可能有不同選擇,我刊登出的每一篇文章都表示我對受訪嘉賓的認同與尊重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