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賀!再賀!
嚴 鴻(中山生科)考取義守後中
推薦師資:英文-張文忠 國文-周庭 生物-沈浩 有機-潘奕/方智 化學-高進
由於身為三類組無證照科系,對於未來感到迷茫,大學時期已知道自己對於研究學問沒有特別感興趣,無意間得知系上學長畢業後考上慈濟後中,加上家人無條件支持當我的後盾,故開始備考學士後中醫系。
三元師資多元可以有較大的彈性選擇適合自己的老師,並且在考場服務方面也出名的優秀。
🎯英文/張文忠老師
英文考試最怕遇到有印象但不深刻的文法題目,然而文法題其實是最容易拿分的,因此老師在課堂上仔細解說文法的細節,同時把幾十年內台灣大大小小的相關考題一並寫過一輪,以加深記憶。單字題的部分則是以張老師的《格林法則》最為實用,只要熟讀這本書即可掌握8成的單字題,但前提是需要練習到看到單字腦中馬上浮現可能的考法。閱讀測驗則是需要透過平時正課時跟著老師一起解構句子,快速抓到一句話的重點,不斷的練習之後看到閱測的大量文字就不會那麼膽怯。
🎯國文/周庭
國文這科是我最無法掌握的科目,但周庭老師的系統化訓練之下,讓我對於國文不再感到害怕。課堂中老師會以主題式的分章,將歷屆試題考過的題型分門別類,並提出此題型最穩拿分的技巧。例如以前最容易寫錯的新詩填空,必須要把選項看過,再對照前後文句裡出現的線索,逐一把不相關的選項刪除,最終得到對的答案;近體詩重排亦是常出錯的題型,只需搭配老師給的口訣、格律及注意事項,這類題目即無往不利。除此之外周庭老師的課堂等候同學抄寫筆記的時候,會說些富含人生哲理的金句,並且每次上課都充滿著正能量,不厭其煩的鼓勵在高壓下的考生,以撫慰歷經考試摧殘已精疲力盡的身心靈。
🎯生物/沈浩
沈浩老師的課本內容扎實,對於生物系的我而言亦是如此。上課的風格則是屬於嚴師與亦師亦友之間,有些內向的同學可能會比較不適應,但只要跟老師反應就可以解決。沈老師對於同學的問題可說是有求必應,不管有沒有答案,一定會給出最佳的解釋。如果可以跟上沈老師的腳步,我想每個人的生物都能顯著進步。
🎯普化/高進
普化是高中化學的延伸,雖然學長姐常說老師的課程適合程度好的學生,但我可以保證以我一個高中化學未曾及格的新手來說,只要好好按照進度上課和刷題,一樣可以在後中考試中拿下高分。高老師的特色是大量洗腦式的口訣,讓我可以在備考期間輕鬆複習且不易忘記,考試當下有如神助的回想起適合題目的口訣。
🎯有機/潘奕/方智
潘奕老師非常注重有機反應機構,使我除了背結果外還可以知道過程,以防考試出現文字敘述題,結果不知道機構全貌而無法準確判斷答案的窘境。潘老師對待學生非常有耐心,不論你問的題目來源為何,只要他知道一定會手把手的傳授解題技巧,縱使是普化老師依然可以用不同角度切入解題。簡言之,潘奕老師適合推薦給對於反應機構很困惑,且大量刷題產生很多疑問的同學。
方智老師的有機教學有自己一套規則,且規則簡單明瞭,只要能夠一步步跟著老師的步伐前進,正課上一遍,題庫再一遍,總複習在一遍,剩下時間就把題庫試題反覆練習3~5次,直到有9成把握時,後中有機絕大部分可以迎刃而解。但前提就是要完全的相信方老師的教材編排,且把老師強調的的題目作爛,基本上在考場只是填上答案而已。
🎯心路歷程
後中考試比較偏向文組有利,但我屬於理科比較好的假三類,國英兩科算是我的弱項,故重建基礎的過程十分枯燥乏味,每天都在寫國文試題和背英文單字。一開始只是為了把老師給的題庫寫完而忽略解題技巧,後來遇到周庭老師的主題式教學,使我更進一步瞭解國文解題原來是有這麼多技巧可以使用,漸漸地我開始不再追求題海戰術,而是系統性的練習各種題型的解題技巧和閱讀理解能力,最終使我顯著提升考試分數。而英文單字量不足及閱讀能力欠佳亦是阻礙我拿分的主因,除了上課之外我每天都會使用《歐陸詞典》的學習功能來背單字,每天背100個單字反覆練習不間斷,再加上《格林法則》的單字題刷題N次,讓我對於英文考卷的前10題單字題完全不敢到害怕。
上榜前一年是我準備後中最低潮的時期,面對上個年度考試因為填錯答案卡,導致慈濟後中的成績只能在備取名單中無緣順利上榜。我當時整整消沈了半年之久,期間我有參加私醫聯招考試,藉此增加自己的自信,並考取藥學系當成自己的退路。後來讓我又燃起鬥志的原因是因為第二次模擬考成績實在太淒慘,讓原本醉生夢死的我突然清醒。開始每天預約第一節視訊補課,強迫自己立刻進入備戰狀態,並且每天每科都有進度,以及和讀書夥伴討論進度安排事宜,依照自己當週的狀態,彈性調整進度清單。
給朝目標前進的朋友的碎嘴
這場考試原則上不能有任何一科弱科的存在,唯有把自己的弱科加強到正常的水準,才有機會上岸。
如果你是第1~2年的考生,請好好的把弱科補起來,3年以上的考生請仔細審視自己的讀書計畫是不是還有空間改善。
以下是我自己這幾個月來的讀書進度清單安排方式,考前四個月是以「週」來紀錄進度,越接近考試時改成以「天」作為記錄單位。下圖是我實際使用的進度清單,可以給各位參考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