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建專案
打開STM32CubeMX6.2
1.為打開已存在的專案
2.為選擇MCU型號建立工程
3.為選擇官方開發板新建工程
4.為檢查更新
5.為安裝STM32 library
我們點擊②處,等待MCU型號更新,完成都自動進入STM32選擇器,如下圖
①處輸入MCU型號進行搜索
②處即可進入新專案,點亮箭頭處五角星可以收藏,收藏後的MCU型號可以在③處快速找到。同時這個界面也可以用來進行MCU篩選,或者安裝MCUFinder進行MCU選擇。
雙擊②處或④處進入專案,出現下圖所示界面
在①處輸入專案名
在②處選擇儲存目錄,注意儲存目錄中不應出現中文,系統會在保存目錄中新建以專案名為文件夾名稱的文件夾,所以不需要自建專案文件夾
在③處選擇使用的編譯工具,這裡我選擇MDK-ARM V5,即keil Uvision5。
設置完後可以發現系統已經在文件夾建立了名為FirstProject的文件夾。
此時在ctrl+s便可在此文件夾進行保存,文件夾中的FirstProject.ioc文件即使Cube專案文件。
此後專案生成的代碼即是keil5專案,保存在該文件夾中
使用ctrl+s儲存專案,但我更加推薦在專案設置界面進行儲存
點擊③處(Project Manger)進入專案設置界面,如下圖所示
圖中各標號處作用如下:
1、接腳設置界面,新設專案後的初始界面
2、時序配置界面,配置STM32時脈樹
3、專案設置界面,配置專案屬性,如路徑、使用LL或HAL庫、生成程式碼的編譯器
4、工具界面,可以進行功耗模擬
5、點擊後可以選擇折疊(Expand All)或展開(Collapse)所有功能標籤
6、可以進行功能搜索
7、選擇以目錄形式(Categories)或列表形式(A->Z)顯示功能樹
8、功能樹
9、點擊展開(向右箭頭)或折疊(向左箭頭)功能配置
10、選擇引腳視圖(Pinout View,默認)或系統功能視圖(System View)
11、放大視圖
12、視圖居中完全顯示
13、縮小視圖
14、視圖順時針旋轉
15、視圖逆時針旋轉
16、引腳搜索(15/ 16之間的按鈕是設置開發板工程的上下層)
17、生成程式碼
二、儲存專案
使用外部晶體8M作為時鐘輸入 X 4倍=32MHZ
三、時鐘配置&燒錄方式
RCC: Crystal (晶體振盪器)/Ceramic Resonator(陶瓷震盪器)
燒錄方式:選Serial Wire
STM32不同型號MCU中的時鐘略有差異,具體時鐘配置請參見各型號參考手冊。
四、GPIO設置
將滑鼠置於引腳上時會顯示引腳當前狀態,左鍵點擊引腳可以設置需要的引腳功能,
這裡我們將PC13設置為輸出(GPIO_Output)。
右鍵需要進行自定義命名的引腳,選擇Enter User Label即可輸入自己的命名,輸入完後Enter即可。
GPIO輸入輸出便設置好了,但通常我們處設置工作模式外還需要設置一些其他參數,
如初始電位、上提升/下拉、GPIO埠速度、工作模式等
五、生成程式碼
④處GENERATE CODE按鈕進行程式碼生成
程式碼生成成功後選擇Open Project打開專案
第二次修改生成後可以選擇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