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能力培育方向由機械加工(機工)核心朝向機具整合應用發展,課程發展導向『機具加工』、『機具設計』、『機具分析』、『機具量校』、『機具控制』與『產品設計』幾類,課程排入相關技能檢定與技能競賽,並擬定對應具體專業能力如下:
(正確有效率使用儀錶檢測,計算、評估、分析,於有限時間及調校次數下完成精度調校與夾持鎖固。機具含概刀具、工件、床軌等動靜態調校)
於機工相關實於給予訓練,機械鎖固與機台調校操作。106課綱相關科程及主要內容如下:
(1)機械基礎實習主要在鉗工虎鉗及鑽床虎鉗的夾持使用與維護及鑽床平台的鎖固與調校。
(2)車床實習Ⅰ、Ⅱ主要在工件四爪持頭工件同軸或偏心之偏擺夾持及工件調頭夾持技巧與時間次數限制完成,各式車床刀具夾持及複式刀座錐角定位。
(3)機械進階實習主要在加強車床實習訓練,有車床壓花夾持及壓花刀偏擺,彈性增加尾座偏置教學。
(4)機械加工、綜合機械加工主要在銑床虎鉗夾持工作與虎鉗調校,工件角度銑削夾持定位。銑床主軸刀柄及C型筒夾的正確使用與銑刀夾持,並排入磨床板料大面磁座夾持及邊面磨床精密虎鉗的夾持與垂直磨削的使用。
(5)精密機械加工實習主要在車床、銑床工具機調校規範教學,及銑床非虎鉗工作項的夾持,如壓板及分度頭的夾持使用。
(6)數值控制機械實習主要在銑床拉桿刀具和刀長管制使用,數控銑床增加雙虎鉗加工定位能力。數控車床主要在外徑刀具楔片塊組夾持使用與刀長伸長量定位,內徑座孔刀具的夾持與刀長伸刀量。
(1)傳統工具機課程106課綱與對應檢定教學安排,參與全國工科學生技藝競賽車床、鉗工、模具職種,導向參與全國技能競賽北區賽綜合機械加工、模具、機械控制競賽職種,以檢定訓練及技能競賽提升操作能力規劃如下:
(2) 數控工具機課程106課綱與對應檢定教學安排,導向參與全國北區賽綜合CNC車床、CNC銑床競賽職種,以檢定訓練及技能競賽提升操作能力規劃如下:
於傳統及數控工具機融入相關工場生產管理教學與輪職安排,使不僅是會機台操作,學習場務管理,而提升至專業管理層級。切削加工製程參數結合機械力學、機件原理、機械製造專業學科研討,從機台主動軸及床台傳動馬達馬力,動力傳動至刀具及夾具之結構強度與運動速率,對應加工法可使用的切削轉速、進給率、進刀深度、切削路徑之材料移除率及精度適當調配等。
2D製圖相關課程於106課綱與對應檢定教學安排,導向參與全國北區賽集體創作(3人1隊)競賽職種,以檢定訓練及技能競賽提升操作能力規劃如下:
(1)實習報告製作教學訓練:於高一製圖實習融入2D電腦繪圖AutoCAD Mechanical教學,並於高一上工程字導入手編實習報告,高一下導入電子文書編排實習報告製作。
(2)電腦輔助機械設計製圖丙級:於高二電腦輔助繪圖與實習排入,鼓勵學生於即測即評或全國第3梯次檢定考取證照。
(3)電腦輔助機械設計製圖乙級:高三乙級選修電腦輔助機械設計製圖實習,課間練習取得證照。
(4)AutoCAD Mechanical教學線架構輔助工程力學分析。
於高二、高三切削加工相關實習漸導入鋁、銅材料等,使對其材料切削特性有實際的體驗。
3D製圖相關課程於106課綱與對應檢定教學安排,以檢定訓練規劃如下:
(1)3D繪圖輔助基礎製圖課程之立體圖與三視圖轉換教學,於高一立體圖與三視圖簡易3D繪圖軟體建模教學,使實體視圖轉換可提升學習成效,並自行解題。
(2)電腦輔助立體製圖丙級:將檢定試題導入教學練習,並鼓勵高三報考在校生檢定或即測即評,統測及畢業後持續練習提升。或調查規劃開設輔導班,3D繪圖能力可輔助專題製作設計。
(3)3D CATIA軟體的結構工程分析及V6版本的系統工程有利機械力學與實作能力整合。
(4)3D CATIA軟體的組裝及數位模型機構運動分析模擬可使機件原理與實作能力結合,並有助於教學推動,協助學生專題設計開發。
(5)3D CATIA軟體的數位模型裝配模擬及人因工程有助於製作機械教學動畫,在教學與專題製作簡報達成展示的效果。擬真材質及場景可製作產品海報,亦可使專題報告內容有3D美工圖面。
(6)3D CATIA軟體的加工模組導入3D CAD/CAM可在3D擬境床台下,以CNC銑床、CNC車床及多軸加工機完成數控加工。
機械電學實習整合專題應用系統單晶片Arduino與手機藍牙無線控制,未來全國技能競賽北區賽鼓勵參加機器人(2人1隊)職種。
於專題製作可程學習書報及多媒體製作展示,整合壓克力雷射切割、打標等特殊、3D列印工法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