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洪蘭講座教授是台灣第一所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創所所長,也是臺灣認知神經科學暑期學校的創辦人,專長是認知心理學,致力於推展認知神經科學與認知心理學,持續推動證據為本的親職教育、友善的教育環境,著力於學習的推動。多年來透過演講、專欄寫作、專書著作及翻譯,傳達給社會大眾正確的認知神經科學的科普知識,不遺餘力。 今年暑期學校,洪蘭老師授權主辦單位可以在暑期學校播放她過去在暑期學校的演講影片,讓學員能欣賞大師級的演講,若學員已經聆聽過洪老師以往課程的學員也可藉此溫故而知新。
中央研究院曾志朗院士, 於1985年將認知神經科學引入臺灣,以當時而言,這是新的科學思潮。三十多年來曾志朗院士盡心地為提升台灣認知神經科學研究能量奔走不懈。從整合大專院校資源到建置良好的設備與環境,到積極與國際學術界建立盟友,達到跨地界、跨領域、跨世代的作用。曾老師常言,科學研究的路要走得長遠,必須要有團隊共同合作,跨界跨領域的整合。有感認知神經科學領域向來強調跨領域的研究,故在2004年起以臺灣為基地,催生第一屆認知神經科學暑期學校,邀請國際學者來台分享研究經驗,讓臺灣年輕學者有機會深度認識腦與心智科學,並推展跨領域研究合作機會。2014年,賦予暑期學校新的教育推廣任務, 以大專生為對象進行密集培訓場域。2020年因應疫情的發展,更以線上課程持續推動永續優質教育為目標。2022年,為了建立基本的人才培訓,以基礎課程為底加以模組化的進階課程給學員更穩固的基礎知能,更深化的知識交流管道。這次活動,曾老師也將一如既往,陪伴學員一起探索認知神經科學研究之奧秘。
縱觀地球上的生命演化過程,人類得以存活至今,「智慧」無疑是關鍵的因素。認知神經科學提供了跨領域的整合觀點,幫助我們了解自己,試圖解答自古以來的諸多疑問:我們從哪裡來?未來要往何處去?然而,什麼是智慧?人類因智慧而有何成就?
美國耶魯大學哈斯金實驗室的主任Kenneth Pugh教授,主要的研究議題是讀寫障礙,主要研究工具是fMRI,我們請求他的同意,將他在東華大學舉辦的國立東華大學2021第一屆教育神經科學國際研討會中的錄影,分享給暑期學校學員,他的演講涵蓋三個主題,包括閱讀障礙兒童無法發展出流暢閱讀的大腦迴路的成因,這包括遺傳、神經生物學和環境因素如何影響早期語言發展,以及對於日後閱讀成就的新研究。哈斯金實驗室和其他實驗室在介入和補救教學最新研究狀況,以及因為新冠疫情如何設計新的學習環境來緩解因為無法實體上學所產生,預期性的閱讀能力增長的掉落。
█ A Long History of Speech & Reading Research of Haskins
█ A keyhub research focus is on how pre-school neuro-development impacts later reading outcomes
█ Guiding Principles Speech, Reading and the Br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