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水往低處流,長期被雨水沖刷下,塭仔底溼地公園滯洪池邊坡表土,已陸續被沖刷至滯洪池中,建置生態排水斜坡是我們要改善斜坡表土被沖刷流失的工作坊
為了要改善降雨時,雨水四處漫流,需先收集並引導水流方向至我們期望的地方,以降低水流沖刷表土。
開挖引水道前,我們先讓小朋友們觀察並及尋找,在預計引水道上的住民有那些?我們找到了蚱蜢、蜘蛛、青蛙、螞蟻、蚯蚓、蝸牛、小蟑螂…並將它們遷居到旁邊,再進行開挖。
看似平凡的草皮,經過仔細的觀察,隱藏了無數小生物生存在其中,我們將生態觀察引入,旨在讓小朋友們,了解生態不只是花花草草,還有一大群生物共融生存於溼地生態公園中,並在施作前將找到的生物移出,再行施作,讓小朋友們了解對各種生物的生命尊重,及維護各生物的生存權。
環境保育不是口號,我們經由環境體驗,讓參訪者了解保育的方法與重要性,讓參訪者在體驗中多一點環境保育的意識。
本次工作坊: 塭仔底溼地公園生態營造工作坊-B計畫生態排水斜坡工作坊
為110年度新北市社區環境景觀營造計畫-實作工程(社區環境空間營造)
指導單位:新北市政府城鄉發展局
輔導單位:禾拓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執行&合作單位:新莊社區大學、新北市水利局
新北市水利局中港大排志工隊暨新莊社大溼地服務隊
塭仔底溼地公園滯洪池邊坡改造二期開始囉
塭仔底溼地公園滯洪池是中港大排的附屬設施,目的作為大雨時滯洪空間
並作為生態公園
邊坡土堤經過長時間的大雨沖刷,部分土堤產生類向源侵蝕現象,未免繼續惡化,特以工作坊邀約居民、志工,一起合力營造都市生態公園
生長在邊坡的樹木,會比生長在平面的樹木來的辛苦,必須有更多的抓地力與堅毅能力。
護樹圈工作坊,期盼能為生長在邊坡的樹木多一點土力,多一點競爭力,也對他們多一點呵護
有了第一期的施作經驗,我們調整施作方式,讓石塊能在傾斜的邊坡可以有更多的附著度,不至於滾落。
不少是家長帶著小朋友前來參與工作坊,真的要為這些家長鼓掌,現今在都市中的小朋友,要接觸自然,願意讓小朋友摸摸土實屬不易,小孩的未來有無限的可能,幫他們打開一扇與自然連結窗,就多一份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