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臺灣總會之泰國宣教小組負責及牧養
A. 簡介
泰國位於印支半島,北部和中國緬甸接壤,東北部和東部則與寮國和高棉相連,南部銜接馬來西亞半島。全國土地總面積513,120平方公里。平原多,山區少,地形如金斧頭或象頭。氣候屬熱帶季風氣候,終年均溫約攝氏24至39度間。人口有六千餘萬人,曼谷城市人口密度高,約一千萬人。
政治狀況:君主立憲,現任王朝已逾二百年,從七世皇改變政制為君主立憲。首個人民議會成立於1932年。每四年大選一次。因為很少政黨能夠獲得過半數立法席位,所以不得不組多黨派聯合政府,所以政治不安定,由成立議會至今共換了37位總理。
經濟狀況:1990年代成為亞洲第五條經濟小龍,重要資源為米、木材、樹膠、錫礦等。因當局採取開放政策,以天然資源和廉宜工資吸引外資和科技,工業逐漸發達,擠入亞洲小龍之列;加上旅遊資源豐富,1990年代以來,泰國的經濟給人耳目一新。但因受9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打擊而致經濟走下坡。近年來則貧富差距問題嚴重,並常有政變。
社會狀況:近半世紀來,社會變遷甚大,貧窮率縮小,國民所得逐年增加,生活素質提升。皇室、佛教均走向民主潮流的政府、和逐漸脫離貧困的人民。成為影響社會變遷的主要因素。華人已經融入主流社會,與泰族人通婚,彼此認同,習於彼邦之生活方式和文化,呈現華泰一家親。
文化狀況:泰國的文化和風俗習慣受印度佛教影響最大。剃度出家為泰國男人之人生必經的一種例俗。官方語文為泰語,但英文也日漸通用。
B. 宗教
西元1257年佛教傳入泰國,大受泰人歡迎。自此歷代王朝以佛教治國,政教合一。十六世紀,基督教傳入泰國。回教也跟著傳入其南部,信徒以馬來人為主。
C. 真耶穌教會
1957年-58年間真耶穌教會由馬來亞北部傳入泰國南部(合艾城)華人地區,並成立了泰國的第一個真耶穌教會。但是不久後解散,原因不明。
1983年,真耶穌教會第二次傳入泰國。這次是由馬新的執事傳入該國於曼谷,由泰國的老傳道介紹認識五旬節自由派的牧師,整個外教會接受真道,所屬自由派的教會及其信徒也大部份接受真道。剛開始的兩三年間,約兩百人以上接受洗禮。因信徒分散,不便牧養,在1985-1989年五旬節自由派的領導人離開真道,同時影響已受洗的一部份信徒。
2015年6月26日申請通過成立「真光教育基金會」委員9名,曼谷教會產權轉移「真光教育基金會」;2014年11月24日以「真光教育基金會」正式成立「美塞學生中心」。
現況:全泰國信徒數約有308人,教會分佈很散,有固定聚會的地點有七處:
1. 曼谷教會—53人
2. 勿洞教會—4人
3. 盤甲岱教會—77人,在北部曼谷410公里
4. 考橋祈禱所—44人,在曼谷北部430公里
5. 汪賢聚會點—3人
6. 拉堯聚會點—1人
7. 民模教會—86人
8. 利凱教會—23人
9. 清邁祈禱所—15人
10. 賢宅買祈禱所—2人
D. 工作環境
衣-泰國天氣炎熱潮濕,衣著以必須配合其氣候。本地製衣服很便宜。
食-泰國人吃辣、酸、甜為主,但在華人區的中國食物並不缺乏。
住-泰國因為是一個旅遊重點的國家,各別級旅館酒店均有。在曼谷中價旅館價格平均為800-1200銖;五星酒店平均由2000-3000銖。曼谷祈禱所有一接待房間,可住三至四個人。教友訪問北部盤甲岱教會時,可住信徒家。如住冷氣房飯店,其價格在350銖左右。
E. 特別注意事項
疾病—愛滋病、出血症、瀉肚子及流行感冒。
簽証—請詳閱「泰國貿易經濟辦事處(台北)」之網站。
社會—泰國人口(尤其是曼谷)密度高,多社會和治安問題,要提防搶劫,少戴貴重物品。
禁忌事項—不能攜帶武器、毒品等;不亂丟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