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會
理念
「自主學習」是讓每一位學習者皆能參與自己的學習規劃、檢視、賦與意義,清明自覺的從事各項學習,以開發生命潛能。
教育工作者的角色,則是尊重個別的學習性向及需要,協助學習者了解自己、接納自己、培養與環境正向互動的能力,並透過典範的引導、情境的激發,讓每位學生都能適性發展自我、成就自己、並與自身所繫之系統良好共處。
因此,我們反對教育環境中,一切使人盲目服從的手段,像是欺騙、威脅、操控。
在實踐中,也證明了互為主體的同理與討論、嚴格但不威權的界限清楚,能幫助小孩從他律轉為自律。
在學習上,幫助小孩瞭解自己的學習優勢與風格、如何檢查自己會不會、以及各學科在人類文明中的意義,比起為考試而讀書,印象會深刻、更能活用、也更長久。更重要的是,覺得學習有意義,也有趣味。
任務
1. 從事自主學習理念之研究及推廣
2. 辦理師資培訓與教師成長
3. 支援自學家庭教材與教法
4. 開設有助於學生自主的課程及社團
5. 其他有關自主學習相關業務
簡史
教育實踐之路,從不滿意體制的一群大人小孩開始。☂
種籽親子實驗小學(1994-):
台灣民主學校的先驅,由十個家庭共同創立。
獨立教育工作者社群(以下簡稱社群)教師李雅卿為創辦人及首任苑長。
種籽的特色是討論文化、課程選修和師生平權的生活公約。
社群教師朱佳仁曾任種籽理化與數學老師,以及苑長。
參考種籽小學網站
台北市自主學習實驗計畫(1998-2006):
台北市唯一一次公民合作辦理的國、高中六年一貫自主中學實驗計畫。
由社群教師李雅卿主持。
社群教師戎培芬、朱佳仁、陳家帶、唐光華都在自主中學計畫任教多年,陪伴中學生從他律到自律。朱靜芬老師也曾在自主中學開設美術課程。
實驗計畫透過必修、選修和自主三個學程,讓不同性向的學生都能發展特長,找到自己的目標和未來,也證明了自主學習的理念與作法,在中學階段可以有非常大的力道。
自主中學實驗計畫經三次評鑑優良,唯因政府政策考量,只招三屆學生。☂
參考實驗計畫原有網站
2000年自主中學實驗計畫面臨停辦,引起國內理念學校嘩然,國際另類教育亦發起熱烈的聲援。為了挽救學校,自主中學的學生發起近年來台灣第一次中學生自發的學運,以和平理性的方式連署、義演,改變了媒體和大眾的誤解,也爭取到從北政國中遷至景文高中,遷校續辦至第三屆學生畢業為止的三屆八年。☂
社群教師唐宗浩、高政宇都曾參與救校運動。當時他們還是國三和國一學生。
確定台北市自主學習實驗計畫會被停止之後,為了延續自主學習的經驗與知識,讓社會各界了解「自主學習」的教育理念,與真正使人蛻變的作法,當時的親、師、生結合學術界的專家學者,於民國 90年3月30日召開會議,籌設「中華民國自主學習促進會」。同年8月9日,經內政部核准生效。
實驗計畫結束後,由本會持續推動相關理念與作法。☺
自學中心的點狀課程與營隊(2006-2008):
本會「自學中心」曾透過課程、俱樂部和假期營隊,讓體制內的學生體驗自主和創造,認識學問的內涵與美。☺
學生雖然在我們這邊開啟了學問的視野與創造的可能,但我們也注意到學校的考試壓力不斷拉扯,家長、學生總是疲於應付。
本會「家學中心」同時發現,台灣推動在家自學的困境在中學。因為中學的學科開始分化,單靠家長教學,很難因應學生的學習需求。
因此,本會決定於2008年轉型,直接面對想要學習自學、不惜離開學校的學生,無論他過去有多大的困難。☂
自主培力學園 (2008-2010):
針對體制內拒學、懼學和想自學的青少年,以一年的時間,透過一週五天,全日制的團體學習,來瞭解自己,重建學習興趣和習慣,重新發展人際關係。☺
學園學生個別差異很大,每個人的優勢與困難也不相同。不過,總能在親師生的協同努力下,有所突破,讓自信和笑容重新回來。
學園兩年,我們幫助了一些青少年和家庭,突破原本已被放棄的障礙。
也幫助了一些沒有經驗過自學的人,瞭解自己,踏上自學之路。
可惜因本會場地屬早期建築,無法取得建照,當政府公告團體自學申請辦法後,學園因此停止運作。☂
獨立教育工作者社群(2009-):
學園決定停招的那個學期,教師團決定不再依賴機構,成為獨立教育工作者。
一方面運用過去累積的經驗,開設學習團體,陪伴自學家庭,通往自學之路。
二方面傳承給有志教育的新夥伴,分享自主學習的教學經驗,開發自學教材。
三方面與會務結合,聯結相關友會,開拓台灣自學資源,讓學習得到真正的解放。
社群將教師培訓、家長成長列入重要任務,
以正在自學的家庭及想要轉型自學的家庭為主要服務對象,創造親師生分享共榮的社群。
本會及獨立教育工作者社群均為跨區域的全國性組織,期盼得到政府與民間各方面支持,發展具體可行的自主學習教育方向與制度,實踐推廣自主學習的教育型態,為我國教育改革提供新方向,注入新活力!☺
自主學習教師/家長聯合動力營(2011)
時間:自2011年2月14日起至5月2日止,每週一下午2:00-4:30
帶領義工:李雅卿
此為獨立教育工作者自發的成長團體,目的在藉由同理回饋的戲劇方式,
培養個人的同理能力與團隊的合作能力,分享彼此的教學經驗,創造協同成長的教師探索團體。
因此表演不是目的,最後的演出與否,由參與人共同決定。
動力營一內容如下:
(一)相見歡
(二)觀察、反應與自信
(三)肢體、聲音、表情的基本戲劇訓練
(四)身體雕塑、合作雕塑、與情緒同理的流動雕塑
(五)情感的對比與回饋一/一對對的表現型式
(六)情感的對比與回饋二/一頁頁的表現型式
(七)抽象的同理表現型式:四元素
(八)合作創造的同理呈現:自由表現
(九)演出準備
(十)公演(或不公演)
獨立教育工作者社群教師動力營二(2011-)
時間:自2011年9月20日起至12月27日止,除2nd Tue之外的每週二下午2:00-4:30
帶領義工:李雅卿
動力營二的主軸是建立討論文化,與動力營一的同理能力彼此獨立,相輔相成。
自主學習的老師,一定要有良好的討論能力,才能在親子直線關係外,加入善意第三人的專業觀點,陪伴家庭,順利走在自學的道路上。
良好的討論能力,來自對生命的深刻觀照,對多元文化的反省與包容。至於一般人以為的溝通技巧,只是「術」,而非「道」。
此次研習將陪大家把討論文化好好整理整理,一方靣歡迎新成員,二方面對動力營一的夥伴們,有學習和釐清的價值。
三方面,讓大家體驗一下,除了戲劇之外,思想的交流,可以如何激發一個人的內在動力,並在團隊中建立起深沈的信任與合作。
動力營二內容如下:
(一)生命觀與價值觀的檢視
(二)消極聆聽與積極聆聴練習
(三)同理的力量
(四)界限概念
(五)討論要素總整理
(六)原生家庭檢視(家庭圖製作與分享)
(七)探視負向情緒與操控誘惑
(八)討論式的課堂經營
(九)自助助人的工具與視野
(十)其它一切想談的~~
雲端化後的促進會(2011-)
2011年九月一日促進會雲端化之後,由網路協力、志工認領的方式持續運作,維持e-mail、電話諮詢服務、開放教材的流通、自學地圖的網站以及對於自學相關修法與政策的持續關注。
跨社群連結的促進會(2019-)
108 課綱之後, 加上COVID-19 的緣故, 線上教育及跨社群連結變成台灣的顯學。「 自主學習」 也在各地片地開花。本會持續與其他等位保持聯絡、共辦活動、培育新血師資、建立網路平台、 推動修法爭取自學生的合理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