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醫成績:筆試289 口試26.1

 

💪推薦師資:英文/張文忠 物理/林立言 化學/林立言 生物/沈浩 生化/葉仲


📚選擇課程:現場面授班


👉生物:之前有上過沈浩老師的課,把講義刷了5遍以上,紅補綠補的部分我有把覺得可能會考得整理在課本上,考前翻得時候就很方便可以一目了然,我個人是沒有寫題庫,覺得方向太偏,而考古才是該熟稔的部分,我有把將近十年的考古做3遍以上,而且每個選項都盡量弄清楚,寫完會比較踏實,也抓得到愛考的熱點,這樣操作下來,可拿到不錯的分數。

 

👉生化:有聽過沈浩老師還有葉仲老師沈浩老師的部分優點是重點考點都是直接給學生而且針對題庫也有找資料佐證及回答,這個在我寫題庫期間幫助我許多而葉仲老師的課非常精彩整套課程非常引人入勝,觀念會建立得很全面,題庫老師也都很願意回答所有問題,所以我覺得找到自己喜歡的風格的老師就可以在生化取得不錯的分數了。

 

👉物理:這部分應該不太用建議,立言老師說什麼就做什麼就對了,我自己有把立言老師講義刷5遍以上,總複習模考營也是刷好幾遍。

 

👉化學:我今年也選擇立言老師的課程(立言老師狂粉XD),老師的觀念講得有夠清楚,而且針對一些考場上計算泥淖的部分,老師也有破解的方法,一些數字處理的技巧老師在上課也會帶到,整體來講報老師的化學就是搭上高分列車了。

 

👉英文;我覺得關鍵在單字,或許你會覺得廢話我也知道,但我想表達的是背單字的覺悟,我用歐英漢app背托福2000GRE8000,每天都背100個以上,吃中餐配單字,晚餐配單字、睡前再背一小時,我連behemothleviathen這種冷門單字也來者不拒,除此之外老師的單字考卷、單字書也都記熟,這樣念差不多可以克服後醫的單字量,文法就跟著老師,閱讀則建議背單字累了之餘看看CNN這種原文新聞,驗證自己背的單字,最後作文就比較偏隨緣了,練一練老師給的題目,意思到就好,經過這樣英文應可獲得不錯的分數。

 

🙌接下來是面試,我的建議是要比筆試更高規格的態度應對之,一考完不建議休息太久,應全力收集熱門議題相關資訊,整理各方看法,自己看法或自己經歷,這個有關自己的部分每個議題都不建議省,即使沒有自身經驗,也可以想辦法問問看有相關經驗的人,這樣在正式考試時才有拖時間的本錢,有條理的整理好資料然後在考前一周或兩周再大量講給別人聽,提升表達能力,我知道口條台風本就非一蹴可及,但這樣練習是對口試是非常有幫助的,不過我後來也沒有考特別高分,其他訣竅看看其他學長姊的分享應該較佳。

 

後醫考試不容易,但下好決心就更有勝算,祝各位之後金榜題名,最後也再次謝謝三元的照顧,讓我有各式各樣的資源可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