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2025特殊學習需求教學陪伴工作坊」進行過程中的文字紀錄,為避免爭議,已刪除案例。
講師:孟瑛如教授
紀錄:陳寧、筱榛
上午孟教授聚焦於自閉症譜系(ASD)之教學與支持策略,關注亞斯伯格症與典型自閉症的差異與回應策略。亞斯伯格症學生語言與智能良好,具高度專注與「學者天賦」,教師應順勢引導、給予結構式規則,避免否定句,藉由掌握其興趣,調整其認知結構。典型自閉症則常伴固執與自傷行為,須將其慣性行為轉化為功能性活動,如撕紙、摺紙或製皂等,發展為適職技能。教學核心在於順應特質、將生理上的限制化成學習的動力。
ASD自閉症光譜,典型自閉症是以語言能力區分,必有語言溝通問題,且有無功能性的固執行為,例如,目光跟著吊扇移動、對在陽光下各式顏色的挑染頭髮非常感興趣。
亞斯伯格症相反,喜歡閃亮的東西,外號「太子」,對待他人有如選妃,喜歡具備乾淨、專業特質的人。
亞斯伯格症是非典型,在功能上,語言、智能無減損,許多會有一項智力達120以上,溝通能力非常好,但是喜歡講自己有興趣的事情。例如面對只喜歡昆蟲,不喜歡上英文的亞斯學生,教師可以說:「現在開始計時五分鐘,老師只聽你用英文說昆蟲。」永遠用他喜歡的東西,包裝他不要的:一步一步接受並達成老師的目標。
在非典型亞斯中,其中一種常見固執行為又稱「學者天賦」,成為專家。若不吃青菜,用他喜歡的蘭伯龍為例,蘭伯龍喜歡吃的蕨類亦是一種青菜,藉此達成讓孩子吃青菜的目標。
面對亞斯的方式應順著他的規則,給予正向行為支持,逐漸調整成教師的認知結構。學者天賦可能使他成為該領域的專家,但他的行為不一定符合倫理、社會價值。
除了順應著他的喜好和規則外,當遇到教師不知道答案的問題時,因為亞斯在他的愛好領域具有學者天賦,絕對不要任意猜測答案,讓他說出答案,否則會喪失了亞斯對你的順從。
亞斯伯格症不僅是所有障別中社經地位最高的一群,外貌更是俊美。當愛一個人/對方成為權威體時,是用盡生命在愛對方,成為自閉症的伴偶終其一生必感受到深刻的愛護。在外人看似感人、浪漫的行為中,只有當事人才知道如此的愛令人窒息。
亞斯伯格症者若對於伴侶的身體某部位特別迷戀,伴侶欲整治他,就要利用其優勢。例如,他特別喜愛對方的耳垂,可藉由不讓他看到耳垂來調整他的認知結構。
亞斯伯格症者對時間特別執著,例如:得知伴侶課程到十二點結束,就不得超時;伴侶沒有準時返家,甚至可能帶著照片去外面找尋伴侶。
亞斯伯格症者講話較為「無趣」,例如會不視場合使用專業詞彙指正他人,令對方難以回應。此時也不能與之辯論,他會火冒三丈(除非拿出證據)。
當自閉症孩子想拿一個目標物,而在周圍走動,教師弱驅趕他到旁邊坐著,會引怒自閉症孩子,認為教師使他更加遠離他的目標物。此時教師應以名詞來詢問是要拿這個嗎?(鉛筆嗎?鉛筆盒嗎?)教師是可以對孩子想拿的物件設下規則(例如,現在不可拿手機)、提示、緩衝,結構式的給予規則,而不是下否定句,只會升高孩子的負向行為和生氣。
亞斯伯格症者或典型自閉症者,較難以與他人對視。當患者氣焰高張時,千萬不要和他雄辯,而是請他看著你的眉心(因為他們害怕眼神接觸),緩慢平復呼吸與情緒。
亞斯伯格症者很害怕自己生病,若他堅持不吃某種食物,或許只要跟他說「吃這個有維他命,對身體好」,並且把碗盤擺好,他就會吃了。典型自閉症則相反,若他堅持只吃白色食物——可能缺乏豐富營養源——此時就要思考在白色食物中,有哪些能補足養分(例如在白米飯中加入去除黑皮後的白色鱈魚,但不可是吻仔魚,因為吻仔魚有黑色眼睛,而黑點無法去除)。兩種類型的應對方式不同。
在特教領域中,收到自閉症是禮物,最好教的一群。
亞斯伯格症可能對「專業職稱」特別執著,例如對「正教授」與「副教授」有執念,並且會再三確認對方的專業性,以及行為是否符合。例:略。
面對過動症孩子,在開學前兩週應該使用藥,使開學時血液中的比例達到穩定。
面對家長時的態度,應該是希望孩子服藥不是為了班級經營,教師的焦點應是用藥後,能夠幫助孩子更加專注於學習。
亞斯愛惜生命、注重名聲、記憶力極好,所以不太會進到特教,會使名聲低落。另外,因現在多家長覺得亞斯伯格一詞比較好聽,因此孟老師在接收到家長稱自己的孩子為亞斯時,都會先詢問他的學者天賦在哪裡,再做出正確的回應策略和指引。
不同於亞斯非常愛惜自己的生命,典型自閉症中自傷行為是常見的。
典型自閉症通常智商較低,且有固執行為。
當某一天自閉症孩子沒有了固執行為時,要非常注意,可能是課程進行得非常好、行為改變了,但最大可能是他生病了。
將生理上的限制化成學習的動力:善用他的固執行為,使其成為建設性的活動,為他尋找干擾性較少的替代行為,並結合未來職業。例如,具有強烈潔癖的自閉症孩子,可善用其固執行為,引介清潔工作,在工作上絕對會清潔得非常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