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福宫是一所百年古庙,因此很多人会以为古庙在数码时代会被淘汰。实际上,天福宫已不断地与时俱进,以下是一些例子。
歌台
天福宫在每年重要的节日(比如天公诞和妈祖诞), 举行各种表演节目。早期一般是举行南音表演,后来也开始举办歌台。在中元节期间,歌台表演更是为了供奉神灵。 随着时代的变化,现代的歌台除了使用先进的仪器如大型视频屏幕和LED灯,也时常进行现场直播。
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
天福宫有自己的网站(http://thianhockkeng.com.sg)和脸书(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thianhockkengsg) 页面,通过社交媒体宣传各种节庆和神诞,比如妈祖诞、清明节、农历新年、孔子诞等。天福宫的页面也发表了许多跟寺庙有关的新闻,有时候还会做脸书直播。这种尝试能让公众更容易了解天福宫的活动细节并吸引他们参加。
线上视频
天福宫也开始利用高科技,比如在拍摄宣传短片或寺庙游行时使用无人机,然后把视频上传到官方网站。
扩增实境科技
天福宫后墙有一幅40公尺长的壁画《乡情》,呈现先辈们坐船下南洋的情景,由本地画家叶耀宗于2017年创作。为加强互动,政府机构与学习发展咨询私人有限公司合作,使用扩增实境(augmented reality)科技,只要手机对准某些建筑或图像,一个个历史场景就会从墙壁上浮现在眼前。 除了天福宫的历史和建筑特色,壁画也成为了游客参观天福宫的亮点之一。
疫情期间的改变
在疫情期间,为了减少公众在庙里聚集,天福宫在重大的节日时会要求信徒上网提前预约时间,才可以到天福宫参拜。信徒如果没有预约时间,就要靠运气在门口排队等门口管理员当场批准才能进入。由此可见,科技真是带来莫大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