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招生宣導使新生適性導向機械科就讀及招收當屆比較優秀的學生就讀本科,因應12年國教入學制度與少子化招生問題,列為首要加強之工作項目。經由CNC車床手動切削加工、雷射打標圖案加工、3D掃瞄及3D繪圖等體驗及宣導,使有意願參與的國中同學能對機械科產生興趣,使優秀的學生就讀本科,使本科在校內10科加綜高的新生入學主要管道之入學最低分排名回復在第4、5名水準。相關辦理適性有利招生活動工作項目如下:
(1) 辦理臺北市寒假及暑假國中生職業輔導研習營,每年約在寒假辦理2梯次,暑假辦理3梯次,每梯次學生約排20位。
(2) 經教務處註冊組均優質化計畫辦理國中教師技職體驗及國中生技職課程試探,約每年辦理教師試探研習1場,每學期辦理學生試探2場,學生場次每場約20人為限。均優質計畫提供交通車、鐘點費及材料費,以吸引國中學校參與。
(3) 以實習處服務推廣組為辦理窗口,接受國中生約1組20以下人數為單位申請至本校參與技職體驗課程。由國中端支應鐘點費及學生每人100元材料費,每學期約辦理2場以上。僅本科接受無須鐘點費及以低耗料方式亦可以完全免費接案辦理,以增加國中學校參與。
(4) 教師具備臺北市職群宣導講師資格,對高職工、商、農、家、海等各職群科系皆有認識,科系差異及各校著重發展方向亦熟識。可配合國中輔導室需求,至國中學校對國中生技職教育議案宣導。一般疑問如資訊科與資料處理科、機電科與控制科、配管科及電機科等差異可明確用學生能理解的話語說明宣導,使其不會以誤會而結合,認識而再分離。
(5) 辦理臺北市國中技藝班機械技藝班,就近深化周邊國中學校有興趣學生參與。以1學期42節數的鉗工操作實作課程,近年由每學期辦理2班提升至3個班,每班以20人數為限。並擇優參與臺北市國中技藝競賽,並提供課後及假日課餘額外練習時段,有開放的時段彈性由學生經家長同意自主決定練習時間,彈性自主可避免與國中學習事務相衝,近年至少有佳作以上的名次。
(6) 相關體驗課程建立雲端檔案,提供國中輔導室分享相關成果,照片用心以學校或學生姓名編修檔名,以利各國中學校搜尋自校學生照片,編列國中學校的成果宣導資料。
(7) 利用臺北市立高中職博覽會對國中生直接當面進行宣導解說,使對有意願就讀本科及朝機械群發展的同學得以認識瞭解,增加適性就學,避免無興趣低學習意願同學就讀本科。
(8) 分析各管道招生名額入學成績表現,提高優先免試入學的名額由5名提升為10名,有利提升招生入學成效,拉近優先免試與免試入學的分數,使優先免試不會看高放低而放棄報到。
2. 課綱課程因應12年國教、產業脈動發展及技能檢定職種變動等編修,並配合國教署教育政策提升教學設備與辦理提升實習實作及證照補助等,以提升教學成效。
(1) 統整符合時代需求之課綱課程:含課網、課程單元與教學模式調整,並整合技能檢定、技能競賽與區域就業及產業科技競爭所需之教學規劃,提早於高一、高二完成相關技能教學,有利專題製作及技藝競賽發展,擺脫不利發展技能專業的課綱。
l 於106學年度入學學生提早符膺新課綱教育政策課程規劃,規劃接近新課綱的編排。
l 教育部新課綱約於108學年度新生入學學生使用,於校內課程發展委員會與共同科教師協調課程,調整6個學期機械科專業與實習節數,朝各學期節數均衡發展。修為6學期學分別為13、13、15、15、12(外+3)、12(外+3)學分,將高三每學期移2個學分至高一,高三每學期再外加3節的活動課程進修升學複習。以改善高三畢業課損,高一提早就位,每年分配較為平均,有利課務接軌安排規劃。
(2) 精進整合相關教學單元:
l 整合機工相關實習課程重複單元切分歸屬,避免重複教學,使單一學年集中單一重點的機械操作實習課程,使經由密集操作學習,達密集養成倍增效益,使有利空出節數於學習能力改善或深化學習課程的安排。
l 精進調整於高二開設數值控制機械相關實習課程,有利專題製作運用及技藝競賽發展,並能符合國教署推動的新課綱。
l 以3D繪圖軟體整合各專業與實習課程單元,精進提升專業與實習教學內容及資訊融入教學,提升學習成效。如機件原理的螺紋構件及機構等可以模擬實現,另如3D軟體整合數值控制機械加工擬真切削。3D擬真的游標卡尺可輔助基礎實習卡尺單元課程的學,有利刻劃原理和量測讀取之教學。以3D軟體繪製3D模型,輔助基礎製圖三視圖與立體圖相關單元之知識建構。3D軟體輔助力學的受力分析和有限元素結材力分析,截面性質重心、慣性矩的驗證。
l 整合手繪與電繪教學,有助減少培育課程時數,空出時間有利安排較高階設計繪圖課程,如凸輪設計構圖。
(3) 提升教學設備:整合國教署等相關設備補助與統整活化即有資源,主要搜集設資料,研究規格與價格差異,有建立長期優質的場商可供諮商,將可使本科提升幾翻。近4年約執行近3千萬的設備費用,並配合大樓建築結構補強及配合製圖科遷入電力加強,於製圖科暫借遷入進駐本科場地,藉以此重新調整規劃場域及清理整頓教學設備與機具,掌握轉機即為發跡。主要相關設備調整如下:
l 增加購置數控機械CNC車床及CNC銑床各4台,其中CNC銑床1台具第4軸機能,CNC車床1台為車銑複合機,3台新CNC銑床床台配置雙虎鉗。合併即有CNC車床與CNC銑床總數現各有6台,有效提升學生數控實習上機時間分配率,從沒人報名到105學年畢業生已有15位取得CNC銑床乙級證照。符合檢定場申請之機台要求數量,有利高二提早授課安排,高三上學期可供檢定教學練習。高三下學期已結束乙級檢定,則可安排第4軸與車銑複合的操作精進學習。CNC銑床床台設置雙虎鉗有利專題等大型工件夾持及夾持磁座磁吸工件加工。磁座加工先前2年用於在校生檢定機械加工丙級備料銑削,1人操作3個工作天,銑削250塊材料,符合業界產能加工效率,250塊可為學校省約獲利1萬5千元材料費。
l 第二機工場增加新砲塔銑床與新傳統車床,車床、銑床並裝配光學尺,並建置機械加工乙級的檢定場及適合專題製作各小組所需車銑鉗磨機台鄰近擺設,以提升小組內互動及加工機轉換的效益。
l 第一、二機工場新購供油設備,供切削劑(太古油)及機體外部保養油(油壓電梯及機器齒輪箱回收油)之油瓶電動給油裝油各1台,共購買4台。以改善原先以不銹鋼茶水筒供油,因沒關緊漏油的浪費和污染處理問題。另數控工場及第二機工場建置附輪移動式加油機,可電動抽取5加侖油筒機油,氣壓加壓後可免插電給油之加油機。將開封的5加侖機油直接抽入備用,以避免轉裝過程中的容器有鐵屑異物進入。使數控設備和傳統銑床等床台給油器添加機油使用,以方便落實保養,共3台。數控工場及第一、二機工場再各配1台同電動抽油氣壓給油之加油機,作為舊廢油抽離使用,如車床切削劑太古油槽和齒輪箱的抽油使用。
l 配合手繪與電繪教學整合,購置製圖儀器白板,有利同空間兼顧手繪與電繪教學差異。
l 本科利用汰除電腦分帳保留螢幕活化即有資源策略,發展雙教學螢幕廣播系統教學,改善原單螢幕廣播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效率。原單螢幕只能以示範幾分鐘,學生操作幾分鐘,解決學生問題幾分鐘的模式教學,一節課實際學生約只有1/2至1/3的教學時效,提升至雙螢幕的教學,學生與教師示範操作約只延後動作幾分鐘而已,幾乎達低損耗時的教學。
l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補助電梯汰舊換新經費,已編入校本108年度客貨兩用電梯350萬預算,希能改選新式電機型式電梯,使電梯可至地下室使用。有利地下室設置為材料庫房規劃決策選擇,使其原樓層場地可規劃特殊加工工場設置。
(4) 技能檢定職種合併與職種試題調整因應:
l 機械加工丙級改可使用黑皮胚料,辦理材料費成本約減為1/4~1/5。但胚料幾何垂直度較差,需外框先進行幾何控制加工,會增加時間與些微難度,需加強垂直度控制銑削教學。檢定使用胚料是比較符合教育理念的修改,且經費比較省,若自行加工亦可省去備料加工的時間。
l 機械加工乙級題目修改加大工件尺寸,檢定料之料重費用增加,但檢定改用胚料,備材加工費減少很多,材料購置費用略持平。相關配合軸孔尺度加大有利加工,但鉸刀等刀具尺寸加大,刀具費用也隨之增加。鉸刀直徑增加,刀長增長,相對機台Z軸加工操作範圍也需要較大,本校銑床建置較具遠見,為#2頭,#1.8機身,NT40架構,Z軸行程完全可適應新乙級的加工,並編列經費建置機邊櫃共用刀具因應。
l 車床與CNC車床,銑床與CNC銑床合併職種,合併後以傳統車床、銑床為丙級,乙級為CNC銑床和CNC車床。CNC車床修改題目具斜角槽面,去年再修改為兩相同軸件之螺紋或錐度的配合題目,難度提高許多。需再對新題目解題,編輯教學資料,106學年入學課綱已排入高三乙級檢定實習選修因應。
l 電腦輔助機械設計製圖的電繪與機械製圖檢定的手繪合併職種,電繪丙級由20題庫,約每2題為同機件組,有11題機件組。合併後改為手繪與電繪各12題庫,第1站為手繪,第2站為電繪,增加了題組份量。電繪角度即增加了手繪教學,電繪難度維持,但縮短檢定電繪的時間,增加難度。因機械科核心課程導向,於106學年入學課綱減少高二電繪課程時數,需請學生多在家練習,僅鼓勵優秀同學報考或開列檢定輔導班加強。或在高三乙級選修選電腦輔助機械設計製圖擇降為先取得丙級水準,再練習電腦輔助機械設計製圖乙級,待大專再進修證照考試。
l 電腦輔助立體製圖丙級題目完全變革,幾乎與之前題庫無關,原可以不需使用曲面建模,新題型很難排除曲面,需加強曲面繪圖建模能力。
(5) 申辦技能檢定合格檢定場及辦理相關檢定:重新規劃教學場所與建置檢定場地,籌備所需機具設備和教學資源。與勞動部技能檢定中心建立互動關係,去年協助辦理『技能檢定車床職類車床項丙級、CNC車床項乙級術』監評回訓,今年協助辦理『技能檢定銑床職類銑床項丙級、CNC銑床項乙級術』監評回訓,將爭取辦理全國檢定第3梯次機械加工乙級檢定辦理。相關檢定場申請職種如下:
l 銑床丙級20人崗位檢定場已106年申辦成功。
l 車床丙級40人崗位檢定場已106年申辦成功。
l 機械加工乙、丙級20人崗位檢定場已107年申辦成功。
l CNC銑床6人崗位檢定場申辦中。
l CNC車床6人崗位檢定場申辦中。
l 電腦輔助機械設計製圖乙、丙級檢定場規劃中。
l 電腦輔助立體製圖丙級檢定場規劃中。
(6) 辦理教師研習,提升教師職能:
l 辦理新進設備教育訓練研習,使科內教師熟悉新購設備操作,並能在實習教學應用。
l 辦理公民營研習,以此發展教師專業,減低產學差異,發展本科核心特色課程。
l 配合教務處辦理本科教師專業社群研習,邀請退休教師薪火傳承,傳承教育理念與教學技術能力操作指標。請學習新專業能力的科內教師,規劃安排分享研習,成為科內專業發展種子教師。
l 協助群科中心辦理研習活動,經由辦理研習與全國教師接口,扮演引領群科積極關鍵角色。
3. 持續維持升學成效,辦理相關推動工作。
(1) 調查學生各職種檢定意願及分析開設輔導課需求,開班輔導以利升學甄審與就業證照取得。
(2) 分析期中考與專業科目競試成績,檢視教學成效與檢討,評估於課後及暑期辦理補救教學需求。
(3) 分析高三統測模擬考成績,評估學生學習狀態,於高三綜合活動複習加強弱勢題型。
(4) 推動產學或產學訓就學宣導,兼顧學生就業與升學。105學年度辦理臺北科技大學升學座談,使技能取向高於學術取向的同學選擇臺北科大就學。106學年度辦理明志科大與虎尾科大升學座談,宣導產學體制優勢。
升學管道統測登記分發名額遂年調整至其他多元升學管道政策,改善學生專題製作實際所需能力,使專題為可長可久的正常化發展,而非教師取而代之,落實教師為引導督促學生製作角色。使學生真正具備專題製作實力,以作品實力甄審管道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