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言老師擅長把複雜的概念簡化,以考試為導向幫助學生記憶公式、系統化速解方法、分享實際考場上遇到難題的解題策略等。
此外講義也年年更新,選題範圍廣,難度由基本題到台聯大難題都有,提供很全面備考資源。另外還有題庫練習、題庫班、模考營等等,對於想加深加廣學習的同學有很大幫助。
備考心得:我自己學習的習慣是喜歡讀熟講義勝過做題目練習。但以後醫考試這種一題1.1分鐘作答時間的考試其實很不吃香,甚至會因為多用兩、三分鐘做對了難題,反而影響後面撿拾秒答題的數量,造成總分下降。
因此第二年我目標設定為:
-看到基本題目,要能反射該題運用公式。
-熟悉各章節常考的題型,才能避開要花大量時間計算的基本題或難題。
作法是利用考古題來檢視自己對公式的熟悉度,在上課時就聽懂至少80%,熟悉講義的基本題或重要中等題的觀念,用考古題來檢驗,發現部分公式不熟或反應慢再用相關章節題庫加深印象。
老師每個章節都會用大量自身故事、基礎觀念堆疊,逐漸烘托出該章節的主題。老師擅長簡化複雜觀念,但重點章節也不馬虎,反而因此更容易掌握關鍵的知識,印象深刻的就是老師所上的熱力學,當時讓我佩服的五體投地。
備考心得:當初會選擇方智老師化學課的原因是,曾經上過方智老師的有機課程,當時就認同他注重基礎、熟練基本題型的理念,而考試結果也是成功的。因此這樣的理念也貫穿我整個後西醫備考的思維。老師搜羅私醫、後中、後西的歷屆試題集結成冊,會在每堂課結束後規定回家作業,透過這樣的練習考古題,會發現一些原文書題型有很高的重複率,只是英文翻中文,如此便可熟悉一考再考的觀念、題型。
對我來說,化學科是用來為物理科爭取時間的,我拿到考卷會快速地先寫完化學的1分題(當作熱身,稍有猶豫,立刻跳題)再接著寫化學2分題(遇到繁雜計算的題型馬上跳),剩下的時間用來挑物理2分題接著1分題,通常也剩不多時間了,這是我最大化地利用時間寫物化考卷的方法。
老師很用心地博覽群書後自編一本自己的教材,也會不斷試著用邏輯來推理、輔助學生記憶生化代謝的流程,很推薦老師的題庫班及總複習,題庫班會鉅細彌遺地帶我們看過研究所考題,甚至再快速上過一遍相關知識,不厭其煩。上完正課、題庫班、總複習,彷彿上了三遍生化。
備考心得:第一年上姚老師的課,讓我對生化完整的內容有概念,也能從老師上課的節奏,分辨出哪些是研究所常考的重點,老師用他的豐富的補教經驗為我打下生化基礎,也省下許多讀生化的時間,直接掌握老師所畫的重點,尤其喜歡老師隨意在黑板上畫的講解板書,我都會按下暫停鍵,好完整抄下來。一樣在練習老師的題庫班講義之餘,還是要用考古題來檢視相關知識,才能達到見樹又見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