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爭取工程改善本科實習教學環境,主要以電力系統提升為重點方向,特別是在辦理技藝競賽同時間全部機械大量切削情境下,符合不會跳電需求。其次在優化傳統精密機械加工有舒適實習操作環境,擬規劃裝設冷氣,以利招生工作推動,符合新世代學生使用需求。
2. 因應製圖科改建大樓,暫遷入本科使用,完工後遷離歸還場地,相關場地規劃如下:
(1) 地下室東南側邊間:若明年電梯改建可至地下室,則地下室東側邊間重新建置為標準材料庫房之首選,一樓小庫房整併一樓東側邊間所有空間為特殊加工場的首選場地。原地下室的鑄造工場建置為器具庫房使用,或回復為鑄造及銲接場地。
(2) 一樓西南側邊間:因為本科無地下室的加固樓板地坪,規劃為將來正5軸等多軸加工機放置首選場地,其次規劃為特殊加工場。原為大型數控設備使用,製圖科遷入報廢老舊大型機台,改為技術研究室。技術研究室移至4樓現在製圖科辦公室,使選手訓練與機械科辦公室遴近,以利指導管理。
(3) 一樓東南側邊間:規劃為設置CNC雷射金屬切割機、雷射打標加工、放電加工、CNC線切割機等特殊加工場。
(4) 二樓西南側邊間:配合第二機工場機工設備增加,需將器材室移至邊間,使場區內的機器可完整空間設置機器。
(5) 三樓西南側邊間:配合第一機工場機工設備可能增加,需將器材室移至邊間,使場區內的機器可完整空間設置機器。因製圖科新課綱需上機械加工實習,需有銑床建置,擬二購置砲塔銑床,將膝立式打齒變速銑床移至3樓使用,若無需求則可建置為精密量具室。
(6) 四樓東南側邊間:規劃為技術研究室,使選手訓練與機械科辦公室遴近,以利指導管理。
(7) 四樓西北:規為回復科文件庫房及增加辦公室空間給進修部機械科教師可在科辦公室有座位。
(8) 五樓中偏西教室:規劃為精密量具室,或借給教務處為機一甲教室。
(9) 五樓中偏東教室:規劃為材料實驗室,或借給教務處為機一乙教室。
3. 因應大約6年左右,將辦理工科學生競藝賽場車床、鉗工、模具相關職種競賽場地及設備之發展規劃。
4. 擬定導師及競賽指導輪調制度,預排科主任、導師及競賽指導師資規劃,動態模擬排課,提早掌控師資調配與課務是否過多排課超量或不足鐘點,以利教師中短期課務公平輪動及專業發展。
5. 因應少子化後期學生減半的時代,日間部爭取綜高回歸機械科年級增加1班,以利進修部減班師資調動,使機械科單年級達3班的基本經濟發展規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