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賀!🎉再賀!

🏆謝O諺(台大解剖所)正取高醫。中山。中興後醫

🎯推薦:英文-姜威  物理-林立言  生物-劉旭  生化-姚富洲

📌報考動機

每個人動機可能都不一樣。我是因為過去的學習與研究的經歷都與醫學領域有關,讓我更加確定自己對於醫學的熱忱,並且希望不要只在實驗室做基礎研究。我想更近一步走出實驗室,踏入臨床醫學的領域,親自將所學奉獻給臨床服務

📌選擇三元的原因

當初看到歷屆榜單,發現以數量來說,三元的上榜生人數最多,因此就來詢問了。之後發現三元有很多很棒的資源,而且提問的管道也很多,不管是面授還是視訊課程都能問到老師問題。

📌推薦師資

[生物]劉旭老師

劉旭老師強調生物學觀念的理解及統整,不會發一堆資料叫學生吃下去,而是詳細的講解每個觀念,上到後面也會統整前面章節的觀念,做到隨時複習、前後呼應的效果。而且老師的講義做的很像「真正的課本」,內文詳盡、敘述完整,不像大部分的講義只有片段的條列式重點,和一堆記憶性表格,我覺得完整詳盡的內文說明更能闡明生物學的重點,瞭解觀念之後也比較容易記得快、記得久。老師也強調熟練考古題的重要性,題庫內的考古題也都有附詳解,非常貼心。上課跟著老師的節奏吸收重點,下課勤練考古題確認觀念,一定能輕鬆應付高醫後醫生物考科。

[生化]姚富州老師

姚富州老師也是強調先理解後記憶的老師,也沒有發很多補充資料來挑戰人腦記憶的極限。反之,他強調應該重複讀上下冊兩本講義很多次,讀到自然而然記起來。姚老師上課時會詳細的解釋講義內的專有名詞,對於代謝的機制和反應機構老師也都有詳細的解說。老師的上下兩冊加起來的範圍橫跨非常廣,而且幾乎都是會考的重點,雖然只有兩本書,但應付高醫後醫生化考科非常足夠了。今年我的生化是進步最多的科目,我覺得和姚老師的「精準教學」有關,考出來的重點都是老師再三強調過會考的,因此要特別、特別感謝姚老師幫我省下很多不必要的時間,專心記熟命題範圍內的重點。

對了,上姚富州老師的生化建議一定要選題庫班,才能享受所學應用在解題的快感,並熟悉所有會考的題型。

[物理]林立言老師

高中時期我的物理一直沒有很好,大學又是生科系的,沒有著墨於物理太多,因此這個科目也是我剛準備後醫考試時,最頭痛的一科。但是,林立言老師靠著詳細的物理觀念講解,和大量且精準的解題演練,讓我慢慢融會貫通,知道物理科的解題邏輯,我自己解題起來就順暢非常多了。而且,林立言老師上課很有彈性,課程也不是照本宣科、一成不變,他會參酌現場同學的反應、新年度考試的趨勢,來調整上課的內容和節奏,同時兼顧並關注新生和舊生的學習情況。除此之外,老師下課也很好問問題,如果時間允許,老師都是讓我們問問題問到飽的。

[英文]姜威老師

姜威老師的文法課程非常好,把文法觀念整理的很清楚,文法考古題每一題的每一個選項,老師上課時都會詳細講解,不是只有選出正確答案而已。每次上課老師一定都會發考卷讓我們練習,透過反覆作題來熟悉每個文法觀念。單字的部分,老師特別強調考古單字的重要性,先把所有考過的單字背熟,再背其他單字。如此一來,也提供我們背單字的方向,不至於在廣大的單字海中迷失。而且老師個性非常親民,下課問他問題也不用擔心被罵,問問題也可以問到飽。

📌給學弟妹的建議

準備考試時,知己知彼是很重要的。

知彼,是要了解這場考試的性質和出題方向,盲目地作題很有可能浪費自己寶貴的時間。我會建議先看過一遍考古題,確認一下各觀念出題的頻率以及難易度,由考古題來弄清楚重要性,時間分配上,也要給重要的部分(已經考過很多次的)多一點練習次數。

知己,是要知道自己的問題和弱科,來考後醫的人大部分都有本來就擅長的考科,和很陌生的考科。誠實面對自己還有哪些不足,並坦然接受模擬考的檢驗,才能修補自己的弱點。我在備考期間,從來沒有缺席任何一次現場模考,為的就是知道自己還有哪一些可以調整的方向,知道自己寫考卷的策略正不正確,才能越來越邁向成功。

套用一句老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但一定要看到自己有在進步。當我看到自己每一次都有進步時,我也比較好說服自己和家人繼續在這條路上努力。大家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