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文藝術歌曲

1. Ava Maria〈聖母頌〉

曲:巴赫/古諾(Johann S. Bach, 1685~1750/Charles Gounod, 1818~1893)

巴赫是德國巴洛克時期著名作曲家,其知名作品包含《平均律鋼琴曲集》(Das Wohltemperierte Klavier)、《布蘭登堡協奏曲》(Brandenburgische Konzerte)、《馬太受難曲》(Matthäuspassion),匯集了巴洛克時期的精華,對後代作曲家,如莫札特、貝多芬,影響極大,又稱為「音樂之父」。

古諾是法國浪漫主義時期作曲家,以歌劇《浮士德》(Faust)以及《羅密歐與茱麗葉》(Romeo and Juliet)聞名。

本曲最大的特色在古諾借用巴赫平均律鋼琴曲第一首C大調(BWV-846)前奏曲的分解和弦當成伴奏,不僅旋律優美、意境崇高,而且主旋律與伴奏搭配完美,這是古諾最著名作品之一。

Ave Maria, gratia plena,

Dominus tecum, benedicta tu in mulieribus,

et benedictus fructus ventris tui, Jesus.

Sancta Maria, Mater Dei, ora pro nobis peccatoribus, nunc, et in hora mortis nostrae. Amen.

萬福瑪利亞,妳充滿聖寵,

主與你同在,妳在婦女中受讚頌,妳的親子耶穌同受讚頌。

天主聖母瑪利亞,求妳現在和我們臨終時,為我們罪人祈求天主。阿門。


2. Panis Angelicus〈天使之糧〉

曲:法蘭克(César Franck, 1822~1890)

法蘭克是法國浪漫主義時期之作曲家、管風琴家與音樂教育家,以室內樂聞名。

若望福音第六章提到耶穌這樣說:「我是生命的食糧。你們的祖先在曠野中吃過『瑪納』,卻死了;這是從天上降下來的食糧,誰吃了,就不死」。 猶太人彼此爭論說:「這人怎能把他的肉,賜給我們吃呢?」他的門徒中有許多聽了,便說:「這話生硬,有誰能聽得下去呢?」另一方面,耶穌在最後晚餐中,講同樣這兩句話的時候,手裏拿著的卻是麵餅和葡萄酒,邀請在座的拿去「吃和喝」,並說以後要為紀念他而做這事。因此如何「陳述」及如何在禮儀中「表達」真的吃到和喝到生命之糧,就是教會神學家、哲學家等一直探討的題目。

本曲借用中世紀神學泰斗聖多瑪斯阿奎納(St. Thomas Aquinas 1225-1274)所寫的經文,描述以上的過程。本曲旋律優美、結構完整,處理手法細膩流暢。歌詞內容為宣揚上帝福音、強調博愛,是一首流傳很廣的聖歌。

Panis angelicus fit panis hominum;

dat panis caelicus figuris terminum;

O res mirabilis:

manducat Dominum pauper, servus et humilis.

天使的食物,變成世人的糧食;

這食物來自天上,使一切象徵作廢;看!窮人、僕人和卑微的人吃到上主,是件何等奇妙的事。

3. Agnus Dei〈羔羊經〉

曲:比才(Georges Bizet, 1838~1875)

比才是法國浪漫主義時期作曲家,擅長歌劇、管弦樂、藝術歌曲,代表作為1874年創作的歌劇《卡門》(Carmen)。

羔羊經是天主教彌薩曲中的五個固定部分之一,通常是為了禮拜及典禮所創作的音樂。本曲抑揚頓挫,演唱難度極高,曲中以明顯的強弱音向上帝乞求憐憫(miserere),曲末以連續的乞求平安喜樂。

Agnus Dei, qui tollis peccata mundi, miserere nobis.

Agnus Dei, qui tollis peccata mundi, miserere nobis.

Agnus Dei, qui tollis peccata mundi, dona nobis pacem.

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的主,

憐憫我們。

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的主,憐憫我們。

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的主,賜我們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