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建於1758年至1790年間,原為聖熱內維耶芙教堂(Église Sainte-Geneviève),以紀念巴黎的守護聖人。後來,在法國大革命期間,它被改為一座非宗教性建築,用於安葬和紀念法國歷史上卓越的人物,如伏爾泰、盧梭、雨果、居里夫人等。
先賢祠不僅是法國文化與歷史的象徵,也是科學進步的重要場域,因為它曾見證物理學家萊昂·傅科的著名實驗——傅科擺,證明了地球自轉的現象。 傅科擺是物理學家萊昂·傅科於1851年在巴黎先賢祠內設置的一項實驗裝置,用以直接證明地球自轉的現象。這項實驗是一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其設計精妙、效果直觀。傅科利用擺的運動,展示了一個驚人的事實:儘管地球看似靜止,我們實際上正隨著地球不停地自轉。
這裡的傅科擺是一個巨大而精確的擺鐘,由一根長約67米的鋼纜懸掛在先賢祠的圓頂下,末端連接一個重約28公斤的金屬球。擺球以單一平面來回擺動,而地球的自轉則使地面發生旋轉,導致擺動平面相對地面緩慢偏轉。在巴黎,傅科擺的擺動平面每天約偏轉11°,而在北極,它將完成完整的360°旋轉。這種偏轉現象被稱為傅科效應,它證明了地球自轉的方向和速度,並成為科學家研究地球動力學的重要工具。
拍攝時間:2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