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報!🎉捷報!
🏆郭昭佑(成大醫檢) 一年考取中山後醫
🧧報名二年班,第一年考取成功領取20000元奬學金
🎯推薦師資:
生物-劉旭 化學。物理-林立言 生化-葉仲。姚富洲 英文-張文忠
👉在求學生涯以來我自詡不是最優秀那位,而今年很幸運能備取上中山後醫,可能我只是運氣好,但好運氣也是要建立在一定的實力基礎上,就像某位前電競世界冠軍說的,”唯有努力把細節做到完美,才有資格談運氣這兩字”。無論是準備後西醫或是國考這種大範圍考試,重點的整理和題目的大量練習是不可或缺的。
👉在準備物理化學方面,會建議準備一個筆記本,將每一章的的重點公式整理出來,但不要盲目背誦,複習時思考這個公式可以幫我們解決哪些題型、得到哪些參數,有些中等題目會給看似無關的的參數,但如果觀察公式會發現,其實題目已經給我們足夠的資訊了,以波動的題目細繩傳粗繩為例,題目問我們在不同介質的波長比,卻只給我們繩子的線密度比,好像沒學過波長和線密度有關的公式怎麼辦?如果有觀察過繩子波速公式會發現,波速和線密度的根號成反比,和繩張力的根號成正比,當波在不同介質間傳遞時,頻率不變,波速和波長成正比,加上兩繩相連張力相同,就可以得到波長和線密度的根號成反比,這種題目沒有繁雜的計算,考的是觀念,如果熟練可以幫我們在考場上省下大量時間。
👉在整理公式的過程中,可以將不同單元”結構和概念相似的公式”做比較,例如空氣阻力和電磁感應、彈性阻尼和RLC交流電路、彈力位能動能轉換和LC交流電路、飽和蒸汽壓公式和速率常數公式和平衡常數公式,不僅可以幫助理解,還可以有效減輕記憶的壓力;另外,不同單元”相似但有部分不同的公式”,更是要花時間比較它們的差異,彈簧的彈力常數、電阻、電容、電感,誰正比反比表面積,誰正比反比長度,它們的並聯串聯有何不同,想清楚,考試緊張時才不會混亂。
👉練習題目的部分,要破除迷思”做題數量代表我學習的成效”,題目做得多很多時候只代表你是個努力,願意花時間的人,但考試時間有限,必須要尋求有效率的解題,我認為有三個層次,先求懂、再求精、再求快。先求懂,如果是第一年的同學,可以先跟著林立言老師的進度,嘗試將該單元聽懂,並搭配題目練習,當你能把老師課本的題目都單獨完成了,可以開始練習題本,去練習用你所學的工具,破解、檢討不同題型;再求精,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怠,練習歷屆考古題,找出考題趨勢,一定要弄懂常出考題的解法,並提高類似考題練習頻率;再求快,高醫,中山的題目很多,每題平均時間大約只有50秒左右,因此審題很重要,如果看完題目完全沒想法,請不要猶豫,馬上看下一題,把握時間做會寫的題目(如果每題都沒想法,就真的要再加油XD),高醫中山的物化題目難度適中偏易,不要過度鑽牛角尖。平常練習也要練速度測時間,建立一套屬於你自己的快速解題法,並用模擬考來做測試和調整,讓自己成為無情的解題機器!
👉在準備生物生化方面,因為是相關科系畢業,很多東西主要是複習為主,但還是要花時間整理筆記,練習自己畫出像是glycolysis、TCA cycle……等等代謝路徑,搭配記憶不同章節的產物、酵素、相關疾病,簡化需要記憶的內容,並反覆背誦。考前一樣要多刷歷年考古題,抓出題趨勢,如果有時間也可以參考近年醫師一階國考考題,說不定會有意外收穫!
👉最後很感謝家裡無條件的支持,讓我能專心準備考試;也很感謝林立言老師、劉旭老師、姚富州老師、蘇哲老師這一年來的用心教導,尤其是立言老師,如果是物理苦手,真的很推薦來上立言老師的課,簡潔明快的上課風格,深入淺出的上課內容,還有時不時的心靈雞湯XD
祝福大家都能順利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