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醫系學生會目前設有會長一名、副會長二名。其下包含秘書部、財務部、活動部、美宣部、學術部、公關部、資訊部、體育部、攝影部、數媒部、器材部、外籍生事務部、權益部、國際事務部、偏鄉服務隊、後醫營,共十六個部門,分工合作,各司其職。
對外以學士後醫學系代表的身分參與醫聯會會議且為本系與學校做溝通交流的媒介,將不管是醫聯會還是學校的資訊傳達給本系的學生確保同學的福利,對內則是維持系學會的運作,與同伴共同舉辦活動增進同學間友誼並提升職場、醫療知識,希望能成為本系學生最堅強的後盾!主要籌辦活動為新生暨家長座談會、全系大會。
副會長,採取雙副會長制,兩種不同思維方式的交織,期望能增強廣度和深度,以及搭建更多與各活動幹部的橋梁。主要負責籌辦活動為大學生涯的最後一站--畢業典禮、分享經驗以及後醫考生的明燈--後醫營,也協助會長完成系學會的工作。
秘書部平常主要的工作就是會議通知及簽到單的製作、整理會議活動紀錄、歸納開會的總結,做為執行計畫的依據。另外必須支援系上其他活動,例如畢業典禮、新生家長座談會等,最後須集整理系上評鑑用的資料。
財務部需精準掌控各活動收支,並且舉行預算會議,與各相關人員一同審核預算。各種大小活動的經費也需要與系辦、職涯組及學務處洽談補助,並將活動的收據等文件交予相關行政窗口核銷,最後再將收支細項詳列給各系學會幹部。
參加活動通常是件愉快的事,但一提到籌備活動,就是需要一番苦心了!舉例來說,後醫活動部在新生剛入學時會舉辦一場盛大的迎新活動,希望藉由餐敘和小遊戲來促進同學快速熟悉彼此以及學校。當這類的活動舉辦看到大家開心參與活動,就覺得一切得到回報了~希望大家都可以熱情參與系學會所舉辦的活動喔!
美宣是設計及製作系學會各種主要活動所需要的海報、邀請函和手冊,除此之外,場地佈置和道具製作也屬於美宣組的範疇。美宣利用創意、美感設計出各類活動想要的主題和呈現的方式藉以吸引更多人的注目,舉凡畢業典禮、各類講座、迎新晚會等都會出現美宣的身影。
醫療是與時俱進的行業,醫學生務必要時時更新對醫學知識、醫療市場和健保制度的認知,後醫學生更有早日規劃醫師生涯的迫切需求,學術部的任務是舉辦生涯規劃講座,一方面預計與醫學系合辦,另一方面也會舉行後醫系專屬講座,邀請後醫系畢業的醫師與學弟妹分享經驗,希望能提供各位更多生涯規劃的資訊。
協調整合系上及對外的開口聯繫,像是系上活動(畢業典禮、家長新生座談會、迎新晚會)的邀請函發放、負責各種活動之助募集的籌劃並與廠商接治事宜等等。最重要的是還可以磨練自己面對不同人的應對進退,進而提升處理事情的能力。
資訊部的工作以輔助系上資訊相關技術的需求為主,包括系學會網站的架設管理、協助活動網路問卷表單的設計、Facebook社團、粉絲專頁的管理、網路文宣等訊息傳遞相關事宜,以及提供其他特別的技術需求等等。
體育部的職責主要環繞在系隊的體育賽上,除了每年會舉辦兄弟姊妹賽增進系上感情外,也會依照輪序來主辦或是協辦大後及大醫盃,不僅可以在球場上與他校醫學生切磋球技,也可以球場下敘敘舊,交流心得。此外,像是新生座談的校園導覽以及協助管理活動器材等等也是體育部工作的一環唷!
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系上有任何活動,例如迎新、畢典,我們都會拍照留念,並且將其整理、分享給老師同學們。
數媒部的職務主要是影片與音樂的剪輯,屬於比較幕後的工作。通常在比較重大的活動如畢業典禮、新生座談等,需負責收集照片及影片以製作開幕或散場影片。現有的影音編輯軟體都非常人性化,不管有沒有經驗都能夠輕易上手。
器材股長就是管理我們系上的器材,大概每半年檢查一次系窩,並確保每次租借器材可以順利借到並歸檔。另外,如果系上有活動必須向學校借租器材而系窩剛好又沒有道具時,器材股長這時也必須跟學校借器材!可以說器材股長是一座橋,一座連接人與物之間的橋探。
學士後醫學系為臺灣唯一的學士後入學的醫學系,與多數國外,尤其歐美國家學制類似,也有開放名額給有志行醫的外籍學生申請入學。僑生部做為系學生會的一員,積極把臺灣這具有獨特性又有挑戰性的學習機會介紹給全世界對華語及醫學有興趣的大學畢業生,透過網路以英文介紹後醫系給想要報考的人。
後醫系的權益部主要是系上學生和校方重要的溝通窗口,尤其我們是剛改制的四年制醫學系,目前很多課程安排都還不是那麼上軌道,又加上後醫有preclerk 見習安排,所以回饋機制顯得非常重要,藉由每一次的feedback讓課程調整的越洽當,希望在這四年的習醫之路能夠順順利利。
目前權益部主要的運作業務:
確認學生的權益受到保障。
擔任學生與系上或學校溝通的橋。
負責反映學生對課程的feedback事宜,並在每一次feedback後將會議記錄寄給系辦存查。
課程會議擔任學生代表。
由系會長或副系會長指派人力支援其他部門。
鼓吹同學填寫教學評量。
學士後醫學系偏鄉服務隊創始於2010年,於第十三屆後醫系學會起服務隊總召成為系會獨立之幹部。服務隊致力推廣疾病預防、深耕社區、關懷孩童,提供國小育樂營、社區家訪以及義診等等。
學士後醫學教育制度在台灣因為名額稀少,不被普遍台灣民眾所認識,後醫營提供能夠直接與未來潛在考生交流的管道,舉辦包含醫師講座、職涯講座、後醫學生經驗分享及模擬面試營隊,許多學員因為參加後醫營而更加確認自己從醫的志向,同時並因學長姊相關經驗的幫助而於後醫入學面試中有穩定的表現。於十四屆後醫系學會起,後醫營負責人始成為系會之獨立幹部,以期能更有效達成營隊創立之宗旨。
國事部分為七個部門,其中六大分部,負責安排、聯絡與統整醫聯會的活動和系上同學的參與意願,是後醫系與其他醫學生的溝通窗口。另外,亞洲醫學生組織(AMSA)是與亞洲其他國家醫學生交流的管道。以下是各分部長要給各位學弟妹的話,歡迎大家加入國事部!
亞洲醫學生組織(AMSA)提供一個和亞洲醫學生互相交流的組織,每年在亞洲舉辦會議,藉此對亞洲的醫療有更深入的瞭解。後醫在AMSA的部份並沒有接待其他國家的醫學生,但在寒假會有一個營隊可以聽到許多不同議題有多位醫師的分享,更可透過這個營隊和全國各醫學系交流,了解臺灣其他醫學系的差異,並共同思辯醫學議題。今年因為疫情的緣故,透過線上會議的方式與泰國和印尼的醫學生進行四天的連線交流,互相了解彼此的文化也同時分享各國抗疫的處境和心得,透過與亞洲地區不同國家醫學生對談更擴張自己的視野,更可結交不同文化的朋友。歡迎學弟妹加入AMSA!
性健康推廣部,關注同志與婚姻平權、性別平等、性病防治等議題。我們致力於推動學生對性病和兩性議題的參與,並針對愛滋病的防治,病友人權等議題進行宣導和活動。
SCOME 致力於醫學生對於自身醫學教育的關注,爭取得到參與的機會。努力建立和師長之間有效的溝通橋樑,期許能改變過去單純上對下的教育觀念。此外也希望能透過我們的微薄之力,給予臺灣醫學生更充分的資訊,以利於自我學習以及未來生涯規劃。
提倡以和平手段面對、預防衝突。透過活動與研習,讓醫學生思考自身的角色與定位,並進一步關懷社會。SCORP舉辦醫病人權講座、名人講堂、互動式工作坊、建立粉絲專頁提供各式人權相關活動資訊,也會舉辦人權營、急難救助營與勞動人權相關活動,並邀請全國大專生參與,藉此讓醫學生們更了解社會、國際人權議題。
研究交換部提供每年到世界各國醫學院的短期研究交換計畫,也接待外國學生。醫學和研究有密不可分關聯,透過 SCORE交換可以同時獲得知識增長與異國風情體驗的雙重樂趣,我們提升研究計畫的數量、多樣性和品質,讓醫學生能更了解醫學研究的領域。
專業交換委員會。每年全世界有六千九百多位醫學生,透過SCOPE在700餘所醫院中進行一個月的見習。許多學長姐透過這樣的管道,走出臺灣,看見別人也更深刻的看見自己。更有許多的接待人員在與外國學生的相處中,為推廣臺灣盡了一份心力。SCOPE在國際交流與文化觀察中成長,這樣的開闊胸懷,是我們一向珍惜且引以為傲的。
SCOPH 關注公共衛生議題,包括全球健康、健康醫療政策、健康促進、健康教育等,另外也關注目前臺灣醫療政策如長期照護、食品安全、疾病防治等議題。另外每年皆舉辦『臺灣黑熊醫院』,起源於國際性兒童醫療人文教育活動「泰迪熊醫院」,最初的核心理念是希望讓小朋友就醫時,不會害怕穿著白袍的醫師們,在沉悶的醫院中能夠獲得正確的衛教觀念。過程中,藉由醫學生以及學齡前的小朋友互動,期望不僅減輕小朋友對看醫生、打針、吃藥的恐懼,也能使醫學生在活動的規劃與執行之中,充分瞭解醫療流程及體驗診療溝通,達到醫學人文培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