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賀!🎉再賀!

🏆沈O軒(義守生醫)正取高醫。清大後醫

🎯推薦:物理。化學--林立言  生化--葉仲。姚富洲  英文--張文忠

物理、化學 — 我上榜的速率決定步驟

先說結論

1.老師課本編排很適合學習

2.沒有笨問題,準備好卡住的點跟老師討論就對了

3.多與題目相處、對抗

4.學習過程要仔細列式,把每個題目當作是一次的複習

5.不要一股腦瘋狂刷題,先熟練考古題、課本題目再寫題庫

6.練習、練習、再練習

      推爆亦師亦友的林立言老師! 老師有著非常想幫助同學的決心與毅力,每年都會依照同學的需求改版課本、讓課程變得更好學,超暖! 因為第四年我只有報名題庫班,所以主要是用112年的教材來練習。

老師的課本非常強,觀念與筆記除了紮實的物理觀念外還包含了歷屆學長姐曾經碰過的盲點大彙整,並透過題目讓我們練習。這讓我在上課前可以先檢測自己的觀念是否正確。第三年準備期間,我在上課前會先完成課本題目,課本題目的安排都是循序漸進,且每題的標題都包含核心觀念,當我不會解時給了我方向讓我去與題目對抗。老師常說:「要多與題目相處、對抗。」我非常認同這句話,多與題目相處可以讓思考更深入,多與題目對抗則可以訓練自己在遇到不會的題目時還能從容應對。

     記得老師一開課就說:「所有的問題都不是笨問題!」這句話給了我很大的安慰。我還是會害怕自己的問題很笨,所以我在問老師問題前都會先題目對抗,紀錄下我卡住的點後才跟老師討論,老師也總能一針見血的解決我的問題。 我在物理、化學正課前都會先把課本寫完才去上課,這樣不僅能知道我的解法與老師的解法間的差異外,也能檢討自己切入題目的速度是否能更快速一些。我認為如果有時間,可以訓練自己的解題思路更貼近老師的思路,如果來不及,就熟練自己原本的思路吧,畢竟在考場上自己熟練的思路才能救自己一命。

    我不太會做筆記,還在努力點資料整理能力的技能樹,但我會把每一份考卷都寫成詳解的習慣。詳解中會清楚列式,確保自己的思路與觀念是否清晰。另外還會在詳解中整理該題應用到的公式與觀念,每寫一次都是一次的複習。感謝老師把學長姐整理的公式集放在課本裡面,並搭配每章課後的複習影片,快速的幫我們複習重要公式、觀念。

    立言老師在物理課會用化學視角解釋,在化學課用物理視角解釋,讓人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尤其是熱力學有正負號要考慮,困擾著許多同學,但透過老師清楚的觀念釐清之後,會發現根本就是同一件事!所以兩科選擇同一個老師是明智的選擇。

    我覺得考古題是最重要的,所以熟練考古題是第一要務,再來延伸更廣更深入的觀念,那就是老師的課本。老師的課本會收入考古題、題庫題、轉學考題、原文書題目,透過老師精心的安排,可以讓許多知識點構築成知識網。等知識網建構完後,最後才開始寫題庫,查漏補缺。我的學習速度很慢,所以到第四年才開始寫題庫,但不表示題庫是上榜關鍵,而是過去努力建構的知識網才是,因此不要否認過去不斷努力的自己,多給自己肯定!

    總複習、題庫班、模考營就更不用說了,更是老師嘔心瀝血之作,針對盲點刀刀入骨、一針見血。而且老師還附上手寫筆記,讓在上課前先寫課本的我們能夠有個參考。做題本的設計更強調了反覆練習的重要性。我很喜歡老師題題講解的上課方式,而且每題都上得很細節,跟著老師的思路走過一遍都有許多的收穫。


    生化--葉仲老師對於大學沒碰過生化的我來說是個救星,老師會把生化擬人化,用故事性的方式讓我們快速了解生化的概念,講完故事後還會把重點整理成筆記,非常佩服!老師對於生物技術也是充滿熱忱,過去博士班的訓練更能把實驗過程講得引人入勝,對於生化初新者來說絕對是個好選擇。

我生化也有看Lehninger,但跟Campbell比起來,我覺得Lehninger當成工具書就好。

在備考的第二、三年間還讀了高宇(姚富州老師)的生化上下冊、觀念生物化學。

備考第四年選擇觀念生物化學作為基底,並將筆記記錄在上面,考前就看那本。

Lehninger、Mathews的題庫認真寫過並檢討一遍,但我覺得跟考試方向沒有很像,所以後來就只練習考古題、反覆複習課本、筆記了。

代謝圖的整理也非常重要!

 

英文有完整上過一次張文忠老師的課,後來也都自己讀。老師上課時會以字根為主延伸出很多歷屆試題的單字,對於單字苦手來說滿有幫助的。老師的文法也教得很好,以前以為文法就是死背,但文忠老師卻用邏輯的方式來讓我們理解文法,超強!

  我覺得上榜關鍵在於閱讀測驗、單字,因此我著重在這兩部分,但我沒有固定的單字書、閱讀測驗的書。我覺得英文就是多看文章,從像是BBC, CNN, 國家地理雜誌, 經濟學人等等挑自己有興趣的看,然後把不會的字記錄在歐陸反覆背。當然考古題單字是最為重要的,我會把歷年考古題單字輸入歐陸(每大題只要不會的就輸進去)。閱讀測驗有空就是練習文忠老師發的解析閱讀等題目。文法就先以考古題為主,配合英文精華把考點整理成筆記, 最後就只讀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