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2025特殊學習需求教學陪伴工作坊」進行過程中的文字紀錄,為避免爭議,已刪除案例。
講師:孟瑛如教授
紀錄:柔璇、琦芸
在面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時,應盡量將其珍貴的注意力導往正向,而非去重複孩子做的「壞事」。孩子和成人的大腦運作模式很不一樣,例如高中大學時期的青少年樂於追星,但到了成年,會因為大腦皮質長大的緣故,不只有杏仁核在作用,因此成年之後的大腦擁有更多的理智,更能夠分清楚想要和必要。換言之,人類的大腦皮質會在成年以後逐漸發展完成,加深大腦皮質與杏仁核的合作。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可以分為三種:注意力主顯型、過動主顯型以及混和型。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可能看起來Г執行力不佳」,因此教起來,成人需要更清楚知道要教導的事情的本質,把握住最中心的思想。舉例來說,老師的心態可以思考的事:只要學生有來學校就有希望。
前言
面對家長拒絕孩子用藥的情況,我們可以做的是先管控孩子的飲食和運動。通常在維持這樣的做法不久之後,有些家長很快就會希望孩子去用藥。當家長願意讓孩子用藥以後,這時候便可以真正切入和家長談多元治療方法,讓藥物、運動和藥物三者並行。
讓孩子成為支持教師的良方
孟老師提到,其實你的教學場域中,或許家長或機構主管不知道該怎麼正向支持老師,因此老師也會不知道該如何正向支持孩子。其實孩子們都會看,如果今天來的是實習老師,孩子們就有可能會有欺負老師的行為。
孟老師建議當班級來了實習老師時,原班的老師可以試著說:老師我幫你們找到了全新竹最厲害的實習老師。並進一步請問孩子們:如何幫老師變成好老師?
過程中,引導孩子們回答要幫助老師變成好老師的答案可以是:認真聽講、屁股黏在椅子上,問題只能在第幾章(問題要跟課本有關)。透過讓孩子們自己發想如何在課堂上幫助實習老師,原班老師最後可以帶出歸納成為好老師的方法,並讓班上的大魔王重複一次剛剛說要做到的事。
在教學場域裡的現實是,身為特教老師,你抱怨不會有人理你,反而只要你能拿出方法的話就有人追隨。過多的抱怨與退縮,世界不會因為你這樣而改變。而你可以做的內在/外在改變與行為包括:
如果今天班上的孩子有規則習得困難,那麼就算這位孩子倒吊著上課,也是在上課。
在學校裡,我們會希望資源教室是地板教室,因為出教室要穿鞋的流程,會增加孩子離開這個空間的困難。
拒學症的孩子本來就是要上學,所以他來上學時,老師不要給他浮誇的稱讚,只要淡淡地和孩子說:你最近表現不錯。
老師要做的,不只是愛孩子,還要懂孩子。
對家長來說,家長不一定會很配合、不一定可以理解。
治療原則
在發展治療途徑的過程中,必須先協助家長釐清問題。有家長會讓過動症的孩子買一個可以伸出一根旗子的鉛筆盒、鞋子會叫會發亮或著衣服有立體圖案,然而這些在上課過程中都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都要跟家長溝通請家長盡量避免。
特教很少講同理,專業就是最好的溝通。能把孩子治好,進步就是教學的保證,老師也需要引導家長去看到孩子的進步。
#衣服的重要性:
老師會需要先和家長講好規則,其一是:上課時,衣服最好要是素面的。第二,一般會讓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穿麻紗,因為棉質容易使汗水停留;衣服造成身體癢的話孩子可能會抓來抓去,過動症狀的孩子在類似行為上會更明顯。男孩子的內褲儘量不要是三角的,而應該要準備四角的,這樣除了上廁所比較方便,對孩子來說也比較寬鬆舒服,除此之外,褲子也需要以寬鬆為主。
#環境的重要:
要上課以前,所有東西都要收乾淨,只留必需品。老師可以採取的方法可以是:把孩子的所有東西都貼上紙條(姓名貼),掉在地板上撿到誰的就扣分,而別人撿到紙條則不會加分。而孟老師也提醒,沒有必要一定要死守環境規則,可以在規則下有所調整,進一步去找到問題本質。
藥物治療
通常若是過動合併學障,通常會先醫療介入,先行強調孩子的注意力,加強聽覺、視覺的理解,而特教老師通常不會干涉醫師用藥,而是會用一些量表測試後給醫師看。
在這過程當中,有些孩子可能會覺得不公平,覺得同學是吃了藥他成績才好。但這就像是你近視戴眼鏡,那你是不是作弊。看得見、看見之後是否看得懂、看懂之後會不會做,是三種不同層次的障礙問題。問題並不是在於看的見而已,必須要看問題本質。
#利他能
是治過動,健保有給付,所以大多數醫生會先開利他能給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
利他能屬於中樞神經興奮劑,作用是阻斷正腎上腺素及多巴胺被再吸收到突觸前神經細胞,增加這些單胺類釋放到神經細胞外。
在孩子服藥時,要反覆告知孩子用藥的知識。如果孩子沒要按照規定使用藥,你可以私底下問他,像是:你今天考這樣,是不是沒有吃藥?你今天看起來不太專心,是不是沒吃藥?問他的狀況。他會跟你說。接著就可以詢問醫生調整藥的種類,像是換成長效型。
#專司達🔗
(外膜逆滲透壓)-外號[緊箍咒]
中樞神經興奮劑
長時效(十二小時)這是藥物維持作用的時間(1.5~2小時)>這個是指服藥之後起作用的時間,
專治:注意力、減少衝動性
上課前使用,智慧型外膜會溶解,血液流動會到前額葉,認知區開始運作。
吃完會頭痛,跟他說你頭腦缺血,你好好聽課,就不會頭痛ㄌ。
家長會容易因為孩子說頭痛而不用藥。
座談會時,家長會巴著老師問說學生在學校好嗎?有專心嗎?需要老師的保證。這時老師可能就會懷疑自己有沒有檢視出來該為學生是不是過動症。
利他能和專司達都會造成食慾不振
檸檬、茶會破壞藥物;但因為有食慾不振副作用,因此可以在下一餐之前,給孩子點檸檬水
如果檸檬水不喝,那就讓他多吃一點飯。
一顆利他能藥效不夠怎麼辦,可以開三顆讓孩子一天吃三次。
但讓孩子一天都要如此集中注意力,可能就太過了。所以可以設定替代,想吃高GI值的,你就少吃一點作為替代。或一個禮拜給他一次欺騙餐。
讓孩子吃巧克力,但純度藥80以上。
享受冰淇淋可以吃代糖的
你爸媽有什麼身體上的問題,你可能自己小時候就要注意了。會有遺傳。
例如:你得家人近視,你的近視機率就會高很多。除非從小特別保護眼睛。
例如:要詢問自己媽媽的妊妊娠紋以前長在哪裡,自己生小孩時就可以多注意該部位預防。
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才能有資格和孩子說要定時用藥。
思銳
非中樞神經興奮劑,而是腎上腺素抑制劑,屬第二線用藥
藥效持續8小時
睡前服用,褪黑激素分泌,不會這麼興奮,就會想睡覺。
用在衝動訓練(網路遊戲障礙)
一般以利他能和專思達為主,很多網路障礙的孩子服用思銳之後,會呈現呆呆的
思有得(新的藥)也是一種中樞神經興奮劑
去年3月開始健保給付,是台灣自己做的學名藥。
如果有衝動行為問題或妥瑞,會被開降保適或安立復,
這個新藥出來之後,發現接到的個案學生(沒有醫學根據,因為新藥剛出不久,老師還沒有累積足夠個案量)但孩子會爆怒,會眼神改變。老師今年會進行這類個案的研究。
如何分辨網路文章資料正確性:
網路文章:認識利他能的真面目🔗
彩虹媽媽撰寫的文章-組織屬於自然療法
利他能是60年老藥,看文章時要辨識文章來源
文章有樣本數等證據,但...無具體引用文獻出處,且引用單位為小兒科醫學會非精神醫療單位...,另舉科學人雜誌關於ADHD用藥文章,指出分辨文章資料正確性,需要像論文一樣,有具體引用文獻出處,可供查證。
現在的藥物為阻斷為原則,標靶藥物都是用自己的機制在幫助自己,精準醫療。
像是:讓癌細胞自己自殺,就是標靶藥物。
確定病兆之後,對症下藥,病灶就會變小。
藥物奈米外膜碎裂🔗-冷凍劑掉在癌細胞-癌細胞就會死亡-使病灶變小
最常見的糟糕引用
手機放在耳朵上會有問題
老鼠研究,2000隻老鼠的研究。但其實研究過程不良,沒有定論。
妨礙到健康的都不會是好事
厭食症和暴食症也是嚴重到妨礙健康才會被認定是。
鼓勵讓孩子運動,確認他沒有肌少症。
手交握的時候,看是否能包住小腿。若包得住,要多鼓勵孩子多運動,最好要包不住小腿的肌肉量才是充足的。
運動治療
聯絡簿上寫六大膳食。養成孩子規律。
什麼樣運動對ADHD兒童而言最佳?
提高心跳率的運動
可增加生長賀爾蒙分泌
運動要架構嚴謹、有規律性
公認活動:游泳、空中瑜珈(坐著還是別鬧了)
體力與腦力兼併
桌球、網球、羽球
補充:給孩子座椅時,不會用會夾到人的椅子-很可能會夾到自己卡在裡面
衝動思考的孩子要用邏輯思考去和他們說。例:有一個孩子,讓女生懷孕了。
孩子問老師:為什麼會懷孕?老師回應問孩子如何預防?孩子認為,床頭放五元,諧音「無」不會懷孕、
成人除了笑之外,可以如何讓孩子知道無法懷孕?
成人:保險套多少錢?一個有可能賣五塊嗎?-反覆邏輯確認,達到避孕要用保險套的成果。
衝動思考的孩子要用邏輯思考去和他們說。反覆繼續說反覆闡述。
應用膳食
近年來過動症人數不斷增加,其中原因可能是因為孩子食用了比過去還要更多的反式脂肪。我們很常看到「omega」,但並不是每一種「omega」都是有益人體健康的元素,要特別注意omega的種類,像是omega 6 就是反式脂肪。
避開:高糖、高鈉、
多吃高蛋白
做IgE檢驗
反式脂肪的另一種寫法
酥油、氫化
馬鈴薯澱粉-含量超級高
平常人吃沒問題,對ADHD來說就像藥物一樣。
應用膳食補充
IgE的g一定是小寫的
過敏原要全部控管
孩子來的時候,可以問家長所有過敏原中孩子最常吃什麼?
每個禮拜控管一~兩樣,一次次反覆暫停不同的過敏原,找出使孩子過敏的主要過敏原
常常孩子容易挑食只吃自己願意吃的部份,可以訓練孩子洗青菜或自己做食物,當孩子自己洗了青菜之後,孩子會知道各種青菜,也就會較願意吃自己洗過的青菜和自己做的食物。
水餃
運用水餃皮(比較厚,看不到裡面),包住孩子不願意吃的東西
所有的營養午餐孩子通常只吃高麗菜,但高麗菜是沒有顏色的菜,有顏色才有葉酸。許多菜都被孩子打入冷宮。可以魚目混珠讓他不知道吃下去。沒有什麼是不能訓練的。
行為改變技術的運用策略
正向支持,代幣法、忽視法、隔離法、過度矯正法、軼事記錄法、自我控制法等等
詳閱簡報講義
1.台灣兒童精神醫學學會
台灣設有兒童精神醫學學會:以服務18歲以下兒童為主,各大醫院則陸續設有兒童心智科。
學前的孩子是不能用藥的,需要依靠正向行為支持。如果不知道孩子是什麼狀況,可以請兒童精神醫學學會協助,兒童精神醫學學會會有評估的報告。只要申請健保快易通,舊可以看到評估報告就不用去醫院。
2.IEP協助孩子自行服藥指南
雖然家長可以寫委託書到學校讓學校協助孩子服藥,但IEP中訓練孩子自我決策也是重點,請小孩自己去吃,讓孩子自己操作藥物服用。特教師寫IEP是指揮各領域跨域合作治療,也可以進一步讓語言治療師與職能治療師團隊合作,才不會變成在不同的領域裡互相打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