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谷穴---又俗稱虎口,是比較常聽到的穴位之一。一般認知合谷穴能緩解暈眩等症狀,但其實合谷主治腸道,是人體濕氣之匯處,所以多按合谷穴能調和體內濕氣,從而治療濕疹問題。
位置:位於手背部第一、二掌骨之間,肌肉隆起之處
按摩方式:以拇指按壓,每次做3-5組,15~20次為1組
功效:促進血液循環、提神醒腦、增進免疫力
風池穴--- 一個常見的濕疹按摩穴道,除了一般舒緩頭痛頭暈外,對舒緩濕疹亦有一定功效,可以祛濕止癢。
位置:後頸脊椎最上緣、左右二側約二指寬凹陷處
按摩方式:以指腹按壓,每次做3組,15~20次為1組
功效:疏風解熱、去濕、抗發炎、消腫、止癢止痛
曲池穴--- 大腸經中的一個穴位,常按這穴位有助提升自身免疫力,對濕熱類的濕疹皮疹有顯著的效果。
位置:手肘外側肘彎橫紋的頂端處
按摩方式:以拇指按壓,每次做3組,15到20次1組
功效:清熱消炎、抗敏感,減緩紅腫、止痕
足三里--- 屬於足陽明胃經的腧穴,是胃經的合穴
位置: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3吋
按摩方式:以雙手拇指按壓,用力由輕漸重,連續而均勻地用力按壓
功效:有助疏肝理氣,通經止痛,有助舒緩失眠多夢、煩躁易怒、緊張情緒
血海穴--- 足太陰脾經中的一個穴位,是脾經中血的匯合處,亦主管人體濕氣水氣之處。
位置:屈膝後掌心按於膝蓋上,手掌自然張開,拇指按著之處
按摩方式:以拇指按壓,每次做3-5組,10到30次1組
功效:防止皮膚痕癢,補血養血,引血歸經
陰陵泉穴--- 脾經中的一個穴位,是脾經氣血流通匯集之處。按摩這穴位可改善脾胃祛濕,減輕濕疹症狀。
位置:膝蓋內側橫紋凹陷處,小腿肚近大腿交界處側邊
按摩方式:以拇指按壓,每次做3組,10到20次1組
功效:健脾、去濕、下火,消炎、止痕
勞宮穴--- 一個可以改善心包經的問題的穴位,能舒緩因壓力引起的濕疹症狀。
位置:在掌心橫紋中,當第2、3掌骨之間,握拳時中指指尖所點處
按摩方式:以指腹按壓,每次做3組,15到20次1組
功效:洩心火,清心和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