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純敏(2005)。語言與多元文化論述:台灣當代語言教育的實踐與經驗。臺北市:高等教育。
黃純敏主譯(2006)。教育的文化基礎。臺北市:學富文化。
黃純敏(2014)。轉化的力量:多元文化課程與教學研究。臺北市:學富文化。(2015台灣師大甲等專書獎)
趙惠玲、黃純敏(主編)(2018)。這堂什麼課?跨領域美感課程的想像與實踐:國小階段I。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趙惠玲、黃純敏(主編)(2018)。這堂什麼課?跨領域美感課程的想像與實踐:國小階段II。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趙惠玲、黃純敏(主編)(2018)。這堂什麼課?跨領域美感課程的想像與實踐:中等階段I。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趙惠玲、黃純敏(主編)(2018)。這堂什麼課?跨領域美感課程的想像與實踐:中等階段II。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趙惠玲、黃純敏(主編)(2019)。這堂什麼課?跨領域美感教育實例1:生命。臺北市:教育部。
趙惠玲、黃純敏(主編)(2019)。這堂什麼課?跨領域美感教育實例2:視野。臺北市:教育部。
趙惠玲、黃純敏(主編)(2019)。這堂什麼課?跨領域美感教育實例3:在地。臺北市:教育部。
趙惠玲、黃純敏(主編)(2019)。這堂什麼課?跨領域美感教育實例4:感知。臺北市:教育部。
趙惠玲、黃純敏(主編)(2020)。這堂什麼課?跨領域美感教育實例5:美感形式。臺北市:教育部。
趙惠玲、黃純敏(主編)(2020)。這堂什麼課?跨領域美感教育實例6:美感體驗。臺北市:教育部。
趙惠玲、黃純敏(主編)(2020)。這堂什麼課?跨領域美感教育實例7:國際增能。臺北市:教育部。
趙惠玲、黃純敏(主編)(2020)。跨域美感創課術/樹。臺北市:教育部。
趙惠玲、黃純敏(主編)(2020)。這堂什麼課?跨領域美感教育實例 8:跨域社群。臺北市:教育部。
趙惠玲、黃純敏(主編)(2021)。這堂什麼課?跨領域美感教育實例 9 : 山海藝鏡。臺北市:教育部。
趙惠玲、黃純敏(主編)(2021)。這堂什麼課?跨領域美感教育實例10:本土鏈結。臺北市::教育部。
趙惠玲、黃純敏(主編)(2021)。這堂什麼課?跨領域美感教育實例11:師培創發。臺北市::教育部。
趙惠玲、黃純敏(主編)(2021)。這堂什麼課?跨領域美感教育實例12:人權藝美。臺北市::教育部。
趙惠玲、黃純敏(主編)(2021)。萃藝成美:跨領域美感課程精選集。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趙惠玲、黃純敏(主編)(2022)。這堂什麼課?跨領域美感教育實例13:特教真美。臺北市:教育部。
趙惠玲、黃純敏(主編)(2022)。這堂什麼課?跨領域美感教育實例14:性平融藝。臺北市:教育部。
趙惠玲、黃純敏(主編)(2022)。這堂什麼課?跨領域美感教育實例15:游藝雲端。臺北市:教育部。
趙惠玲、黃純敏(主編)(2023)。這堂什麼課?跨領域美感教育實例16:藝海映美。臺北市:教育部。
趙惠玲、黃純敏(主編)(2023)。這堂什麼課?跨領域美感教育實例17:食藝拾美。臺北市:教育部。
趙惠玲、黃純敏(主編)(2024)。這堂什麼課?跨領域美感教育實例18:美力引航。臺北市:教育部。
趙惠玲、黃純敏(主編)(2024)。這堂什麼課?跨領域美感教育實例19:遨遊美際。臺北市:教育部。
趙惠玲、黃純敏(主編)(2025)。這堂什麼課?跨領域美感教育實例20:西班牙拾美。臺北市:教育部。
黃純敏(2025)。多元文化脈絡的宗教議題與課程教學:英國經驗與台灣課題(送審出版中)。臺北市。
Huang, C. M.(1997). Language education policies and practices in Taiwan: From nationism to nationalism. Ph.D. dissertation, College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黃純敏(1999)。教育學文化領域研究之現況與趨勢。載於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教育學研究方法論文集,頁235-250。高雄:麗文。
黃純敏(2000)。從多元文化主義論臺灣的語言教育。載於張建成(主編),多元文化教育:我們的課題與別人的經驗,頁43-61。台北:師大書苑。
Huang, C. M. (2001). Fashion or compensation: The developments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Taiwan. In C. A. Grant, & J. L. Lei (Eds.), Global constructions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heories and realities (pp.115-133). Mahwah, NJ :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黃純敏譯(2002)。學生多樣性。載於溫明麗等譯,行動研究教育學,頁211-278。台北:洪葉。
黃桂君、黃純敏譯(2002)。特殊例外性:學生獨特需要的說明。載於溫明麗等譯,行動研究教育學,頁137-209。台北:洪葉。
梁瑞芸、黃純敏譯(2002)。計畫:教學的精髓。載於溫明麗等譯,行動研究教育學,頁513-556。台北:洪葉。
黃純敏(2006)。〈文化多樣性與教育〉述評。載於林逢祺、洪仁進(主編),民主社會中的教育正義:教育哲學述評(三),頁111-133。台北:師大書苑。
黃純敏(2007)。〈課程設計〉述評。載於林逢祺、洪仁進(主編),課程與教學哲學:教育哲學述評(四),頁359-372。台北:師大書苑。
黃純敏(2007)。一個叫做學校的地方:未來的展望。載於甄曉蘭(主編),課程經典導讀,頁413-433。台北:學富文化。
黃純敏、許殷宏、江愛華(2008)。澳洲中小學教師評鑑方案之分析:以三州為例。載於潘慧玲(主編),教師評鑑理論與實務,頁133-158。台北:師大教評中心。
黃純敏(2009)。課程改革的趨勢綜觀。載於卯靜儒(主編),課程改革:研究議題與取徑,頁215-235。台北:學富文化。
黃純敏譯(2010)。教學大綱建構。載於洪仁進主編譯,樂在教學:教師不可不知的「撇步」,頁137-209。台北:學富文化。
黃純敏譯(2010)。講述教學法。載於洪仁進主編譯,樂在教學:教師不可不知的「撇步」,頁137-209。台北:學富文化。
黃純敏譯(2010)。全球化。載於張建成主譯,民主、教育與多元文化主義:全球社會公民職權的困境,頁77-110。台北:學富文化。
黃純敏譯(2010)。多元文化主義。載於張建成主譯,民主、教育與多元文化主義:全球社會公民職權的困境,頁195-256。台北:學富文化。
黃純敏(2010)。有效學習課程的設計,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學發展中心編,教學大觀園。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學發展中心。
黃純敏(2012)。多元文化教育救台灣。載於施正鋒(主編),國家政策展望,頁147-156。新北市:社團法人李登輝民主協會。
黃純敏(2016)。跨領域美感課程核心能力的建構與想像。載於趙惠玲主編,薈美融藝:跨領域美感課程之理論與實務,頁115-135。新北市:華藝學術。
黃純敏(2017)。教育的政治人類學。載於甄曉蘭、張建成(主譯),弗雷勒思想探源:社會正義與教育。臺北:學富文化。
Huang, C. M. (2017). Religious diversity in a multicultural society: What we can learn from the history and Mandarin textbooks in Taiwan. In M. Carmo (Ed.), Education and New Developments 2017 (pp.369-373). Lisbon, Portugal: Gestão de Imagem Empresarial. (ISBN: 978-989-99864-3-5)
黃純敏(2020)。跨領域課程創新與教學實踐智慧:國際視野與在地文化的交融橋接。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培育未來公民:有力學習與創新教育(ISBN: 9789865713720)(頁109-134)。臺北市:學富文化。
趙慧玲、黃純敏、高震峰(2021)。跨領域美感教育課程模組的創構與革新。載於趙慧玲、黃純敏(主編),萃藝成美:跨領域美感課程精選集,頁10-15。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邵士原、黃純敏(2023)。跨越學科與語言疆界的再統整模式:以台灣CLIL的課程發展與實踐為例。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育體質的檢視與再造:教改30面向未來 (ISBN: 9789865713836),頁355-391。臺北市:學富文化。
黃純敏(2024)。跨領域美感課程幸福工程構築與實踐:以五色鳥的後花園為例。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面向不確定的時代:打造教育的幸福工程頁(ISBN: 9789865713904),413-438。臺北市:學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