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by enriquelopezgarre from Pixabay
哥林多後書生命讀經追求
第70週 第1~2篇
(當篇讀經:林後一1~11)
第70週.第二日
第一篇 引言(一)
當日讀經:林後一1~11。
壹.引言 一1~二11
一.問安 一1~2
1憑神旨意,作基督耶穌使徒的保羅,和弟兄提摩太,寫信給在哥林多神的召會,同著在全亞該亞的眾聖徒:2願恩典與平安,從神我們的父,並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
二.神的安慰 一3~11
1.受安慰以安慰人 3~4
3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神與父,就是那憐恤人的父,和賜諸般安慰的神,是當受頌讚的;4祂在我們一切的患難中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自己從神所受的安慰,安慰那些在各樣患難中的人。
2.被壓絕望 5~11
5因為基督的苦難怎樣滿溢到我們身上,照樣我們所受的安慰,也藉著基督而洋溢。6我們或是受患難,是為了你們受安慰,得拯救;或是受安慰,也是為了你們受安慰;這安慰叫你們能忍受我們所受的同樣苦難。7我們為你們所存的盼望是確定的,知道你們既是同受苦難,也必照樣同受安慰。8弟兄們,關於我們在亞西亞所遭遇的患難,我們不願意你們不知道,就是我們被壓太重,力不能勝,甚至連活命的指望都絕了,9自己裏面也斷定是必死的,叫我們不信靠自己,只信靠那叫死人復活的神;10祂曾救我們脫離那極大的死亡,並且仍要救我們,我們指望祂將來還要救我們,11只要你們也為著我們以祈求配合幫助,好叫許多人因我們藉著許多人所得的恩賜,為我們獻上感謝。
叁 神的安慰
一 受安慰以安慰人
二 被壓絕望
禱讀:
林後1:4 祂在我們一切的患難中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自己從神所受的安慰,安慰那些在各樣患難中的人。
林前1:5 因爲基督的苦難怎樣滿溢到我們身上,照樣我們所受的安慰,也藉着基督而洋溢。
生命讀經:
叁 神的安慰
一 受安慰以安慰人
保羅在三至四節說,『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神與父,就是那憐恤人的父,和賜諸般安慰的神,是當受頌讚的;祂在我們一切的患難中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自己從神所受的安慰,安慰那些在各樣患難中的人。』憐恤,或作憐憫、體恤、同情。安慰,含鼓舞的意思。這裏這樣稱呼神是憐恤人的父,和賜諸般安慰的神,乃因這是一封安慰和鼓勵的書信,是使徒因着哥林多信徒的悔改,得了安慰和鼓勵之後寫的。
保羅在四節說,我們能用自己從神所受的安慰,安慰那些在患難中的人。我們必須先經歷神的安慰,然後纔能用所經歷於神的這安慰,去安慰別人。因此,我們受了安慰,就可以去安慰別人。這是需要經歷的。當我們有了經歷,我們就有所需要的屬靈本錢,去安慰別人。
如果你從來沒有受過苦難,從來沒有得過神的安慰,你就無法安慰別人。你所安慰人的話是空洞的。你會像一個人開了一張巨額支票,銀行裏卻沒有儲金來抵付這張支票。你沒有實際,沒有經歷,也沒有屬靈的本錢。我們必須先爲着主的權益受苦,而得主的安慰和鼓勵。然後,這種經歷要成爲屬靈的本錢,來安慰別人。這樣,我們得了安慰,也能安慰別人。
哥林多前書是使徒的辯論,這辯論擊敗並征服受攪亂及迷惑的哥林多人;現今哥林多後書帶他們回到對基督,就是他在前書所辯論之主題的經歷,因此,後書比前書更重經歷,更主觀且更深入。在前書,主題是基督、那靈同我們的靈、召會以及恩賜。在後書,基督、那靈同我們的靈、以及召會,都有進一步的發展,但恩賜甚至沒有題到。在後書,恩賜爲職事所頂替,這職事是由對基督之豐富的經歷,經過受苦、消耗的壓力、以及十字架殺死的工作而構成、產生並形成的。哥林多後書描繪一個模型、榜樣,給我們看見十字架的殺死如何作工,基督如何作到我們裏面,以及我們如何成爲基督的彰顯。這些構成了基督的眾執事,並產生爲着神新約的職事。前書消極的對付恩賜,後書積極的說到職事。召會需要職事,遠過於恩賜。職事供應所經歷的基督;恩賜只教導關於基督的道理。使徒作基督執事的證據,不是恩賜,乃是由經歷基督的苦難、患難,而產生並形成的職事。
二 被壓絕望
在五節保羅說,『因爲基督的苦難怎樣滿溢到我們身上,照樣我們所受的安慰,也藉着基督而洋溢。』這裏的苦難不是指爲基督所受的苦難,乃是指基督自己的苦難,而爲祂的門徒所分受的。(太二十22,腓三10,西一24,彼前四13。)這裏的『基督』(原文有指定冠詞),不是名稱,乃是基督情形的標示。(Darby,達祕。)在這裏,這是指受苦的基督,祂照着神的旨意爲祂的身體受患難。使徒有分於這樣一位基督的苦難,並藉着這樣一位基督得着安慰。根據林後一章六至七節所說,他們所受的患難和安慰,都是爲着叫信徒得安慰。
八節說,『弟兄們,關於我們在亞西亞所遭遇的患難,我們不願意你們不知道,就是我們被壓太重,力不能勝,甚至連活命的指望都絕了。』這裏的被壓,意思是負重,受壓,原文與五章四節之『負重』同。保羅寫哥林多前書的時候,人在亞西亞。當時他和他的同工,都遭遇患難。他們所遭遇的逼迫和攻擊過於沉重,以致被壓太重,力不能勝。他們被壓到一個地步,憑着自己天然的能力不能忍受,甚至連活命的指望都絕了。他們衡量當時的處境,連活命的指望都沒有了。他們確信自己是必死的,一定會被逼迫他們的人殺害。
在九節保羅繼續說,『自己裏面也斷定是必死的,叫我們不信靠自己,只信靠那叫死人復活的神。』斷定是必死的,直譯,是死的答案,或,是死的反應。當使徒在患難的重壓之下,甚至連活命的指望都絕了,他們也許問自己,他們受苦的結果是甚麼?答案或反應乃是死。
使徒受逼迫的時候,不知道結果會怎樣。據他們自己估計,必死無疑。這是他們對自己的體認,而導致一個特殊、重大的決定,使他們不信靠自己。對他們來說,已經沒有出路了。他們所信靠的乃是那叫死人復活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