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半球宣道部的成立
1997 年,聯總在會議中決議將世界宣道部分設成東半球與西半球宣道部,兩位部負責可更加專注於開拓區教會的聖工,並關懷初成立教會的國家。
宣道部人力資源匱乏,僅有一位部負責與副部負責,需仰賴不同國家借調他們的工人協助東宣部的事工。現在開拓區面臨的主要問題仍是缺乏全職工人,僅偶爾巡牧這些地區,並無助於開拓區內教會根基的建立。
為克服這些短期差派的缺點,我們開始整合各國的資源:
● 透過責任分配,由靠近開拓區附近之總會或聯絡處負責關懷,這些被認養的國家,得以受益於負責關懷的總會/聯絡處既有的資源。如此,對這些新開拓地點能提供更好的支持與指導。部分總會可差派工人駐牧於開拓區,對當地大有助益。聖工的進展取決於各總會/各聯絡處所提供的支持與資源。
● 我們也在各地成立福音事工小組來協助各國的聖工。有能力的熱心同靈被選入該小組,提供服事與支援聖工。這樣的小組對當地做出有效的貢獻,正好彌補我們所缺乏的。但有時能提供的資源不一定能符合開拓區所需的。
第一件要事,就是根除潛入教會中蔓延的酵,並重新建立真神純正的話語。如之前所提,已經有數例從其他教派歸入真教會的信徒不堅守真理或帶入他們先前的作法與態度。我們必須要根除盡淨並重新栽植。
東宣部開拓區
東半球宣教部(The Eastern Hemisphere Department of World Mission,“EHDWM”,簡稱為東宣部)成立於1997,受託負責東半球的福音工作推廣。在這之前,我們有宣教部負責全世界的宣教工作;當工作擴展時,認為有必要將世界宣教的任務分成兩個明顯的區域,即為了下列原因分成東西兩半球:
為了創造更和諧的成果與能更加專注在個別地區所託付的福音工作上。
考慮到在個別地區內會有更好的資源利用與調動。
能使世界宣教工作的帶領更為有效與提升效率。
獲得這個區域許多的總會與聯絡處的支持,東宣部將我們組織起來以支援新開拓地區的工作與向新的地區伸展。由於與聯總的許多部門工作關係密切,得以持續地開拓新的地區。
組織
我們的組織架構非常地簡單。許多位於東半球的總會與聯絡處集結起來支持東半球宣教部(受由東半球總會負責人任命部門的領導)。而主要的工作範圍在於開拓與支援新發展的地區。當收到通知時也會支援這許多的總會與聯絡處。
我們也設立了兩個幫助我們工作的部門:
東南亞神學院
東宣志工團
東宣部組織圖
小組簡稱:
FMC – 斐濟宣教小組
IMC – 印度宣教小組
PMC – 菲律賓宣教小組
MMC – 緬甸宣教小組
TMC – 泰國宣教小組
CMC – 柬埔寨宣教小組
其他援助聯總的宣教工作
臺灣總會 - 東亞、泰國、柬埔寨
馬來西亞總會 - 越南、印度、孟加拉
沙巴總會 - 菲律賓、砂拉越
澳洲聯絡處 - 巴布亞紐幾內亞、斐濟
新加坡聯絡處 - 緬甸
紐西蘭教會 - 東加、薩摩亞
所有在東半球的總會與聯絡處都共同地構成了東宣部工作小組。.
開拓地區與新的地區都在東宣部的管轄之內。
雖然開拓地區的共同責任是委託給東宣部,各自的總會與聯絡處也被賦予了關懷特定開拓地區的任務。
東南亞神學院 (SEATTC) 與東宣志工團 (EHVMT) 是兩個組成以執行東宣部任務的單位。
o 東南亞神學院負責訓練東半球的聖工人員;
o 東宣志工團組成自願奉獻的志工小組以幫助宣教工作。
角色
在開拓地區:幫助在開拓地區承擔責任的宣教小組,並且提供必要的資源、方向與指導。
在新的地區:探索與利用新的機會將福音延伸出去。
在已存的國家中:幫助當地地區的聖工計畫與當有通知時提供必要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