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遺傳學實驗
黃貞祥老師
黃貞祥老師
他還是一個很電的老師
信箱:gcsng@life.nthu.edu.tw
辦公室:生科一館409室
辦公室電話:03-5715131 #62587
實驗室分機:03-5715131 #33469
學歷: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遺傳學研究所博士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系碩士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系學士
領域:演化遺傳學 、演化發育生物學 、演化鳥類學 、分子演化學 、演化基因體學
上課內容
北京鴨原產於華北,民國43年由農復會引進後,北京鴨便在台灣生根下來。
目前台灣外銷用,肉用品系佔百分之八十以上,其體型大頗受外銷業者歡迎,在日本、東南亞市場亦占有相當之分量。其主要是提供冷凍鴨肉外銷日本,亦因此而帶動了國內屠宰設備及分切技術的進步。肉質適合烘烤用。
公鴨一般為種用,在自然交配下一隻公鴨可交配三十隻母鴨,母鴨則是主要產蛋品種,一年均可生產近三百個蛋,淘汰後更可作鴨賞之原料。
目前台灣褐色菜鴨群中產青殼蛋者約65%,因蛋殼顏色與產蛋性能間並無直接的關係存在,因此一般鴨農並未在意白殼蛋或青殼蛋之問題,唯近年來民間對青殼蛋有特殊的偏好,為因應市場需求,宜蘭分所選育有青殼蛋品系,提供生產青殼鴨蛋之母雛,以滿足特殊之市場所需。
為公正番鴨與褐色母菜鴨或改鴨之雜交體,其本身不具生殖能力,佔本省肉鴨消費市場百分之七十左右,早期以飼養二品土番為主,近年來則以飼養三品種土番鴨為主,為優良之肉用品種。
番鴨羽毛顏色分佈很廣,由全身黑褐色至全白,黑色土番鴨喙及腳脛為黑褐色,白色土番鴨為粉紅色,腳脛橙黃色。近年來為因應市場需要,有利用北京母鴨與公番鴨雜交之二品種大型土番鴨,12週齡體重可達3.6公斤,除少部分供應國內特殊的市場需要外,大部分以胚胎蛋外銷東南亞。
更多資訊請點 https://www.dr-duck.com.tw/edcontent.php?lang=tw&tb=11
二、操作步驟
(1)變性 : 提高溫度使DNA雙鏈分開
(2)退火 : 降溫後引子接上DNA
(3)延伸 : 核甘酸以引子為起點擴增互補鏈
(4)循環 : 重複前述步驟多次
一、原料 :
DNA模板、引子、DNA聚合酶、去氧核甘三磷酸、鎂離子緩衝體系
三、應用 :
環境微生物學、親緣關係檢測、農業、藥物測試、法醫檢測、基因組學、新冠病毒篩檢 ......
實驗部分
一、聚合酶連鎖反應PCR
二、限制酶核酸內切
三、1.5%瓊脂糖凝膠製備
四、凝膠電泳
五、分子標定螢光顯影
於試管滴加ddH2O、正反引子、MasterMix,平均裝入四支小管中,經過離心機充份混合後,分別加入北京鴨、番鴨、土番鴨的DNA與作為對照組的水,即可送往機器進行PCR反應。
將上步驟PCR反應的產物分別轉移一半液量於另一批試管,並加入緩衝液與核酸限制酶出充份反應。
配置TAE緩衝液、agarose粉及膠體染劑,經由微波加熱變為透明澄清後,倒入模具等待冷卻。
凝膠製作完畢後置於電泳臺中,依序滴加PCR產物以及Marker,開啟電源等待九個跑道之一游至終點線。
電泳結束的凝膠於肉眼下不容易辨認,因此可藉由提前標定DNA,是之帶有螢光物質,放入顯影機器後即可清晰得知各跑道物質的位置。
實驗結果
觀察右圖,中線為DNA ladder,藉由比對相對位置可推得物質的分子量,中線左側為未切割的DNA聚合反應產物,由左至右分別是北京鴨、土番鴨與番鴨,最後是對照組,因為沒有被標定的DNA而沒有亮帶,右側亦然,但由於DNA切割過所以有多個螢光帶。
我們不是首次接觸PCR,凝膠電泳也做過不少,更別提pipetman和tip的操作,但唯有這堂課程,讓我們真實地感受到沉浸式的實作體驗,並以互動型的教學方式促進思考,不是盲目遵從實驗原理與步驟,相信只有透過思考才能理解其中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這對於一名科學家勢必是不可或缺的訓練。
綠頭鴨...........呱~
PCR樣品配置
凝膠電泳
分子標記顯影